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水萍
目的:通过对浅静脉留置针置管与深静脉置管静滴甘露醇后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观察,以选择更好的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我科自2013年始,对88例使用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置管,观察者进行深静脉置管。结果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较观察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上使用深静脉置管静脉甘露醇可使静脉炎及渗漏的发生率降低,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许淑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中疗效显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作者:邹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我科住院患儿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科室120例患儿采取操作观察和询问调查。结果其中34例患儿哭闹明显,不配合,而配合的患儿操作不标准占25例。结论在雾化吸入过程中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可促进家长、患儿和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有助于缓解病情,促进康复。
作者:刘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量也有所增加。在体检护理过程中,沟通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不断优化体检流程,实现与体检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发生纠纷。本文结合健康体检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赵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讨论面部带状疱疹症状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80例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结果:全部的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后,其中有44例患者痊愈,有20例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10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有6例患者获得无效,其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对于面部带状疱疹重症患者来说,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具备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中值得被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翠英;黄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肺水肿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临床上以心源性肺水肿多见,心源性肺水肿:是由左心衰竭或二尖瓣狭窄所致的一种临床常见的肺水肿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肺部满布干性音,两肺底广泛湿音,x线胸片显示肺门两侧蝴蝶状阴影,急性肺水肿是心内科急症之一,急性肺水肿是肺淤血在临床典型的表现,主要由左心功不全所致。当肺毛细血管内压超过肺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时,血清即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和肺泡内引起肺水肿。急性肺水肿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重度二尖瓣狭窄、高血压性心脏、急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肺炎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病人烦躁不安,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两肺布满湿罗音及哮鸣音,严重者可引起晕厥及心脏骤停。急性肺水肿在临床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病情急而重,若抢救稍有延续,即可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分秒必争地配合医生救治,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抢救。
作者:宫亚男;宋万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体会。结果80例食物中毒患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病例和后遗症,患者平均住院3.24±1.10d,均在一周内陆续出院。结论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抢救的成效,值得推广。
作者:易瑜;严邱英;李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研究对比。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效果。
作者:陈小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2008年10月—2014年9月,我部卫生队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广西南宁科伦疗技术公司生产),治疗20例腋臭,经术后观察和随访,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红;王慧琳;张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任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血糖代谢异常[1]。多发生在妊娠中期,是由于妊娠后胰岛素功能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及脂肪代谢紊乱所致,由于妊娠糖尿病临床过程比较复杂,近年来研究提示,胰岛素受体传导障碍致机能减退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可能原因之一,它不仅在孕期给母儿带来不良影响,还大大增加了产后母婴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做好孕期保健,加强GDM妊娠期的管理,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母儿生活质量十分重要[2]。
作者:雷学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组织脱水剂,本药因见效快,治疗效果好,价格便宜,在骨科病房被广泛应用。但此药也有其不足,即对局部组织及静脉血管损伤较严重,常导致静脉炎。
作者:徐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的的305份ADR报告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等情况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305份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大,占34.8%,其次为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药和中药制剂;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其中211例由静脉给药所致,占69.2%;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共28例,涉及23种药品,中药制剂占5例。结论:完善ADR监测报告制度及其分析评价,开展重点监测品种的追踪和信息通报,形成有效信息流,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合本人多年临床所遇情况,中老年人呼吸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增长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本人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对这一原因做一分析,然后探讨一下预防措施。
作者:李秀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比较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曲美他嗪和左卡尼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病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同时A组外加口服曲美他嗪,B组口服左卡尼汀,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治疗,A组(曲美他嗪组)显效21例,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88.6%;B组(左卡尼汀组)显效27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为94.3%。两组的左心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度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度的比值和等容舒张时间越来越接近正常值。结论在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左卡尼汀比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欧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时使用LEEP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微波治疗,观察组进行LEEP刀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LEEP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具有疗程短、操作简单、患者并发症少、治疗的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钮桂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常见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以中老年患者为常见[1]是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之一,其发病的时间常与季节有关,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加,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也在日益增多。为了进一步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除了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在治疗溃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预防与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保障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
作者:田秀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是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特别是重度颅脑损伤)其伤残率和死亡率占各部位损伤首位。但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发展迅速,伤情严重,伤性复杂,给转运途中治疗护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如果早期急救得当,体位方法正确可降低颅内压,意识神经功能及预后恢复有明显影响。如能保证院前急救中及时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另90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以及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别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经皮气管切开术比较传统气管切开术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在ICU缩短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避免延误气管切开时机,提高内科ICU医师气道管理的主动性,可以作为ICU医师标准治疗技术。
作者:李倩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阐述脂肪细胞移植的临床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对脂肪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和面临的困难进行总结。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CNKI 数据库中2003-01/2013-06关于脂肪细胞移植方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为“脂肪细胞,自体移植,临床”或“adipocyte,transplant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脂肪细胞移植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排除陈旧和重复性研究文献。结果:初检得到260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5篇文章进行综述。结论:自体脂肪细胞移植其具有取材方便、来源丰富、无排斥反应、无致瘤性、无伦理约束等多种优势,初步早期的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其广泛的临床应用是很有前景的。但脂肪细胞成活率低,直接限制了临床的推广应用,因此进一步需完善和提高脂肪细胞成活率是现阶段的大挑战。
作者:罗睿;王继华;王璐;杨婧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