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研究

吕莉萍

关键词:成人, 种植支抗, 非种植支抗,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患者使用种植支抗作为强支抗过程中发生的切牙牙根吸收情况(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32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器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非种植支抗并接受常规口腔矫治;实验组16例患者接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辅助正畸治疗。两组患者均拔出4颗第一前磨牙,以相同的力值关闭两侧间隙,并进行上下牙内收。根据口腔正畸前后所记录的全口记存模型和曲面断层片,测量并计算出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切牙全长。结果经过正畸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牙根吸收现象,且实验餍足种植支抗患者的牙根吸收量铭心啊高于对照组非种植支抗患者(P﹤0.05)。结论双颌前突接受拔牙的患者,在接受种植支抗口腔矫治后,发生牙根吸收的情况更加明显。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煤矿职工低血糖症及预防教育

    目的:了解兖矿集团矿区职工糖尿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现状,加强低血糖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通过对兖矿集团职工713名糖尿病患者发放问卷,调查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对低血糖事件进行预防。结果713例患者过去一年的低血糖次数是385人次,近一周115人发生轻微低血糖事件204次,近一月51人发生中度低血糖事件75次,近一年9人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9次。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较低,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过去一年中低血糖发生率较高。结论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急性不良反应且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带来身心不良影响及较大经济负担。

    作者:董克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呋塞米片小剂量分次口服法与大剂量顿服法门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与探讨

    目的:比较小剂量分次口服法与大剂量顿服法使用呋塞米片门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探讨门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门诊患者共计102例,随机分成Ⅰ、Ⅱ两组,分别以小剂量分次口服法和大剂量顿服法使用呋塞米片。同时给予其它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恢复、尿量变化、电解质变化等项目。结果用药后Ⅰ组心功能疗效好于Ⅱ组(P<0.05),Ⅰ组排尿多于Ⅱ组,而两组用药方式未使体内电解质产生紊乱。结论小剂量分次口服法使用呋塞米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好于大剂量顿服法。

    作者:廖中廷;欧阳帆;兰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术中腹腔灌注5-氟尿嘧啶并发严重骨髓抑制的患者的护理

    5-氟尿嘧啶为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消化道癌肿及卵巢癌的辅助治疗和姑息治疗,用法有静脉注射,腹腔内注射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食欲减退、呕吐,偶见口腔粘膜炎或溃疡,腹部不适或腹泻,周围血白细胞减少常见,血小板减少罕见[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于2014年4月7日收治了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直肠癌术后腹腔广泛转移)的患者,经完善术前检查与讨论,患者于2014年4月19日在全麻下行腹腔肿物切除术,术中接受腹腔灌注5-氟尿嘧啶治疗,在术后第三天出现严重并发症骨髓抑制,周围血白细胞减少,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经过遵医嘱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使用敏感抗生素,输成分血治疗护理等处理措施,患者于2014年5月6日好转出院,6月回院复查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正常,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左萍;梁珠明;李丽;班翠珍;马辉;韦瑞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手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术后几小时至6天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l~3天多见。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l%~11%,而手术者则高达4.7%~66%。

    作者:杨新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其护理对策。产后出血即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ml或产后2h内出血量大于或等于400ml。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临床上对产后出血的早期观察,预防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近几例因及时抢救及护理,已痊愈出院的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得知,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刘佳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子宫切除术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子宫切除术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腰硬联合麻醉组分为观察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麻醉效果优26例,良4例,差1例,麻醉优良率96.77%;对照组麻醉效果优16例,良7例,差8例,麻醉优良率74.19%;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肉松弛优良率100%,对照组肌肉松弛优良率为87.10%,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应用的优质护理理念的过程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4例上消化道出血且行内镜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SAS)评分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程度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精力、疼痛、情感、社会活动与躯体活动等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2.9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中融入优质护理理念,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令患者更满意。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度中暑病人的临床护理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总称[1]。2010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急救中心收治重度中暑病人24例,其中22例治愈出院,2例抢救无效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预防护理

    通过对产后抑郁症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郑彩须;陈惠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通率的影响和综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症使用尿激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组织纤溶酶原(t-PA)、血管再通率的变化。以及溶栓后患者体征变化情况,给予及时合理地综合护理。结果: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及合理的临床护理后,63例患溶栓成功,所占比例为75%;13例其中出现频发室性早搏;5例患者在溶栓出现局部出血;2例溶栓后出现低血压;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性的提高临床上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为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做出贡献。

    作者:李亮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安全教育对消化科住院患者的作用

    安全教育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避免护患矛盾的主要手段。文章主要对消化科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3个方面的安全教育进行了阐述。

    作者:段怀凤;王丽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宫颈炎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与治疗研究

    目的:对宫颈炎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与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宫颈炎患者,其中77例中度糜烂,43例重度糜烂,所有患者均进行衣原体感染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愈患者为明显。结论:宫颈炎与沙眼衣原体感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沙眼衣原体是宫颈炎病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一旦检测出沙眼衣原体,患者需及时进行治疗,并遵医嘱避免性生活,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我国女性的不孕发生率。

    作者:郑珍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和预防短期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短期培训对手术室护士术中压疮认知和预防术中压疮有关护理行为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手术室任职护士30名,对其进行患者手术中压疮知识和防治术中压疮有关护理行为情况分析研究,同时开展1个月术中压疮知识与预防护理行为短期培训,分析比较培训前和培训后的调查结果,同时对短期培训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通过短期培训之后,手术室护士术中压疮理论知得分和预防术中压疮有关护理行为得分与培训之前有显著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采取短期培训,不仅有利于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术中压疮知识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预防术中压疮护理质量。

    作者:张友恩;许家香;张敏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特困地区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适合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四家医院668例髌骨粉碎骨折患者治疗方法进行统计,从手术时间,手术复杂程度,术后外固定病例数,一年后膝关节功能评定,医疗费用五个方面对比。结果丝线荷包缝合加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骨折手术时间短,手术相对简单,一年后膝关节恢复良好,医疗费用适中结论丝线荷包缝合加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在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治疗费用低,手术适应症广,方法简单、术后并发症少,远期关节愈合良好,适合在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各级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李红恩;李静雅;隆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HCV的致病机制及病理发生过程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也缺乏有效的保护性疫苗和治疗方案,目前治疗HCV主要是通过α干扰素(INF2α)与病毒唑(dbavirin)的组合疗法,现将我院使用重组人干扰素2b联合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2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抗丙肝病毒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冯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对肺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IL-10三项指标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TNF-α(pg/ml)为11.9±2.55,IL-6(pg/ml)为8.42±3.15, IL-10(pg/ml)为10.52±2.42;肺结核患者治疗前TNF-α为31.6±4.08,IL-6为42.5±10.26,IL-10为20.4±5.22;肺结核患者治疗后TNF-α为14.3±3.52,IL-6为11.4±2.34,IL-10为19.5±4.58。肺结核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的水平可以作为肺结核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娟;葛海波;孙思庆;徐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服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以奥美拉唑替换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7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临床疗效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痊愈率88.33%、痊愈+显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84.72%,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低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好的依从性前提下,雷贝拉唑、奥美拉唑联合两种抗生素治疗胃溃疡Hp根除率均较高,但前者更有助于减轻症状,痊愈率更高,对于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疾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乔苗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刍议医院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人是管理的核心,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人的管理由过去的单纯人事管理到现在的对员工知识文化管理,更重视了人在创建医院文化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医院文化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增强职工对医院的归属感与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浅析了医院文化与人力资源内在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如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来构建医院文化以及创建医院文化的途径中如何做好人的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控措施浅谈

    随着手术学科分工的日益精细,各种疑难、高危、微创手术的开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改进相应管理流程,采取相关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杜绝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有效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杜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1例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intra-aortic bal oon pump,IABP)装置由球囊导管和驱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主动脉内球囊通过与心动周期同步充放气,达到辅助循环的作用。该装置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伴心源性休克(cardiac shock,CS)、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二尖瓣反流、急性心肌梗死伴室间隔穿孔、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不稳定的高危PCI病人(如左主干病变、严重多支病变或重度左心室功能不全等),IABP联合PCI 使AMI并发CS患者住院期间存活率明显升高。[1]我科于2014年9月收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行PCI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