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天真
对于老年胰腺癌患者,其生活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而且得病后,一般的存活期都较短。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质量。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病例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以及相应的诊治、预后处理措施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希望对于老年胰腺癌患者的治疗能够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玉林;艾尼瓦尔;亚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临床护理教学帮助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把理论知识加以拓展的环境并转移到高质量护理实践中来。在教学中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强调临床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特别进行教学评估与评价,进一步确定目的,做出判断,反馈指导,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陈朝琼;建英;陈奕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医院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做好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后勤保障。但是由于驾驶员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安全隐患意识薄弱,增强车辆的安全管理是车队的重要的任务。规范化管理不仅可以更好的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也使得安全管理有量化的指标,便于统计和评估。
作者:何云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利凡诺引产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我院对2014年1月—2014年9月期间60例使用利凡诺引产的患者为例观察组,将2013-1月-2013年12月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其中未婚先孕的2例,计划外56例,合并严重并发症需引产的2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解析及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利凡诺引产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袁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于护理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2.17±0.98)d,住院时间(22.78±5.35)d,医疗费用(5223.39±133.71)元,健康知识评分(93.68±1.17)分,护理满意度(98.61±1.27)%,并发症发生率(16.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具有高质量、高效能、低成本的护理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作者:朱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对改善术后并发症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能够降低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死亡率,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董丽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又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是一种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X线片常以髋臼指数增大为特点,多数采用髋关节外展位而随之自愈,约1/10将来发展为先天性髋脱位,还有少数病例持续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年长后出现症状[1]。如大腿、小腿与对侧不对称及患肢股动脉减弱或消失等症状。有许多理论阐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如机械因素、内分泌诱导的关节松弛、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和遗传因素等。臀位产时有异常屈髋的机械应力,可导致股骨头后脱位。韧带松弛曾被认为是重要发病因素,妊娠后期母亲雌激素分泌增多会使骨盆松弛,有利于分娩,也使子宫内胎儿韧带产生相应松弛,在新生儿期较易发生股骨头脱位。但很难以单一的因素来解释本病的原因,一般认为遗传和原发性胚质缺陷对发病可能起重要作用[2]。胎儿的髋关节开始是间质性软骨形成的裂隙,先呈深凹圆形,然后逐渐变浅,呈半圆形。出生时,髂骨、坐骨及耻骨仅部分融合,髋臼窝极浅,所以分娩时胎儿髋关节有很大的活动幅度,以使胎儿容易通过产道。因此,胎儿在出生前后这段时间内,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若胎儿下肢置于伸直内收位,则股骨头不易置于髋臼的深处,极易脱位。本文就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因、病理与诊断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唐震;肖东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评价序贯结肠透析在救治急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患者血尿酸水平的不同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测定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本组研究显示,治疗期间并没有1例并发脑血管意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高尿酸肾病、通风或者死亡等,轻度、中度、重度急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经过序贯结肠透析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中度、重度患者继续进行序贯结肠透析治疗,血尿酸水平均可下降到正常范围内。结论:序贯结肠透析在急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救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温江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规范护理服务流程,加强输液安全管理。结果:通过对患者静脉输液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杜绝减少其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持临床治疗有序的进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危重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使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输液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赵静;张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预防术后植入腔感染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颌骨囊性缺损患者进行人工骨植入术,并随机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2)。观察组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不使用口腔修复膜覆盖人工骨,对2组患者3~6个月后发生骨植入腔感染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植入腔在术后3~6个月内发生感染的有2例,感染率为4.5%;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有9例,感染率为21.4%,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颌骨囊性缺损人工骨植入患者的骨植入腔感染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益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采用文献数据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2010年我市成年人体质监测指标平均值与全国成年人同类指标的平均值对比研究,其结论依据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指导意义。
作者:江小芸;杨志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2013年6月5日16时10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科接到隆湖新民幼儿园电话报告该幼儿园发生4例疑似手足口病。市疾控中心两名专业人进行现场查看,其基本情况反映如下:隆湖新民幼儿园共有儿童123人,分大班、中班、小班、3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其中大班41人,中班39人,小班43人,教职员工18人。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664例患者的T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261例阴道镜下行多点活检的病理切片诊断结果。结果:NILM4056例(87.6%);ASCUS 305例(6.6%);LSIL 166例(3.6%);HSIL30例(0.7%);鳞癌7例(0.1%);AGC 64例(1.4%);腺癌1例(0%)。261例病理切片诊断结果为CINⅠ级以上的,ASC-US/ASC-H 74.6%;LSIL 86.4%;HSIL 91.7%;总的符合率为84.1%。结论:随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TCT阳性结果与病理切片诊断结果相符合率也越高。
作者:陈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产前需求护理调查问卷,实验组接受精心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病人则给予常规的产前护理干预。结果:胎儿状况占产前护理需求多,达69.00%;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特质性焦虑、状态性焦虑分数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94.00%、78.00%。结论:高危妊娠产前需求以及护理干预系妇产科护理中的一项重点研究项目,精心、有针对性地给予孕妇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孕妇的身心健康及增强围产儿的身体质量。
作者:吴红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客观分析了现存抗生素滥用的现象以及科学地分析了造成了现状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可以采取的几类有效措施。
作者:刘修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肿瘤正在迅速蔓延,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难题。分析了几个重要原因,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预防为主。
作者:马书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自2006年1月~2013年12月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5例予以分析,认为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的愈合,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精心护理,及时有效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方法,了解切口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洪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手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术后几小时至6天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l~3天多见。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l%~11%,而手术者则高达4.7%~66%。
作者:杨新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0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20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经过,根据此类病人的疾病特征,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没有出现并发症,全部预期出院。结论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通过细致周密的护理,及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原巧玲;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整体观念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4年7月到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出30例患者,对其进行整体观念下的护理工作,作为研究组;再从同时期的患者中随机选出3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整理,并同时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整理。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100%,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80%,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如果在护理方案中融入整体护理观念,则会大幅度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率,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增加护患关系,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王玉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