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护理体会

叶正香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显得极为重要,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愈率,同时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巩留县儿童临床疾病预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巩留县儿童临床疾病预后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确诊的70例儿童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继续进行健康教育,随访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行为变化及保健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结果】:多数儿童对疾病保健基本知识有了更详细全面的了解,自觉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结论】:行之有效的疾病预后评估有助于保持儿童健康,减少儿科疾病,增进儿童身体健康成长。

    作者:文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癌大野照射加同中心斜野照射放疗体会

    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对42例肺癌放疗患者,先实施大野照射,缩野加量照射后,改用同中心多野交叉照射治疗,显示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萍;郭晋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提高动脉穿刺釆血成功率的方法探讨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而低年资护士动脉血气穿刺的成功率较低,影响动脉血气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不同动脉采血部位和不同采血工具的优缺点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提高动脉血气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作者:田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精神科门诊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

    精神疾病是一种因为大脑功能发生紊乱的疾病,患者通常有精神失常以及行为异常等表现,发病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是该病具有的特点,这给患者以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所以,在患者患病时间较长之后患者的家属会产生许多复杂的心理状态。对精神病患者其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和了解,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对患者恢复简单的社会功能具有促进的作用。怎样对患者其家属所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来调解,这是当前精神科门诊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人将在精神科门诊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的一些工作体会做以总结,供相关人士做以参考。

    作者:唐冬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急诊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4年2月,5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急诊护理经验。结果:经精心治疗和护理,52例患者病情均缓解,39例患者门诊治疗好转,13例患者因合并肺部感染转病房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严密进行病情观察、加强氧疗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岩;聂珏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乏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分析.方法:将9l例支气管扩张台并感染的病人随机分为4组:门诊治疗组(A组-)26例,门诊对照组(B组)23倒,住院治疗组(c组)22例和住院对照组(D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AL治疗。观察4纽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疗效明显优于H组(t,<i001).C组疗效也明显高于D组(P<001),而A组与C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N-(P>005).治疗过程q-,有时出现短暂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和t,12率增快。大部分病例经l~2次15AL治疗詹,症状消失。结论:PAl。治疗支气管扩张感染,具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安全和可靠的优点,值得在门诊病人中推广。

    作者:韩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初探

    创伤、肿瘤及人工关节翻修手术等均可造成骨缺损。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骨移植,但每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完全满足临床需要。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结论: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通过骨缺损的基因治疗方法可保证细胞生长因子局部的靶向释放,大限度地增加局部治疗效果,减少全身副作用,被认为是维持骨缺损局部生长因子有效治疗浓度有希望的一种方法。

    作者:沈成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十八反药物合用在中医外科和疼痛科的临床应用

    十八反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医临床的一个禁区,因为它让人望而生畏,其实并不然,十八反也是中医的一方良药,很多中医药学家都有对它进行相应的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也是巨大的。而且,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用在了中医外科和疼痛科,对一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病例,治疗效果也相当好。本人也有将十八反有关治疗方法用在临床应用,效果也是十分可观的。

    作者:李世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输刺”合“半刺”针刺法治疗非洲疟疾的临床应用

    输刺取穴少,刺得深而留针久,深入而慢退针;半刺是浅入针而急速出针,仅刺皮毛而不伤肌肉,比浮刺要深些,虽然属于浅刺法,但不像梅花针那样浅,其实是一种快速针至皮下即迅速出针的点刺法。这两种刺法都有通透之意,对于降低体温有一定的帮助,目前中医针刺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将这两种针刺手法结合在第19队非洲刚果(布)中国医疗队援助卢旺基里医院期间用于治疗疟疾发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医针刺治疗疟疾的方法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笔者基于此经验整理一篇文章以做记载,供后者研究。

    作者:李作伟;李平;姚璐璐;金殿蓉;李东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右侧肾血管变异1例考察

    笔者在进行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中,采集到一例右肾血管异常的标本。在已有文献报道中,关于肾血管的变异已有较多报道,但肾血管的分型具有多样性,且在解剖学数值积累、临床应用及影像解剖学方面具有较大意义,故报告如下。

    作者:林金勇;刘强;温锦涛;王艳;柯鹏;伏辉;谢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学英语词汇课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其意义

    文化渗透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通过医学英语词汇学教学,探讨文化渗透的作用,本文以医学英语词汇课中的词源学教学为例,在授课中有意融入相关文化背景教育,分析词汇课中文化渗透的措施,并探讨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对医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及提高文化素养的价值及意义。

    作者:武春雪;黄佳;隋滨滨;顾卫彬;袁菁;马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62例经介入治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46例痊愈、16例症状缓解后出院。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护理,术后病情观察严密,各项措施实施完好,护理上无并发症,确保了佳治疗效果。

    作者:杨德云;顾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凯西莱联合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血清SOD、H2O2水平的影响

    目的:旨在探讨凯西莱联合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所有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凯西莱联合纳洛酮静脉滴入。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前以上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过氧化氢(H2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凯西莱联合纳洛酮可以有效降低血清H2O2水平,同时提高血清SOD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

    作者:曾伟;张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后呃逆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观察与探讨,缓解呃逆为患者带来的不适,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疾病治愈率。方法通过对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后出现呃逆患者结合综合性护理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患者呃逆得到缓解,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舒适度。结论采取综合性护理能够明显缓解呃逆为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后患者带来的不适,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治愈率。

    作者:尚娟娟;杨秀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的检查对乙型肝炎患者的鉴别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到我院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肝功指标给予详细检测及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酚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总蛋白(TP)、白蛋白(ALB )和前白蛋白(PA)与肝细胞的损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的ALT 、AST 、GGT、TB、TP、ALB、PA 肝功能指标能够反映肝功能受损程度,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并且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申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2月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60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0例,观察分析两组效果及差异,指导临床剖宫产护理实践。结果:舒适护理的产妇在产后下床时间、并发症、满意度等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剖宫产手术完全顺利进行,更好的保障母婴健康和产妇舒适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虞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神经外科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病人86例,其中发生意外拔管23例,通过对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有导管堵塞、感染、局部肿胀、意外拔管、导管破裂、静脉血栓等。结论对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防感染、预防导管堵塞等,可以避免意外拔管。

    作者:范莉;严为东;孙贵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妊娠的局部治疗86例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对于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疗效,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市妇产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确诊输卵管妊娠患者86例,应用宫腔镜,将50毫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至患侧输卵管,同时口服中药,观察血HCG下降及盆腔包块减小情况。结果:临床治愈率83.7%(72/86);4例在一周后复查血HCG升高,行第二次宫腔镜下局部注射治疗;5例因宫腔内粘膜下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无法局部注射,改为腹腔镜下手术;5例治疗失败。3个月后对66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愈的患者随访,其中月经恢复正常的有55例(83.3%)。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明显,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是可行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对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探讨分析及对策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恶性肿瘤的护理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在此过程中,患者家属承担着照顾患者、财力付出、兼顾工作等诸多责任,有时比患者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得知亲人患癌症的消息,对家属是一个不良的心理刺激,同时由于家属与患者的接触多,其身心负担沉重,加上患者的不适与不良心情均会对家属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常出现抑郁、焦虑、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家属的焦虑、抑郁心理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很容易影响患者,同时也影响其社会支持力度,终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癌症家属的身心护理,找出其焦虑的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减轻家属的焦虑抑郁心理。我科自2010年5月到2014年5月对收治的12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家属针对焦虑抑郁情绪做了探讨分析,具体做到了以下护理对策。

    作者:姚启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效率。方法:急性左心衰竭抢救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活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活动组给予患者管圈活动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护理前后12 h心率(HR )、血压(BP )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情况。结果:活动组患者在 HR、BP、SaO2等指标显著好转且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急救疗效。

    作者:徐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