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余飞飞

关键词:护理安全, 管理, 护士
摘要:目的:研究造成护理不安全的各种原因和管理方法。方法:经常的对护理人员做安全、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方面的培训教育,对监督管理各种护理安全质量的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各种培训使工作更加规范化。结果:护理人员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了对法制和法律的观念认识,加强了对操作技术的练习和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对在护理工作中职责履行不认真、没有责任心,与护理人员职业要求相违背的人员重点监管。结论:通过落实和加强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将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性降到了低,使质量管理措施能够在全员、全程进行全方位的实施,在制度、规范、标准方面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管理,使患者能够得到方便、安全、满意、放心的护理和服务。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6例鼻内镜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与黏膜炎症状态分析

    目的:分析鼻内镜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和窦腔黏膜炎症的内在关系。方法:选取采用鼻内镜术治疗,且上颌窦黏膜恢复状态较好的26例慢性鼻窦炎未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美蓝为示踪剂观察上颌窦的自然引流状态、引流部位,利用内镜对黏膜炎症情况进行评估,分析鼻内窥镜术后引流方式对黏膜炎症的影响。结果:根据术后观察发现,自然窦口后下方是上颌窦自然窦口引流的关键部位,本组26例患者黏膜炎症发生率为30.8%,其中黏膜水肿5例(19.2%),囊泡1例(3.8%),增生或息肉2例(7.7%)。从引流方式分析,正常引流患者并未出现黏膜炎症,黏膜炎症发生率高的是黏膜失用100%,其次为反向引流(50%)、蓄水池样改变(50%)、引流不能(42.9%)、多相引流(11.1%)。结论:鼻内镜术后若上颌窦关键的自然引流部位形成瘢痕或者出现损伤,很容易造成异常引流,上颌窦窦口过度开放,可能会导致上颌窦黏膜损伤进一步加重。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会大大提高黏膜炎症发生率。

    作者:蔡业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及人群提供的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应熟悉和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常用措施,明确社区护理在客体方面和主体方面的特殊性,从而指导社区预防、保护、促进方面的工作,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巧玲;吕霞;种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成人牙周病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情况各项指标改善幅度的变化,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2%,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牙周情况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姚瑶;朱丽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制定相对应护理方法路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110例妇产科高危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在护理需求问卷调查基础上展开护理工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观察组采取定向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110例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主次排列,以胎儿发育需求为高,以家庭支持需求为低。对比两组孕妇整体护理满意度,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调查,能够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产科护理工作趋于合理化、人性化,可有效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骨折与骨质疏松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我院2012年12月一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3例,均为新鲜压缩骨折。早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围手术期疼痛缓解情况,术后每月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及再次椎体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43例患者桡骨远端骨折3例,6周后治愈。28例股骨颈骨折,术后1个月,扶拐下床行走24例,占85.7%,胸、腰椎骨折12例,3个月后,6例有神经损害不能下床,其余6例恢复较好,能下地行走。结论经综合治理能够明显缓解老年骨折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效果满意。

    作者:林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和个体化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36例急症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85.29%)(P<0.05)。结论做好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彦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总结促进儿童手足口病康复的经验。方法:对我院收住院的36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36例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通过细致观察病情和精心的护理,严格消毒隔离,可促进手足口病患儿康复,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倪天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显得极为重要,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愈率,同时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叶正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加压钢板(PC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于临床应用经皮加压钢板行微创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观察和对比,探讨经皮加压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我科对24例有手术适应症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了经皮加压钢板(PCCP)手术,29例实施了动力加压螺钉(DHS)手术,将前者分入组I,后者分入组II,记录组I、II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并对所有病例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月、3月、6月、1年,行Harris评分。结果:组I平均手术51.7分钟,平均出血量59.2ml,术后随访优良率91.3%;组II平均手术64.2分钟,平均出血量303.9ml,术后随访组II优良率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相对于DHS而言,PC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点非常明显,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剥离肌肉少、出血少、受X线辐射量少、术后疼痛轻、患者能早期活动的特点,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作者:傅斌;朱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肺炎,当小儿发生支气管肺炎时,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病变肺组织内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受压,血管流量显著减少,肺组织缺氧,缺氧又可导致肺毛细血管痉挛,使血管流量进一步减少,肺部微循环严重障碍。多见于婴幼儿,严重威协小儿的健康,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伴有食欲减退、抽搐、烦躁,甚至心力衰竭[1]。因此必需及时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

    作者:杨尚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A 型肉毒毒素用于注射除皱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A型肉毒素在临床上用于面颈部除皱始于20世纪90年代,将A型肉毒素注入形成皱纹的肌内,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释放,使肌肉麻痹瘫痪,肌肉张力及收缩力下降,皱纹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去除面颈部皱纹的目的。虽然已有的报道显示 A 型肉毒素在注射除皱方面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不可忽视对其使用后并发症的防治,因此熟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用药,从而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低。

    作者:卫艳萍;赵林栋;史四季;宋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和血管的保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人民生活质量正在逐渐提高,人均寿命也在不断上升。而人口的逐渐老龄化,使我们临床上接触到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有很大的比例。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与补充液体的常用方法,而给老年患者行静脉穿刺是许多护理工作者所头疼的一件事情。为此,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张琳;李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患沟通与手术室护理研究

    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而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有效管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树立专业形象的关键。

    作者:普青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性哮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性哮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6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49例,对照组共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舒适度评价、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舒适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随访期间仅2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两组比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性哮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舒适度,且治疗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儿童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因素及其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经常并发各种疾病,尤其是儿童重症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呼吸道疾病容易打破机体的防御,引起感染。本文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感染因素,提出了有效的护理策略。

    作者:吕亚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护理分析

    护理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作为护理人员要始终坚持以安全护理为第一要素,尽心竭力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更是如此。因为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不仅关乎到患者自身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还关乎着患者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因此作为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坚持以患者为核心,落实安全护理工作,大程度的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一个可靠的护理保障。本文笔者就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护理进行一些分析。

    作者:刘华春;张晓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临终关怀现已作为医学界一门崭新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临终关怀越来越受到更多人所关注的问题。

    作者:冯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双硫仑样反应的急救和护理

    目的:加强医护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的认识,掌握急救处理原则和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了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急救护理。主要包括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补液促进乙醇代谢,做好病情观察和对症处理。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完善的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发现救治双硫仑样反应是成功救治双硫仑样反应的前提,医护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的明确认识是救治的基础。迅速妥善的处理是双硫仑样反应的救治的关键。

    作者:池晓霞;季琼;熊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颈脊髓损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颈髓外伤合并急性脊髓损伤比较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非常复杂,处理适当,可降低病人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回顾所在医院2010-2012年所收治病人护理过程中所得体会,先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志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和体会

    目的:护理标识的管理与应用,降低护理风险。方法:将护理标识系统、科学、规范的应用在整个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结果:极大的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几率,病人的满意程度高达95%,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结论:护理标识对护理质量和护理风险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董玉洁;吕娅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