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谢斌;罗勇

关键词:穴位贴敷疗法, 治疗, 小儿腹泻, 呼吸系统疾病, 现报道如下, 儿科常见病, 电解质紊乱, 中国传统, 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 疗效满意, 大便, 发病率, 多发病, 应用, 医学, 性状, 泄泻, 脱水, 特征
摘要:小儿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位居第二位,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中“泄泻”范畴,是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情严重者如不即时治疗,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酿成严重后果;病程迁延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及健康。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科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七氟烷全凭吸入在小儿短小手术非插管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七氟烷全凭吸入技术在小儿短小手术非插管全麻中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方法:募集80例需要进行短小手术,且评定为采取非插管全麻技术的患儿,将其均分为A、B两组,对A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对B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统计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指数、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综合评价两种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B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平均为(44±9)s ,麻醉苏醒时间平均为(6.5±1.8)min ,明显低于A 组患儿(287±15)s及(66.1±13.2)min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儿麻醉过程中躁动发生率要明显高于 A 组患儿,该差异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如术中生命体征指数等差异均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全凭吸入技术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非插管全麻,不仅不会降低手术安全性,还能显著缩短麻醉的诱导及苏醒时间,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连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研究组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精神实施健康体检路径,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体检,对比两组的体检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平均受检时间、受检质量、体检效率、受检者满意度、健康宣教等体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是提高体检服务质量、缩短体检时间,增加体检效率,提高受检者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工作模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卫容;欧碧瑶;刘俏颜;关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相关的安全隐患与防范

    目的:减少或消除输液中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分析药物配制、输注过程中安全隐患相关因素。结果: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后,连续3年未发生静脉输液药物变色反应和输液并发症,10例静脉炎患者已全部治愈。结论:加强输液中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作者:李琼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起搏器术后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它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起搏故障以及日常生活注意、随访,这些都是病人担忧的问题。因此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消除顾虑,使其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即使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也能尽早争取时间治疗。

    作者:范樱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345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精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患者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手术、术后引流管护理和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疗效尤为重要。

    作者:李婷婷;曾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1]多数患儿起病较急,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小儿科患病首位[2],这与小儿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小儿患者机体发育不够成熟,机体抵抗力差,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往往起病较急,病情复杂多变,故在治疗期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肺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加快患儿康复。下面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93例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素茹;陈海燕;吴秋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小儿肺炎(Children pneumonia)是小儿多发病,严重威胁患儿健康,是导致小儿死亡的三大因素之一[1]。我院儿科于2012年7~2013年6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92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明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有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西医激光疗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西医激光疗法与中药外敷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面部色素沉着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面部外观复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有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潘沁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例变异与畸形寰椎的解剖学考察

    通过学生自主考察形态实验中心4例(编号 A1、A2、A3、A4)变异与畸形骨性寰椎的形态以及测量寰椎临床常用的孔径数据,检索国内有关文献自主学习对应结构,探讨寰椎椎动脉沟环解剖学意义,联系临床知识,帮助开展 PB L教学。

    作者:刘峥;黄心怡;徐四元;陈俞霖;宋煜庆;胡明华;谢伦利;孙建永(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片和碳酸钙 D3片口服,观察组则给予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2%,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并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以及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44例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2例患者采用非种植体强支抗疗法,观察组72例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口腔正畸后,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微型种植体保持稳定状态,显效49例(68.05%),有效17例(23.61%),无效6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显效29例(40.28%),有效30例(41.67%),无效13例(18.06%),总有效率为81.9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操作简便,安全性、可靠性好,能够显著提高正畸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童振宇;李婷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病之一,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发病前无先兆症状,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或气候变化剧烈时起病突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对患者急性期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情动态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就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其急性期的护理要点及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免疫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及其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84例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2例,观察组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评分、血清中IFN -γ、IL -4、IgE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停药1个月后随访一年内复发10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3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停药1个月后随访一年内复发21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81.0%,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红晕直径、瘙痒感、风团数量评分及总症状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中的 IL -4、IgE水平皆对比治疗前明显降低,IFN -γ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消除临床症状,通过升高血清中IFN -γ水平及降低IL -4、IgE水平以减少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姜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8例小儿肺炎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分析并总结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48例小儿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收治的肺炎患儿,主要症状有咳嗽、发热、气促鼻干煽。其中并发原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或风热之外邪,也有病毒感染情况,在治疗的过程中如小儿正气虚弱,及容易并发或者继发本病,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结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结论:对于肺炎患儿,结合药物治疗和一般治疗,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必须在体温正常后5~7d才能使用,病情严重者可以结合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中毒症状。

    作者:陈柳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唇腭裂术后患儿哭闹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唇腭裂修复术后患儿的哭闹进行长期临床观察及原因分析。引起患儿哭闹的原因有:切口疼痛;饥饿;喂养方式改变;腹胀腹痛;恐惧、缺乏安全感。针对以上五种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对策包括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使用自制喂奶器,腹部按摩,正确有效对患儿进行包裹,拥抱抚慰,大大降低术后哭闹频率,有效减轻修复术后患儿的痛苦,使手术创口得到更好的恢复。

    作者:聂国丽;刘伟萍;耿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从1998年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至今,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整体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愈加明显。本文结合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揭示了其会计制度在会计原则、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柯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BL 教学浅谈

    PBL教学方法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 McMaster大学提出后,变得越来越流行。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学,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世界各国的医学院校纷纷引入PBL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进并实施。而无论如何改进,其基本的要素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即病例、学生及指导教师。现就这几种要素加以叙述。

    作者:马丽;常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院政治思想工作探讨

    随着社会飞速进步和社会深刻变革,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与碰撞,对医院职工文化知识、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教育引导医院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出一支"四有"职工队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已成为医院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亟需研究的课题。

    作者:董毓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诊刮与米非司酮合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38例分析

    目的:观察诊刮配合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方法: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物病检为非恶性肿瘤者,当日给予米非司酮12.5mg ,每晚一次×6个月。结果:处理后12小时止血30例,24小时止血6例,48小时止血2例,服药期间均停经,停经后绝经28例,月经稀发6例,月经正常2例,失访2例。结论:诊刮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不但能更快达到止血目的,而且能尽早细协助排除器质性病变,使患者平稳过渡到绝经期。

    作者:罗赛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60例外伤性脑梗死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针对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治展开研究和分析。方法: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梗死部位、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措施等,结果:外伤性脑梗死的预后与疾病早期的诊断以及救治措施等因素相关,可按照格拉斯哥标准对于病患进行效果评价。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是减少外伤性脑梗死的关键手段。

    作者:王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