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的心理护理

徐新华;闪锦丽

关键词:老年人, 老年糖尿病, 心理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对2013年至2014年护理的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式和实验式两组,各55例对照调查,实验式以“谈心互动式”心理护理为主,在交谈和互动中不知不觉走进他们内心,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掌握他们的疾病资料和心理状态。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6.36%,优于85.45%的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经过巧妙的心理护理方式了解到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进而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糖尿病知识的普及。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呈现复杂性,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的护理,对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和调整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观察和分析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30例,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皮肤疼痛方面的护理方法。结果:22例患者的皮疹消失,6例患者在疱疹消失后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神经痛,另外2例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转院治疗。结论:患者住院过程中因有皮肤疼痛、瘙痒等症状,出现情绪不稳、睡眠效果差等现象,因此在护理期间要做到态度和蔼,耐心劝导,尤其对特殊患者的陪护进行科普教育,让其做好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诊疗工作。

    作者:相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含PTD结构域的MAGE-A3融合蛋白表达、纯化及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构建、表达并纯化含有蛋白转导结构域TAT的黑色素瘤相关基因MAGE-A3融合蛋白TAT-MAGE-A3-EGFP,并观察其生物学功能,【方法】1)构建质粒pET28a-TAT-MAGE-A3-EGFP、对照组pET28a-MAGE-A3-EGFP和pET28a-TAT-EGFP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并通过Ni+柱纯化获得TAT-MAGE-A3-EGFP、MAGE-A3-EGFP、TAT-EGFP三种融合蛋白;2)动态荧光显微镜观察MAGE-A3、TAT-MAGE-A3-EGFP、TAT-EGFP三种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不同分布,流式细胞术观察三种融合蛋白穿膜效率的差异。【结果】1)成功构建了pET28a-TAT-MAGE-A3-EGFP、pET28a-MAGE-A3-EGFP和pET28a-TAT-EGFP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TAT-MAGE-A3-EGFP、MAGE-A3-EGFP和TAT-EGFP融合蛋白。2)动态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显示TAT-MAGE -A3-EGFP与MAGE-A3-EGFP相比能更高效地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并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且与TAT-EGFP相比穿膜效率区别不大。【结论】TAT-MAGE-A3-EGFP融合蛋白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并具有高效穿透细胞膜能力,且带有PTD结构的融合蛋白穿膜能力与分子量无直接关系。

    作者:王晓盈;吴林青;陈杏婷;张文敏;黄爱民;章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探析

    目的:调查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调查120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20例患者中有恐惧(50.98%)、孤独(43.14%)、紧张(39.22%)、焦虑(34.31%)、抑郁(32.35%)、急躁(29.41%)、无安全感(27.45%)、生气(23.53%)、担心(14.71%)以及绝望(6.86%)等不良心理。结论: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卫生宣教与护患沟通,重视人性化关怀,树立患者生活的信心,并做好家属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作者:陈天添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文书书写存在问题的探讨

    护理文书是护士在日常的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它包括体温单、医嘱的执行记录、危重病护理记录单等。《医疗事处理条例》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法律性文件,护理文书中的每个文字、每个符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意义。从我院病历抽查结果来看,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相关问题进一步探讨,以达到提高文书书写质量和法律效用的目的。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结节性痒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综述了近5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进展。指出临床上急性发作期可选择中西药并举,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及副作用,做到标本同治,缓解期可以中医治疗为主,达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作者:于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点及临床用药观察

    目的:对抗感冒药物的药理特点、临床用药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了我院2014年2月内220例感冒病症的处方,并对其感冒患者用药的临床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220例处方中,有28例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也就是不合理率为12.7%,有6例不对症感冒用药处方,即不对症率是2.7%;还有31例出现药物成分重复,占总病例数的14.1%。结论:加强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点和临床用药的观察,有助于提高临床处方的准确率,有效地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使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

    作者:孙立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常用塑封包装技巧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医疗器械通常采用纸塑袋塑封包装,但由于器械有尖头、锐口或棱角,在消毒、储藏、运送的过程中易造成纸塑袋穿孔、破损。工作人员在塑封时掌握一些塑封技巧可有效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摘人顽固性呃逆的常见原因。方法:对15例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与酸中毒、肠胀气等。结论呃逆的治疗应根据不同原因分别处理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谈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7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关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78例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探讨,并针对该情况提出的一些预防及控制措施。方法:对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显示,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皮肤和黏膜等,而脑出血是比较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的。结论:要合理的用药,尤其是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和营养治疗,并且尽量减少一些侵入性的操作。

    作者:胡媛;姜美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成人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成人肺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成人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均给予哌拉西林或者头孢哌酮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输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7%,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治愈率37.5%,总有效率38.2%。2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成人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莫守崎;李奕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也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手工审计方式,还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下问题: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特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对策;以及审计程序。总体来说,文章通过论述会计电算化引起的内部审计内容和方式的改变,提出了一些对策。

    作者:李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负压吸引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心得

    目的:研究并分析负压吸引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心得。方法:本组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一共128例,并将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处理,对照组:68例患者,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滴加抗生素药水;观察组:68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负压吸引法来进行治疗,并将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平均治愈天数为31.5±4.5天,平均治疗的次数为3.8±1.2次,听力提高值为6.8±1.2分贝;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平均治愈天数为42.5±7.5天,平均治疗次数为5.9±2.4次,听力提高值为3.4±2.5分贝,二者进行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负压吸引法来进行治疗十分安全,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与全国成年人体质状况对比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数据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2010年我市成年人体质监测指标平均值与全国成年人同类指标的平均值对比研究,其结论依据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指导意义。

    作者:江小芸;杨志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确诊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利巴韦林、泼尼松、甲钴胺、康复理疗),治疗组在传统治疗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根据House-Brackmamn面神经功能分级及临床疗效指标,评定两组治疗4周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48.33%,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治愈率68.33%,总有效率为96.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传统方法疗效更好。

    作者:岳玲;郑华成;靳梅;刘倩;杜兆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特困地区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适合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四家医院668例髌骨粉碎骨折患者治疗方法进行统计,从手术时间,手术复杂程度,术后外固定病例数,一年后膝关节功能评定,医疗费用五个方面对比。结果丝线荷包缝合加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骨折手术时间短,手术相对简单,一年后膝关节恢复良好,医疗费用适中结论丝线荷包缝合加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在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治疗费用低,手术适应症广,方法简单、术后并发症少,远期关节愈合良好,适合在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各级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李红恩;李静雅;隆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教学体会

    通过临床护理教学帮助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把理论知识加以拓展的环境并转移到高质量护理实践中来。在教学中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强调临床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特别进行教学评估与评价,进一步确定目的,做出判断,反馈指导,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陈朝琼;建英;陈奕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助产护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探究助产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产房助产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历年助产护理工作经验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产房护理人员中进行集中教育。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产房助产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将实施防范措施后即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助产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并探究两个期间内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助产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压力和职业担忧程度下降,变化情况均较实施防范措施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防范措施后,患者满意率达到93.68%,相比未实施前的52.36%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助产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角色风险、责任风险、技术风险和职业暴露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切实提升助产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

    作者:王赛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指屈肌腱损伤康复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指屈肌腱损伤康复的作用。方法:将96例指屈肌腱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早期康复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外科传统方法护理,而早期康复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三个月后的护理效果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早期康复组的优良率为93.7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92.47±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和86.93±8.8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手指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唐雯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患者血糖的影响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加,我国已然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糖尿病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会导致残疾和死亡,为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控制,只有做到对糖尿病患者的有效管理,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减少或者延迟糖尿病相关病症,使糖尿病患者能够跟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健康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对于糖尿病的健康管理而言,还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标准,本文就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患者血糖的影响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对糖尿病疾病的控制能力。

    作者:朱文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孕期体重管理对产妇自然分娩及产妇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孕期体重管理对自然分娩及产妇健康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6.4—2007.4,200例日本孕妇及我国某医院孕妇的孕检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即日本组和国内组,每组100人,通过比较孕妇产前检查体重指数BMI来观察对于分娩方式的影响及产妇体形健康恢复。结果:对孕检资料发现,日本产妇剖腹产例数明显少于国内组及健康体形恢复良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控制孕妇体重,按时指导孕期饮食,鼓励适当运动,能够促进自然分娩,而且剖宫产例数会大大减少。

    作者:李彩萍;郭晋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