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岭
目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98例,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成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常规组发生显著提高(P<0.05),住院时间较常规组发生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自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周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童早期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儿童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治疗前和经抗生素治疗48h后的WBC、ESR及CRP的含量情况,并与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比较。结果在早期细菌感染中,观察组(D组)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ESR及WBC;观察组(D组)CRP、ESR、WBC的测定结果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观察组(D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48h后CRP、ESR、WBC的测定结果平均值明显降低。结论儿童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CRP是细菌感染的相对敏感的指标,但CRP、WBC、ESR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患儿急性感染疾病早期的诊断,更有助于指导合理用药并根据其结果判断疗效。
作者:程振军;朱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和分析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112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对照组单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疼痛度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比单纯RPH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连续护理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7名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医院连续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上述两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干预组在出院时、3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造口狭窄与造口周围感染并发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对提升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邱英;阿曼古力·依不拉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妇女早孕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剖宫产术后早孕妇女实施药物流产8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自然分娩后早孕妇产实施药物流产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药物流产方案相同,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转经时间分别为78例(93.1%)、8例(6.9%),对照组分别为74例(94.5%)、6例(5.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孕妇早孕采用药物流产,安全、有效,未见严重并发症。
作者:宋珏;谢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了整体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认知教育等一系列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28/32),对照组有效率为53.1%(17/32),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变化明显。结论:整体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康模禾教址治龀中缘娜宋墓鼗忱砟钤贗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ICU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开展医护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护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基础护理工作质量、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和基础护理工作质量三项指标进结果显示分别是(93.39±2.08)分、(25.43±12.18)天和(95.42±2.16)分,其各项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开展情况,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对于ICU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提高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的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开展和护理人员的态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君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从中医角度出发阐述了脾胃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并说明了调理脾胃气机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中医认为情志因素是抑郁症发病的诱因,其关键病机在于脏腑气机失调,气、血、痰、湿等病理产物蓄积。因此调理脏腑气机,祛除气、血、痰、湿等病理产物为治疗抑郁症的重要原则。而脾胃位居中焦,为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体脏腑之气的升降、交通相济为用,全赖脾胃居中的斡旋作用。在治疗抑郁症的重视调解脾胃气机,有利于升清降浊、祛痰行郁、通府驱邪、健运脾胃,可以达到安神定志、醒脑宁神、补虚养神之目的。
作者:朱秀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精神疾病是一种因为大脑功能发生紊乱的疾病,患者通常有精神失常以及行为异常等表现,发病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是该病具有的特点,这给患者以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所以,在患者患病时间较长之后患者的家属会产生许多复杂的心理状态。对精神病患者其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和了解,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对患者恢复简单的社会功能具有促进的作用。怎样对患者其家属所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来调解,这是当前精神科门诊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人将在精神科门诊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的一些工作体会做以总结,供相关人士做以参考。
作者:唐冬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口腔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患者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应文献。结果:在本组126例患者中:男性青壮年(18~45岁)占70%;以挫裂伤为主,占65.8%;斗殴或暴力为首要致伤原因,占32.5%;以清创后直接缝合为主要治疗方法,占65%;伤口甲级愈合率91.2%。结论:口腔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在致伤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目的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的准确性及存在问题。方法抽取患者静脉血,以氟化钠抗凝,以快速血糖仪检测全血血糖,分离血浆,以生化仪检测血浆葡萄糖,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便携式血糖仪检测全血血糖7.50±4.89mmol/L,生化仪检测血浆葡萄糖8.33±5.49mmol/L,两种方法均值比较的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配对资料的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仪的差别在卫生部规范允许的可接受范围内,可以用作糖尿病患者监测使用;应定期将本单位的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仪进行对比、校正,以满足临床需要;使用便携式血糖仪作监测时,应考虑到便携式血糖仪检验结果有可能偏低的情况,做出合理判断。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睑袋成形手术是常见的美容手术之一。近年来要求手术者增加明显,其中不少是中老年人。其发病机理导致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下眼袋区的松垂、眶脂肪移位引起的凸起和近下眶缘区以及眶鼻沟的凹陷、睑缘退缩等。睑袋的出现是中面部老化早、明显的表现之一。传统的睑袋成形术是剪除部分眶脂肪,术后凹陷无明显改善,部分受术者还因剪除部分眶脂肪后下睑区空虚显得老态。随着眼周超微解剖和不同人群睑袋成因深入研究的支持,人们观念不断的更新,对手术效果要求更高。我们认为睑袋整形手术目的是针对成因尽可能的恢复年轻化的状态。我们自2011年以来,对年龄比较成熟,下睑组织衰老导致的睑袋采用保留眶脂肪的睑袋整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雾化吸入法是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是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在祛痰、平喘、消炎的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喘息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其高效、快速、安全、无痛、方便的的特点,深受广大患儿及家长的喜爱和接受。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常存在较小患儿不配合、哭闹的情况,不仅疗效不好且不利于病情的好转。
作者:刘燕;于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指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内界膜的分离,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年龄、玻璃体出血、炎症、高度近视、外伤、无晶状体眼等与之有关。准确全面的 PVD 诊断,对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及术后预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70例玻璃体后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研究PVD 超声图像特点,评估高频彩超对 PVD 的诊断价值,为玻璃体切割术前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魏小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成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方法:抽取干预后第2个月的处方(3021张)为研究组,调取2013年2月的2800张处方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处方的应用水平。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不规范中成药注射剂处方的不规范率为4.79%,较干预前的32.7%明显降低(χ2=8.12,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后本院门诊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规范性显著增高,有利于临床用药的安全可靠。
作者:肖月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呼吸系统是人体九大系统之一,它具有完成气体交换的功能、防御功能、神经内分泌功能。由于大气污染加重、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滋长,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刺激、感染、人群结构的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2009年卫生部全国居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肺结核)在城市的死亡原因中占第四位(10.54%),在农村占第四位(14.96%),特别是肺癌以成为癌症死亡的首位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存质量。
作者:游泳;曾胜;龙静;徐晓雪;兰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经方麻杏甘石汤中麻黄与石膏不同比例配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以探讨麻黄与石膏不同比例配伍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量效关系,对麻杏甘石汤的临床应用和以麻杏甘石汤为基础方的新药研发提供循证医学和临床试验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人,予麻杏甘石汤口服治疗,A组药物比例为原方比例即麻黄:石膏:杏仁:甘草=3:6:3:2,B组药物比例为麻黄:石膏:杏仁:甘草=3:8:3:2,C组药物比例为麻黄:石膏:杏仁:甘草=4:8:3:2,观察麻黄与石膏不同比例配伍的麻杏甘石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包括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EOS、FEV1、PEF、IgE)的对比。结果组间比较显示B组在改善哮喘患者症状体征方面优于A组和C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在降低外周血EOS、IgE及改善肺功能方面优于A组和C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在麻黄与石膏按3:8(麻黄9g、石膏24g)进行配伍时,对哮喘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EOS的降低, IgE的降低,肺功能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其他比例配伍组。说明麻杏甘石汤麻黄与石膏药物的不同比例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杜琳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失修补术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并予以适当的围术期护理。观察护理后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80±23.51)min、(57±20.22)min、(45±16.53)min,术后1个月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适主诉。结论予以全胸腔镜下房间间隔缺失修补术合理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杨晓慧;尼洁;吕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震后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反应情况。方法:对符合震后失眠判断标准的地震灾区居民,运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评估。结果:共收集震后失眠患者246人(男性占40.2%,女性占59.8%)。其中伴有焦虑症状51.6%,伴有抑郁症状48.0%,伴有创伤后应激反应41.9%。震后失眠患者失眠的严重程度与焦虑(rs=0.443),抑郁(rs=0.334),创伤后应激反应(rs=0.390)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地震灾区震后失眠患者有较高的焦虑、抑郁症状和创伤后应激反应。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反应与灾区震后失眠患者失眠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敬攀;付晔;程芳;何金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曾琪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