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龙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饭前口服莫沙必利,一次一片,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10mL乳果糖。结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48h的通便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多以轻度腹泻、腹痛及腹胀为主,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好,通便时间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明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诊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多,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构成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通过探讨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更好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加强对口腔医院门诊各科室感染的控制,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以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较为少见。外科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旨在开腹下阑尾切除的手术配合,从手术适应症、麻醉方式、生理解剖、术中配合等各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
作者:谢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蛇咬伤患儿的护理方案和体会。方法:对蛇咬伤患儿进行病情观察、局部伤口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结果: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蛇咬伤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T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笔者及同事在临床上接诊的“T型”宫内节育器避孕者行取出术185例,且超过12年以上使用年限取器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本组试验受术者均接受T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对受术者T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全面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结果:2例患者需转诊到上级医院通过宫腔镜下取出,比例1.08%。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4%。取出的T型节育器,完整取出T型节育器的受术者169例,出现一侧横臂(或纵臂)铜套缺失的患者有11例,占5.95%,一侧横臂缺失的患者有5例,占2.70%,取器时出现横臂(或纵臂)铜套缺失及横臂缺失的患者均是超过12年以上使用年限取器者。结论:加大T型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的宣传力度,提高避孕者对T型宫内节育器的认识,降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率。
作者:艾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普通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为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本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接收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并总结院内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因素。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4/50),术后复发率6.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六个手术室管理因素与医院感染有关,其中四个通过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是高危影响因素:手术切口(OR=6.71)、手术时程(OR=3.75)、ICU(OR =12.97)、预防性抗生素(OR =3.14)。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普通外科手术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如术后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方位护理对改善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排便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患者的护理干预后的排便情况、总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可见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恢复时间,促进患者排便功能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爱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会阴裂伤可以分为三度:1.1Ⅰ度裂伤为阴道黏膜、会阴皮肤、小阴唇或及前庭黏膜有破裂。1.2Ⅱ度裂伤除表浅组织外,盆底肌肉和筋膜也被撕裂,但未达肛门括约肌。
作者:马艳书;赵金荣;刘树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间歇性外斜视(intermit ent exotropia)是介于外隐斜和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融合性和调节性集合功能逐渐减弱,后失去控制正常眼位的能力,成为恒定性外斜视。发病率较高,占外斜视的80%以上。多在幼年发病,国内统计3~5岁发病者多。女性患者偏多,国内报道女性占61%~70%。
作者:杨倩;李春擎;田洁;陈静;杜卫静;赵桁;王楷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创伤性脑损伤是大脑功能因外力作用引起的直接损伤或间接损伤,多由跌倒,机动车事故,暴力袭击,重物击中等引起。脑组织的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在受到冲击的时候,脑组织被集中或弥散的损伤。原发性脑损伤后大脑伴随一系列变化。比如神经细胞功能的变化、脑组织局部缺血,脑水肿。上诉的这些改变常会与血压,ICP,CPP,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导致脑组织的再次损伤{Mc-Net ,2010#24}[1]。
作者:唐继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进行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其临床效果较好,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剖宫产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自然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一种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过程。由于该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做好剖宫产的术后护理是减少产妇术后并发。
作者:刘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其进行系统综合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给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综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均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变情况比较复杂,二者相互影响密切,治疗的时候不能顾此失彼,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春霞;祁贯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研究外科手术后患者镇痛的满意度,并统计临床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更低,其对镇痛的满意度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手术后患者给予我院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对镇痛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谈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支撑喉内镜下咽喉部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喉部疾病患者80例,使用支撑喉内镜对其进行治疗。结果应用支撑喉内镜进行咽喉部微创手术的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支撑喉内镜下咽喉部微创手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式。
作者:何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住院序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丹参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比之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继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各项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两组各项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提高阑尾炎手术的成功率有着显著效果,同时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着促进作用,能够明显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单云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作定期监测,并对其作随访调查,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高血压控制率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采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汉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与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与标准,选取在2013年03月10日———2014年03月10日入住我院肝胆科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与观察这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基本资料。将临床护理路径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之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住院时间、恢复情况等远远高于应用前的效果,同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患者对相关方面医学知识与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也远远高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并且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对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相对较高,护理前后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临床实践的效果比较明显,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恢复情况、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满意度都远远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因此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践模式。
作者:季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曾琪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