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毓良
绿色财政是近几年兴起的全新理念,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对绿色财政的建设尤其需要重视。本文综合分析了绿色财政的作用及及体系构建思路与措施。
作者:康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让患者正确掌握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及饮食禁忌。方法:群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结果:接受煎服法教育后,患者对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和饮食禁忌的知晓率分别由教育前的27%、35%、12%提高到93%、96%、79%,治疗效果提高人群达81.3%。结论:对患者实施中药汤剂煎服法教育,有利于提高中药汤剂临床疗效。
作者:杨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放腹水后应用右旋糖酐组与传统治疗方法(限钠和不断增加利尿剂)(用量组)治疗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对148例难治性腹水随机分为2组;A组:定期放腹水后应用右旋糖酐组,共70例,定期放腹水,并根据放腹水的量决定使用右旋糖酐的量(每放腹水l000ml ,输注右旋糖酐125m1);B组:传统疗法组:共78例,采用限钠和不断增加利尿剂的用量,达到利尿、消除腹水的目的,根据病情,部分病人间断使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结果:2组患者尿量增加、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改善、住院日、疾病好转率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O .05),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的变化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放腹水后应用右旋糖酐治疗难治性腹水降低了治疗费用,减少了住院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孙培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一位男性患者,65岁,体重74kg ,因身体不适,胸部常疼痛,咳嗽(痰中带血块)发热、气短,入院。患者自述无过敏史及家族病史。体检;体温37.2度,脉搏76次 min -1,呼吸20次 min -1,血压106/70mmHg。查腰椎CT 示:腰椎3-4及4-5间椎盘膨出,肺 CT 诊断左肺上叶中心性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治疗。给予奥沙利铂注射液(规格:40mg ,批号:20120301,深圳海王药业生产)80mg ,加50 g · L -1葡萄糖静脉滴注。用药5 m in后,患者感到呼吸困难,出现双眼上视,意识短暂丧失,胸憋、气短,心电监护示:血压150/93mm Hg ,心率35次 min -1。考虑为使用奥沙利铂注射液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该药,更换液体及输液管,予以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推注肾上腺素0.5mg及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 ,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25mg ,静脉推注多巴胺60mg+9g L -1氯化钠注射液100mL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血压120/80 mm Hg ,心率96次/min ,其余不适症状均消失。
作者:范雪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31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大大减轻过敏症状。结论:借助过敏原检测仪器的开展,更准确为患者检测出致敏原,通过有效的脱敏及健康教育加促患者康复。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查明衡东县某养殖企业早餐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原因及中毒来源。方法:开展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病人粪便、厨师的肛拭子进行相关的病原学检验。结果:从可疑食物(甜酒糟)、病人粪便中分离出5株细菌,经VITEK鉴定仪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因进食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甜酒糟所致。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中防范喉返神经损伤的体会。方法:在65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常规解剖出喉返神经,直视下予以保护。对手术体会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5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均成功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术后发生轻微声嘶3例,经1个月至半年后声音逐渐恢复正常,复查喉镜,双侧声带活动如。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结构,术中解剖显露并加以保护,以及精细的操作技巧是避免喉返神经的损伤好的方法。
作者:陈志军;鲁广恩;牛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院2010-2012年,经彩色超声检查发现非均匀性脂肪肝病例104例。本文104例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的非典型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声像图进行分析,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翠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社会飞速进步和社会深刻变革,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与碰撞,对医院职工文化知识、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教育引导医院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出一支"四有"职工队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已成为医院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亟需研究的课题。
作者:董毓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ritical thinking 在基层医院新生儿检测血气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护理体会。方法:以本理论为指导,分别从桡动脉和股动脉直接穿刺取血行血气分析,采用 SPSS 17.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合理论要求,在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两种方法血气分析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桡动脉处采血明显优于股动脉处采血行血气分析,既方便操作又可减轻新生儿痛苦,符合现代医院人文护理与关怀的新理念,能够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徐柱;陈意群;孙朝文;王浩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例1、某女,72岁,2013年3月21日因左侧基脑出血36ml入院,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出现失语、吞咽困难、右侧肢体瘫软,肌力0级等症状,以鼻饲管进食、输液维持生命。一月后因肺部感染,有外科转入内科治疗。转入后3日,生命体征平稳,开始针灸治疗。腧穴取董氏奇穴失音穴配合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和吞咽困难,其他阳明经腧穴治疗肢体障碍,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失音穴、廉泉穴平补平泻。针灸治疗到第5日,患者在诱导下开始发音,第7日偶尔能发出清晰简单词字,可以经口饮水少许。第10日发音已较清晰,能呼叫儿女名字,第16日已能经口进食,家属要求摘除鼻管。翌日日出院。
作者:吕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治展开研究和分析。方法: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梗死部位、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措施等,结果:外伤性脑梗死的预后与疾病早期的诊断以及救治措施等因素相关,可按照格拉斯哥标准对于病患进行效果评价。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是减少外伤性脑梗死的关键手段。
作者:王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腭裂术前进行语音干预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计算机随机选取52例腭裂患者分为干预组(术前术后均接受语音训练)25例,常规组(术后接受语音训练)27例,语音训练持续六个月,训练前后都通过普通话构音清晰度测试表进行评估,语图仪-计算机软件录音进行语音频谱分析。结论:腭裂术前进行语音干预训练,能有效提高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治疗效果,缩短语音治疗时间。
作者:张燕玲;张福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其在骨科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医生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关节镜及其配套设备的不断完善,内镜、腔镜设备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组织工程技术基因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提出的更高要求,促进和加速了以人为本的微创骨科的快速发展。
作者:胡振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本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1例,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40例和B组40例),A 组行CSEA ,B组行CEA。结果:A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麻醉效果优于 B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安全、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锦华;肖忠军;王宏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不同相对应措施的应用;方法:针对不同的存在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出现很多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庄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一例气性坏疽患者行左下肢开放性截肢术。术前进一步做好患者压疮预防,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防止感染,防止肾衰竭的发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残端敷料渗血情况,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基础护理,促进患者舒适,早日康复治愈出院,提出治疗方案和细致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出院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茜;林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病历中随机将患者分为超声治疗组(600例)和微波治疗组(200例),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记录病情并发症的变化。结果:通过临床实验发现,超声波治疗一次性治愈的效果大大高于微波治疗组。而且通过超声波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远远低于微波治疗的几率。结论:聚焦超声对于治疗慢性宫颈炎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十分的安全可靠,不会形成不良后遗症和疤痕。
作者:樊亚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及其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84例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2例,观察组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评分、血清中IFN -γ、IL -4、IgE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停药1个月后随访一年内复发10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3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停药1个月后随访一年内复发21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81.0%,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红晕直径、瘙痒感、风团数量评分及总症状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中的 IL -4、IgE水平皆对比治疗前明显降低,IFN -γ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消除临床症状,通过升高血清中IFN -γ水平及降低IL -4、IgE水平以减少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姜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