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滥用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

刘修玲

关键词:抗生素, 滥用, 危害, 原因, 措施
摘要:客观分析了现存抗生素滥用的现象以及科学地分析了造成了现状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可以采取的几类有效措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上颌软骨性恶性肿瘤1例报告

    软骨性恶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发生于颌骨的软骨性恶性肿瘤更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上颌软骨性恶性肿瘤报告如下。患者女,32岁,发现右上后牙区肿块半年就诊,半年前肿块约黄豆大小,近期自觉逐渐增大,全身无其它不适。患者10年有鼻恶性淋巴瘤放疗史。专科检查:右上颌16、17可及牙龈肿物,向外侧膨隆,约2cm*3cm,质地中等,无动度,无压痛,开口度正常。口腔全景片:未见明显右上颌骨破坏。其他检查未发现异常,初步诊断为右上牙龈瘤。

    作者:何海波;王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建设

    公立医院是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加快建设和完善公立医院的治理体系,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体系,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广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住院序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丹参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比之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继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11年至2013年55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病人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在院的治疗和护理,病员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结论通过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管道护理及健康指导,达到有效治愈出院。

    作者:徐珊;王睿;赖晓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死(AMI)使用常规心电图(ECG)难以诊断。尽管国外学者对此曾进行许多研究,但仍无一致的意见。近年来,我们随访观察了11例CLBBB合并AMI的演变过程并有梗塞前心电图作对照。以寻求两者并存的EGC线索。

    作者:李华;相秋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小面积关节部位深度烧伤创面美容修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中小面积关节部位深度烧伤创面进行美容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中小面积关节部位深度烧伤且皮源较充足的患者早期进行切削痂,术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运用无创技术,尽可能多保留创面正常组织。使用气动植皮机取中厚皮片行完整大张皮片移植,术后10天左右更换敷料并拆线。愈后辅以弹力套、疤痕贴及祛疤硅酮抑制瘢痕治疗并进行功能锻炼1年左右。结果:本组共22例,皮片移植成活率约98%。术后随访1~2年,修复关节部位所植皮片柔软、光滑,轻度色素沉着,关节均活动自如,植皮区及供皮区瘢痕增生不明显。结论:对中小面积关节部位深度烧伤行美容修复,可在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的同时,大程度保持修复部位及供皮区的外形美观,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练慧斌;李平松;黄金华;刘亦峰;徐刚;周杰;罗艺;主父中印;鞠海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临终关怀现已作为医学界一门崭新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临终关怀越来越受到更多人所关注的问题。

    作者:冯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消化系统是早发生慢性病的系统。如果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首先是胃出现问题,然后逐渐影响到全身。原因是消化的第一大关是胃,如果胃受到损伤,就会影响食物营养的吸收,无法保证各个器官获得足够的营养成分,从而引发其他系统机能的衰退和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容易转化为癌症。胃病是当今世界比较难治的一类疾病,这种病种类比较多,而且症状也比较复杂,要想彻底治好胃病,需要各方面都要注意。我本人认为,胃病重在预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刘章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偱证护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疾病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对护理满意的患者占80%,而循证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占96%,循证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疾病有较好改善的患者有15例,占75%,而循证组中疾病有较好改善的患者有18例,占90%,相对于对照组,循证组中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引入循证护理干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疾病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道损伤的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总结教训,为防治胆道损伤提供经验。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后2例胆道损伤病人进行分析。结果:2例胆道损伤病人均经过积极处理,行2次或多次手术,现均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后胆管损伤为一严重并发症,术者需严格选择手术病例及手术时机,严格把握中转开腹时机及原则,能明显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急诊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4年2月,5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急诊护理经验。结果:经精心治疗和护理,52例患者病情均缓解,39例患者门诊治疗好转,13例患者因合并肺部感染转病房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严密进行病情观察、加强氧疗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岩;聂珏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欣母沛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欣母沛在产妇防治产后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并作相关客观评价。方法本次选择的观察对象均为近两年来在我院因胎盘前置而进行剖宫产的妊娠妇女,共有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其中进行常规治疗的有50例,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另50例进行欣母沛预防治疗产妇作为观察组。分别对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及止血时间进行临床防治观察。结果使用欣母沛进行预防产后出血产妇出血量明显减小,止血时间缩小,第三产程时间也逐步缩短与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方法(P<0.05)。结论产科应用欣母沛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魏建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率为2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5%,剖宫产率为1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70%,剖宫产率为30%,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围分娩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余兰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云南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对其应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充血程度评分均有所下降,溃疡大直径显著缩小。其中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溃疡大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充血程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3个月有18例复发,复发率为31.0%,治疗后6个月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0.3%。结论: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应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建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10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时的痛感程度,分为无痛组(49例)和有痛组(5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无痛组患者在发病年龄≥75岁、S-T向下偏移<2mm、睡眠休息时间段内方面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有痛组患者(P<0.05),且无痛组患者的平均心率显著高于有痛组(P<0.05)。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比较明显,可从加大预防护理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等方面入手予以护理,从而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胡小梅;贺修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58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将其分为29例对照组和29例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8.34±5.42)ml、住院时间(2.89±0.68)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52.36±17.68)ml、住院时间(4.28±1.34)d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0%),而观察组手术时间(45.36±11.86)min和住院费用(3634±543)元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36.74±8.21)min和住院费用(2675±321)元,P<0.05;讨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伤口愈合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狄挺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6例老年转子间骨折均采用经皮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采用疗效参照Harris评分标准,终评分为85~97分之间,平均94.5分。结论:经皮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符合股骨转子生物力学固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乐;朱波;刘保和;陈海军;祁海亮;张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淡护士心理压力

    目的:有效的降低护士心理压力,保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文献进行查阅并分析。结果大部分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在工作中承受过度心理压力。

    作者:黄俊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严重损伤子宫9例分析

    在产科工作中,剖宫产术是临床上处理难产常用的方法之一,为挽救母子生命的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由剖宫产所致的严重子宫损伤亦不断增加,引起大出血乃至休克,还容易引起临近脏器的损伤。现将我院6年来出现的剖宫产严重损伤子宫9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科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本文通过自2008年至今在我院急诊科所做的4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经验,研究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作用和有效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用16号静脉留置针穿刺到右股静脉、右琐骨下静脉,然后从针尾插入导丝,拔出静脉留置针,再通过导丝插入静脉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组织,然后撤出静脉扩张器,经导丝送入导管,再拔出导丝,经导管注入少量肝素生理盐水冲管,然后用橡胶帽堵住导管远端,固定导管,再将静脉输液针插入橡胶帽即可进行输液。[结果]4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6-68岁。2例为有生命体征的患者,采用右股静脉穿刺置管,另2例无生命体征,采用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均获得成功。[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王瑞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