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裕;杨名添;王思愚;何萍;王军业;陈捷鑫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它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诊断和治疗手段有所进步,但其5年生存率仍维持在15%左右,如此低的生存率多由于早期诊断方面的相对滞后.因此如果我们对肺癌的癌前病变能有充分了解,并将诊断与防治提前到癌前病变阶段,就有可能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肺癌癌前病变进行综述.
作者:林兴;黄云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正确的诊断对肺癌疑似患者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肿瘤组织摄取18F-FDG的能力远大于正常组织的原理,本研究探讨了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18F-FDG-SPECT/CT检查,对良恶性肿块的摄取比值R进行比较,并与CT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摄取比值R≥2为标准,18F-FDG-SPECT/CT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2%,特异度为87%,准确率为84%.18F-FDG-SPECT/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1%,而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5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8F-FDG-SPECT/CT对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分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阮征;郑健;黄海龙;张闻瑞;赵晋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49岁,因咳嗽、痰血2周于2004年9月11日入院.查体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野纵隔旁、右上肺前段见密度均匀升高、边界清晰块影.
作者:王瑞松;李加佳;田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31岁,因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4月入院.患者于200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及头痛,无畏寒、发热、眼睛红肿疼痛及其它不适.
作者:李玉新;刑力刚;黎功;张健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 GSTs可能参与机体致癌物的解毒反应,如保护个体免受吸烟的损害,因此GSTs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是否患癌的易感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患者150例和健康对照者152例的GSTT1基因缺失型的频率,并评价其与吸烟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①GSTT1(-)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7%(82/150)和38.2%(58/152),二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OR=1.681,95%CI=1.009~2.803,P=0.046);②GSTT1(-)基因型患肺鳞癌 (OR=2.969, 95%CI=1.511~5.834,P=0.002)及肺腺癌(OR=2.095,95%CI=1.060~4.140,P=0.033)的风险性明显增加;③吸烟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者的4.051倍;④GSTT1(-)基因型者中,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53.885倍;⑤吸烟≥20包年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者的4.296倍.结论①GSTT1(-)基因型增加四川汉族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性,特别是增加患肺鳞癌的风险;②GSTT1(-)基因型和吸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吸烟量越大且为GSTT1(-)基因型者则患肺癌的风险性越大.
作者:袁天柱;周清华;朱文;郭占林;李代蓉;王艳萍;陈晓禾;刘伦旭;杨俊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病因,对肺癌采用传统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方法总的生存率不到15%[1];另外,化疗、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明显的毒性,这就需要我们发展新的治疗策略来达到治疗目的.自2004年1月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正式在我国上市以来,肿瘤基因治疗引起全世界高度瞩目.本文就近年来重组腺病毒p53基因(Ad-p53)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朝霞;束永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随着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提出,以及人们逐渐认识到CT和PET等检查在肺癌分期中的局限性,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60例经电视纵隔镜检查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52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2例,颈部加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0 cm).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42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18例.纵隔淋巴结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阴性者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17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1例隆凸后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电视纵隔镜检查假阴性).电视纵隔镜手术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7%、100%和98.3%.本组术中发生无名动脉撕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0).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安全、可靠,可作为明确肺癌分期的常规方法.
作者:赵辉;王俊;刘军;李剑峰;李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类药物中活性较强的衍生物.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双氢青蒿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以便为肺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双氢青蒿素对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MTT检测法,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对数生长期群体倍增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同时分析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实验.结果双氢青蒿素有较强的抑瘤效应,半数抑瘤浓度为0.23 μmol/l.人肺腺癌A549细胞对数生长期群体倍增时间在对照组为21.3 h,在双氢青蒿素作用组为38.5 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显示双氢青蒿素作用后G0+G1期细胞数增加.移植瘤体内试验显示双氢青蒿素的抑瘤率为54.3%.结论双氢青蒿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在体内外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体外作用与G0+G1期阻滞有关.
作者:陈卫强;戚好文;吴昌归;崔燕;刘斌;李焰;吴军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肺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lung,ASC)是肺癌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组织学亚型,在原发肺癌中的发生率约为0.4%~4%[1],是一种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进展快,转移早,预后差的肺部恶性肿瘤.本文总结了39例经手术切除的肺腺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诊治对策.
作者:缐胤生;党诚学;陈武科;王作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肺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原发恶性肿瘤,分为成人型肺母细胞瘤和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本文主要讨论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我院从1964年4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5例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5例中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22~70岁;以咳嗽、咳血丝痰为主要症状,次为胸闷、胸痛;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部单发实性肿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均没有发现肿瘤细胞.3例行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左全肺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肺楔形切除术并行术后化疗.到随访结束,3例死亡,2例生存,生存期短6个月,长11年.结论肺母细胞瘤术前难明确诊断.治疗以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为主,对放疗及化疗不敏感,预后差别较大.
作者:姚广裕;杨名添;王思愚;何萍;王军业;陈捷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有报道肺癌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但外科在其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本研究拟探讨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近15年外科治疗肺癌生存率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到2003年12月外科治疗肺癌1574例生存结果,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比较A组(1999~2003年)和B组(1989~1998年)生存率变化.结果 A组和B组并发症分别为11.2%和19.2%,死亡率分别为1.06%和1.93%,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和B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56.07%和42.35%,5年生存率分别为38.99%和28.46%,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Ⅰ期、Ⅱ期、ⅢA期生存率较B组提高并有显著性差异,而ⅢB期、Ⅳ期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肺叶切除生存率提高明显,而开胸探查、局部肺切除、全肺切除及支气管袖状切除生存率差别不大.结论肺叶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是支气管肺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方式;肿瘤切除后辅以铂类/第三代化疗药物综合治疗模式,初步证实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张志庸;郭峰;崔玉尚;李单青;李力;徐晓辉;戈烽;郭惠琴;李泽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的主要手段,而到目前为止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VPC(鬼臼噻吩甙+顺铂+司莫司汀)方案化疗联合脑部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VPC方案化疗.脑部放疗于化疗第一周期的第6天开始,全脑照射剂量为30 Gy.残留病灶≤3个时,行缩野追加剂量20 Gy;残留病灶>3个时,继续全脑追加剂量10 Gy.化疗至少2周期及脑部放疗结束后,行脑部和胸部CT或MRI评价疗效.结果全组6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脑部放疗与化疗,其中52例对残留病灶完成缩野治疗.治疗后全组肺部原发灶的有效率为46.7%(28/60);脑部病灶总有效率为60.0%(36/60).48例治疗前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便秘和脱发.随诊率93.3%,中位生存期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43.3%,2年生存率为35.0%,5年生存率为6.7%.结论化疗联合脑部放疗治疗SCLC脑转移,毒性反应轻,患者能够接受,近期疗效较理想.
作者:王文武;欧阳学农;彭永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资料 1987~2002年间我院收治肺癌患者1802例,其中年龄小于20岁者5例,占0.3%.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2~19岁,平均年龄15岁,发病时间从1个月~3年不等,其中2例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大于1年.患者均无吸烟史及肿瘤家族史.
作者:郑智;潘铁成;李军;汤应雄;潘友民;陈涛;宋定伟;胡敏;张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发现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组织中有高表达且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拟探讨肺癌组织中COX-2及VEGF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制成126例肺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标本中COX-2及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COX-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生物学特点、患者生存时间等关系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COX-2阳性表达86例(68.25%).COX-2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T分期、N分期及疾病临床分期等具有密切关系(P<0.05).VEGF同样在肺癌组织中有高表达(98/126,77.78%),且与COX-2的表达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正相关(χ2=6.72,P<0.05).COX-2和VEGF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COX-2与VEGF在人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两者能分别作为患者生存时间预测的单因素影响因子,且同是外科手术切除后的肺癌病例预后较差的标志.
作者:李小飞;李灿;张伟;高坤祥;朱以芳;卢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背景与目的目前基层医院肺癌的误诊率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肺外征为首发表现的肺癌的误诊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7~2004年收治的31例以肺外征为首发表现的肺癌病例,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1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误诊情况.误诊的原因系医源性和患者的疏忽约各占一半(15例/16例,48%/52%);医源性因素包括医务工作者对肿瘤知识掌握不足以及基层医院条件有限,患者因素主要是未及时就诊.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对肺癌的认识及专业水平,加强肺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误诊误治的发生率有望明显下降.
作者:孙昌明;尉继伟;刘治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