李广;赵志江;孟位明
例1、某女,72岁,2013年3月21日因左侧基脑出血36ml入院,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出现失语、吞咽困难、右侧肢体瘫软,肌力0级等症状,以鼻饲管进食、输液维持生命。一月后因肺部感染,有外科转入内科治疗。转入后3日,生命体征平稳,开始针灸治疗。腧穴取董氏奇穴失音穴配合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和吞咽困难,其他阳明经腧穴治疗肢体障碍,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失音穴、廉泉穴平补平泻。针灸治疗到第5日,患者在诱导下开始发音,第7日偶尔能发出清晰简单词字,可以经口饮水少许。第10日发音已较清晰,能呼叫儿女名字,第16日已能经口进食,家属要求摘除鼻管。翌日日出院。
作者:吕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一例气性坏疽患者行左下肢开放性截肢术。术前进一步做好患者压疮预防,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防止感染,防止肾衰竭的发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残端敷料渗血情况,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基础护理,促进患者舒适,早日康复治愈出院,提出治疗方案和细致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出院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茜;林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对31例老年鼻出血患者和同期治疗的39例非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鼻出血患者具有出血量多、鼻腔后端出血多、伴随全身疾病多、并发症多、反复出血次数多等特征。结论:老年人鼻出血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在临床诊疗中应特别对待。
作者:阿孜古丽.图尔逊江;卡迪丽娅.木拉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3例患者,1例接受原内固定 PFNA取出更换加长 PFNA内固定手术,1例接受保留PFNA内固定,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1例接受保留 PFNA 内固定,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加钢丝捆扎内固定手术。结果3例患者获得13~20个月(平均15.7个月)随访,未出现内固定材料断裂、弯曲、松动脱出。3例骨折已经骨性愈合。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后髓内钉远端股骨骨折的治疗,我们对3例患者采用了3种手术方式治疗,体会是更换加长型 PF-NA创伤小,出血少,约150ml左右,手术时间短80分钟;而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约600ml-700ml左右,手术时间长150-160分钟。3种手术治疗方式骨折均骨性愈合,医师可以依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冯国滨;殷勇;邓伟;弋石泉;谢成;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又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的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但又可以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可造成患儿肢体永久性瘫痪,甚至死亡。它能侵袭任何年龄人群,但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
作者:陈莲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静脉留置针因其有快速、安全、方便[1-2],有利于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复合外伤后的儿童血容量不足,血管条件差,加之患儿好动、不配合,留置时间短,并存在连接留置针肝素帽的头皮针滑脱后易划伤患儿皮肤的危险,故延长儿童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护理工作人员所关心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已采用可来福密闭式输液接头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中,这种接头弥补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上的不足。我科自2012年4~10月在临床输液中对66例患儿使用一次性正压输液接头,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当今社会,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因不合理用药导致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5%的患者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为了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必须要加大对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提高药物合理使用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高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探讨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加强妇产科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以降低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一例胸椎骨折术后伴截瘫及尿失禁的压疮患者行臀大肌皮瓣转移术。术前做好患者压疮预防,营养支持,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做好皮瓣护理,舒适度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患者术后全身皮肤完整,未再次出现压疮,皮瓣颜色及毛细血管回流正常,全身状况有所改善,术后14天治愈出院。提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细致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
作者:林玲;刘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因皮源严重缺乏采用自体与亲属头皮微小皮片混合移植早期修复双手外形及功能的成功经验。方法:选择近几年12例(24只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采用自体与亲属头皮(刃厚-浅中厚)制成5㎜×5㎜大小,混合移植早期修复双手深度烧伤削、切痂后创面,并对术后皮片成活、排异及手外形、功能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皮片成活率高,排异不明显,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采用自体与亲属头皮微小皮片混合移植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大张自体皮源严重缺乏时早期美容植皮修复双手并降低伤残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刘亦峰;黄金华;周荣芳;刘森;徐刚;周杰;罗艺;练慧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医疗保健观念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医院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和一种治疗手段。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已得到普遍认可,在护理工作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我科自2009年以来对肝胆外科病区内的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从入院至出院进行系统地、动态地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所需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特点、文化背景、职业特点、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患者人院时健康教育,患者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患者手术前健康教育,患者手术后的健康教育和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时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和病区护士长,病区环境,饮食制度及探视制度等,术前指导患者戒烟酒,预防感冒,有效咳嗽、体位等的训练方法,手术及麻醉方式等,术后介绍休息与体位,饮食种类,活动方法,治疗及用药相关知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出院时介绍平衡饮食,适当休息与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出院带药,定期复查,咨询电话,不适随诊等。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后,促进了服务质量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曾莉;李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的一种产科手术已有近百年历史,近10余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急剧上升后其上升趋势得到抑制[1]。近些年来人们对孕产妇在生活方式上已认识到母子安全是第一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准提高,巨大胎儿出生率明显增加,以及胎位不正。剖官产是解决难产,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2]。其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剖官产手术属非无菌手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尤以子宫切口感染导致晚期产后出血严重。彩色超声检查直观、无刨伤、可重复使用,是直接观察子宫伤口愈合情况的手段[2]。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针与二羟丙茶碱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根据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氨茶碱针组与二羟丙茶碱针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d、3d后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氨茶碱针组治疗1d、3d后的疗效均明显优于二羟丙茶碱针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羟丙茶碱针组的不良反应少于氨茶碱针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茶碱针与二羟丙茶碱针治疗支气管哮喘,各有利弊,应用时应谨慎。
作者:徐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以希望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方法:在医院中选取80例患有1、2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患者的血糖等等条件下,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的观察组以及吲达帕胺治疗的常规组,在两组中按要求分别用药,观察12周对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和为用药治疗前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知道以下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即是统计学中的 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的降低情况相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即 P<0.05;经过治疗后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基本没有差异,不具有可比性,即 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患者血压控制更好,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作者:王吾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探讨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0例,对比分析其护理后效果。结果:相对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腹胀发生率、缩短了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腹胀的发生及腹胀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对大面积烧伤病患的浸浴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了2009年5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浸浴治疗的大面积烧伤病患69例,在病患进行浸浴前,需要对即将使用的浸浴房间做好清洁、打扫等工作;为病患进行浸浴治疗之前,需要让病患食用适当的食物以及饮用水。浸浴时,加强病情观察、协助功能锻炼;在病患浸浴完成后,需要立刻用无菌的纱垫将病患擦拭干。结果:病患在进行浸浴后,其创面产生的分泌物明显要比之前减少很多。结论:浸浴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对大面积烧伤病患进行浸浴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何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的感染治疗措施方案以及防治的方法。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我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由于长期留置导管而导致感染的15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感染的类型以及实际病情。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并且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情况均有所好转,取得了较佳的临床疗效,并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经济负担。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并且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观察、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注重导管的卫生防护。对于长期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多半都是后的血管通路,合理的保护导管的功能对于及时正确的防治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逐步的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维持良好的透析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冯瑛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制定保护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对策,加强儿童保健管理,开展儿童特色服务,全面提高儿童身心健康。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造成漏诊和误诊,及时明确诊断和准确定位对临床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及螺旋C T检查对诊断输尿管结石是较好的方法。现将我院2009-04至2013-04月经碎石或输尿管支架取石的输尿管结石62例,结合术前超声检查和螺旋C T的结果,对超声检查和螺旋C T的诊断灵敏度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封淑文;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了更好的让儿童健康成长,消除麻疹疾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接种麻疹疫苗,控制疫情,消除麻疹。
作者:李欣;戴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