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治分析

赵春霞;祁贯成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特点,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其进行系统综合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给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综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均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变情况比较复杂,二者相互影响密切,治疗的时候不能顾此失彼,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分析及治疗措施

    目的:分析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并探讨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产科42例出血性休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并观察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的效果。结果: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因素包括胎盘早剥、胎盘滞留、血凝机能障碍、产道裂伤、宫缩乏力等,其中以宫缩乏力为常见因素。经强心、利尿、止血、补充血容量、吸氧、保温、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治疗后,40例孕产妇休克症状得到控制,2例孕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后休克症状得到控制,未发生1例孕产妇死亡。结论: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治疗中应分析引起休克的原因,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可切除子宫,以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可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开展与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通过网络获得的很多有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人们对就医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人们对医院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看病、治病。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这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特别是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患者离开了熟悉的亲人,好友。面对的是戴上口罩帽子都一样的陌生面孔,如何在护理上帮助患者,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和健康的心理,成为了手术室工作者目前面对的一大考验。为了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改善专科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医疗护理的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规范化的、舒适的、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吸收医院以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取得的经验,拓展服务内涵及范围,努力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现将手术室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分述如下。

    作者:任雅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区发生的12例产科DIC 的护理,包括急救护理、病情的观察、家属的配合、并发症的护理、感染的预防、心理护理等。结果:12例产科DIC患者均治愈。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早期诊断,尽早去除病因,把握时机,正确治疗,细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尚玲;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观察不同种类深覆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

    目的:根据牙残根残冠的不同情况探讨不同种类深覆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牙残根残冠患者5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和深覆现象。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按照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适当减轻覆盖现象+固定义齿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纠正覆盖现象+种植牙齿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24天后两组患者牙齿修复情况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牙齿生长的情况正常,无不适现象发生,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但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治疗中,对深覆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纠正覆盖现象+种植牙齿修复的治疗方式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治愈率高、咬合不适情况少、患者满意程度高的特点,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潘永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临床及社会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剖宫产率上升的临床表现,分析社会因素对剖宫产上升的影响,规范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分娩总数、剖宫产例数统计并计算剖宫产率。结果加强产前宣教,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人数,也就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杜亚玲;曲艺;史利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水平与其预后关系。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EICU 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状态分脓毒性休克组与非休克组,依据治疗转归分存活组与死亡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液体复苏前后患者血ANGⅡ水平,记录入院首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分析患者血ANG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间相关性。结果1.脓毒性休克组患者液体复苏前血ANG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休克组(P均<0.05)。2.不同预后组间,仅液体复苏后血ANGⅡ水平存在差异(P<0.01),死亡组高于存活组。3.患者APACHEⅡ评分仅与液体复苏后血ANGⅡ水平相关(R=0.339,P<0.01)。结论监测外周血ANGⅡ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后血ANGⅡ水平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李士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40名男护生的就业观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男护生的就业意向,利于医学院校对男护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培养出更多用的上,留的住的护理人才。方法:我院40名男护生使用自制的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0例被调查者中,72.5%的男护生看中了护理事业就是前景或将其作为工作的跳板,有了更好的工作便会离开护理岗位。有10%的男护生表示毕业后将继续从事护理工作,原因是在护理工作中能实现自身价值,奉献社会,以及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量巨大,男护士的发展潜力巨大。结论影响男护生就业观的因素有很多,只有社会和从业人员转变观念,学校对男护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男护生才能够更好的从事护理工作的。

    作者:刘林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压疮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压疮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140例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013年1月-11月未采取改进护理方案和2013年12月-2014年9月实施护理改进措施后压疮愈合情况。结果:改进后,压疮患者治疗好转率(92.9%)明显高于改进前(71.4%),且改进后压疮发生率(2.9%)明显低于改进前(1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管理制度,全面、有效的落实压疮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治疗效果。

    作者:冯亚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与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取得的一些成绩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比较分析利与弊的情况,从而针对如何更好地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程永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分析口腔专科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效果

    目的:讨论口腔专科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2011年未进行专项整治,2012年开始进行专项整治,统计两年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经过统计,2011年口腔专科未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共调查1489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为1242例,使用率为83.4%,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的患者为1013例(81.6%),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为229例(18.4%),使用强度为78.73DDD。2012年口腔专科开始展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共调查1716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为1325例,使用率为77.2%,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的患者为1178例(88.9%),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为147例(11.1%),使用强度为55.77DDD。两年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口腔专科医院开展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工作,抗菌药物使用率得到有效控制,使用强度下降,患者的预防工作获得较大提升,总体上的医疗工作呈现出较大水平的提升,日后应广泛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减少各种临床问题的出现。

    作者:汪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妇科超声诊断

    目的:讨论绝经后阴道出血妇科超声诊断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妇科超声诊断。结果:经过临床诊断,14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正确。恶性肿瘤患者18例,占12.9%;子宫良性肿瘤患者16例,占11.4%;子宫内膜息肉、增生患者为38例,占27.1%;萎缩期内膜患者为65例,占46.4%;另类性积液患者为3例,占2.2%。结论:通过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妇科超声诊断,不仅可以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同时可以获得较多的有效资料、数据,为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黎迎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如何提高心血管的护理质量

    目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内科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加强疗效,减少医疗事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贺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可视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可视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0名全科实习生和急诊轮转医生在通过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培训时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可视喉镜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普通喉镜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喉镜组。结论:可视喉镜在急诊插管技能培训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菊红;周明浩;李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脑积水患者64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行临床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于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其能够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涂小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点及临床用药观察

    目的:对抗感冒药物的药理特点、临床用药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了我院2014年2月内220例感冒病症的处方,并对其感冒患者用药的临床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220例处方中,有28例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也就是不合理率为12.7%,有6例不对症感冒用药处方,即不对症率是2.7%;还有31例出现药物成分重复,占总病例数的14.1%。结论:加强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点和临床用药的观察,有助于提高临床处方的准确率,有效地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使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

    作者:孙立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及相应解决对策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及预防解决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发生的45例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其相应预防及解决对策。结果:本研究45例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中,32例由于护理工作操作不当、对患者沟通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的;18例是由于科室相关设备及药物应用不合理引起的;7例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医学知识不理解,或对救护工作不了解引起。其中部分风险事件为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患者以及设备药品等,我们要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采取相应预防及解决措施,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浦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负压吸引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心得

    目的:研究并分析负压吸引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心得。方法:本组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一共128例,并将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处理,对照组:68例患者,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滴加抗生素药水;观察组:68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负压吸引法来进行治疗,并将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平均治愈天数为31.5±4.5天,平均治疗的次数为3.8±1.2次,听力提高值为6.8±1.2分贝;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平均治愈天数为42.5±7.5天,平均治疗次数为5.9±2.4次,听力提高值为3.4±2.5分贝,二者进行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负压吸引法来进行治疗十分安全,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其主要的特征是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阻塞和呼吸道反应。近几年以来,支气管哮喘的病死率较前几年有所升高,是当今社会危害老年人健康呼吸道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曾成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儿内科护患纠纷的分析和防范措施

    目的:据医者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分析儿内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记录儿内科病房的护患纠纷案例,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总结,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实施。结果经过整改,儿内科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结论护患纠纷是临床工作的阻碍,对其进行分析和防范能有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程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分析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低的原因,设立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活动后患者对服务态度、输液排队等待时间、注射穿刺技术和主动巡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作者:管水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