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
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简称 HD)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探讨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护理干预。
作者:陈海燕;柳素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尿潴留。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行根治术的9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各4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再加尿潴留预防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有9名患者并发尿潴留,观察组则出现2例并发尿潴留,两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采取适当的预防护理干预,临床上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机率。
作者:殷姝;罗莉;谢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梗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定标准,治愈12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及时手术,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曾奋勇;钱春林;曾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一例胸椎骨折术后伴截瘫及尿失禁的压疮患者行臀大肌皮瓣转移术。术前做好患者压疮预防,营养支持,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做好皮瓣护理,舒适度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患者术后全身皮肤完整,未再次出现压疮,皮瓣颜色及毛细血管回流正常,全身状况有所改善,术后14天治愈出院。提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细致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
作者:林玲;刘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转移对唇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将94例患者的唇部组织缺损应用局部皮瓣进行整形修复术,并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唇部缺损,无论在形态、色泽、质地、功能上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颌面部缺损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景波;陈立忠;王继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通过学生自主考察形态实验中心4例(编号 A1、A2、A3、A4)变异与畸形骨性寰椎的形态以及测量寰椎临床常用的孔径数据,检索国内有关文献自主学习对应结构,探讨寰椎椎动脉沟环解剖学意义,联系临床知识,帮助开展 PB L教学。
作者:刘峥;黄心怡;徐四元;陈俞霖;宋煜庆;胡明华;谢伦利;孙建永(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检测,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并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进行比对,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比对后发现不同时期的血栓回声及不同情况的血管阻塞CDFI各有特点,其大量而丰富的信息为临床观察诊治和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结论:利用CD-FI检测DV T ,对血栓的部位、范围、性质及栓塞的程度可以快速的作出判断,且具有无创、实时、安全可靠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近5年采用亲属和患者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的经验,并探寻严重烧伤晚期残余创面在自体皮源缺乏时创面植皮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我科近5年21例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采用亲属和患者微小头皮片(5㎜×5㎜刃厚皮片)混合移植(皮片间隔1-5mm)的方法,成功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大片残余肉芽创面,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全部成活,亲属和患者每取刃厚头皮片一次,总面积约6%,制成5㎜×5㎜大小,皮片间隔1-5㎜(平均2.5㎜)混合移植,皮片大可扩展倍数为1:4(平均1:2-3),一次修复大创面约20%-25%,术后5天皮片成活,成活率>85-90%,7-10天皮片融合成片,每间隔10天左右待头皮愈合即可再次手术。亲属头皮成活后排异不明显,外形及功能满意,同时创面感染及高代谢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微小头皮片混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残余创面不仅节省经费,而且皮片易成活,排异不明显,同时也为皮源不足、经费困难的严重烧伤患者提供新的救治途径。
作者:刘亦峰;黄金华;周荣芳;刘森;徐刚;周杰;罗艺;练慧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研究组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精神实施健康体检路径,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体检,对比两组的体检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平均受检时间、受检质量、体检效率、受检者满意度、健康宣教等体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是提高体检服务质量、缩短体检时间,增加体检效率,提高受检者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工作模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卫容;欧碧瑶;刘俏颜;关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探讨综合性方法在治疗牛皮癣问题上的临床效果,研究这些措施的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采用综合性方法治疗牛皮癣,对于缓解患者的痛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安全高效,患者满意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很常见,由于口腔颌面部神经血管丰富,组织疏松,受伤后局部出血较多,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组织内容易出现血肿而引起感染。局部组织的肿胀和剧烈疼痛,不仅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还会引起病人的焦虑、恐慌,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局部冰敷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同时通过刺激冷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缩,起到止血、减轻水肿及渗出的作用,从而降低充血压迫所导致的疼痛,减少了止血消肿止痛药物的应用,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科2010年01月-2012年12月对100例患者使用冰敷疗法,进行观察研究。现将我们运用冰敷疗法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依光叫;普艳;李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孕期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及其对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妊娠期17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并发子宫肌瘤产妇81例(作为研究组),未发生子宫肌瘤产妇9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对两组产妇生殖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知,两组产妇在月经周期、身体质量指数及人工流产三个方面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两组产妇的年龄、吸二手烟、染发、化妆品等资料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两组产妇尿液代谢物的检查可知,两组的尿液代谢物的检出率皆为100.00%,其中研究组产妇在 MMP 与MBzP两个方面的百分比上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或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会对孕期产妇生殖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子宫肌瘤患者影响更大,因此必须减少孕期邻苯二甲酸酯的暴露。
作者:王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6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E组,实施硬膜外麻醉(EA);S组,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给予患者布比卡因9~11 mg。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麻醉效应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压与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 E组相比较,S 组镇痛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CSEA镇痛效果优于 EA ,提供更好的导尿舒适度,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宏伟;朱海涛;翟文元;王宏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能否有效提升疗效。方法:募集118例符合要求的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 A、B两组,对 A组患者,仅以环形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综合对比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然而B组患者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 A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小燕;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分析五年制定向生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 A,B,C,D,E情景模拟教学法,介绍了该教学法在五年制定向生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指出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作者:王荣;陈文彰;孙正(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物溶栓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可达95%,其中病程1-14d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病程15-40d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以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肢护理以及日常生活护理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背,胸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表现以粉刺,丘疹,脓庖,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易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不适,而且还影响了患者心理健康,甚至社交障碍。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1,局部治疗,以外用维酸药物和抗微生物药以及有轻微剥脱作用的药物为主。2,系统治疗,药物与光学类仪器联合治疗。3,物理治疗,主要以红蓝光交替治疗为主。由于口服抗生素有胃肠反应及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且易产生耐药性。维酸类有致畸,及肝毒性等副反应。台湾丽碧雅果酸治疗痤疮是一新兴的化学性疗法,具有使用方便,制剂稳定,直达病所,疗效可靠等优势。本章综述了果酸治疗的操作方法,疗效等临床体会概况,为临床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夏玉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经鼻内窥镜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只针对II、III度骨性偏曲及鼻外伤后不规则弯曲的病例进行研究,包括筛骨垂直板、犁骨、腭骨鼻突等。结果:本研究资料中75例患者手术临床治愈率100%,对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术后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行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方法灵活、创伤小,且并发症少,可获得确切手术效果。
作者:王志富;王永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小儿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位居第二位,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中“泄泻”范畴,是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情严重者如不即时治疗,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酿成严重后果;病程迁延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及健康。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科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斌;罗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当今社会,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因不合理用药导致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5%的患者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为了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必须要加大对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提高药物合理使用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高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