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艳萍
目的:探讨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和个体化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36例急症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85.29%)(P<0.05)。结论做好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彦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不同时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预后分析。方法:选取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40例,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早期手术、后期手术和术后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一旦在早期治疗的时候发现并发症,并且加重保守治疗之后没有效果,立刻转为手术治疗等。结果:经过了合理时间的手术治疗,在我院的40名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中,得到治愈的患者有32例,死亡8例,治愈率为80%。结论:在不同时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预后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作者:潘登 刊期: 2014年第12期
Paget提出了肿瘤形成的“种子与土壤”假设,肿瘤细胞作为“种子”,肿瘤间质作为“土壤”。近年来,作为“土壤”的肿瘤间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肿瘤间质包括间质细胞(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内皮细胞、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等)和细胞外基质(ECM)。实体肿瘤的微环境中,纤维母细胞是丰富的一类细胞。本文就纤维母细胞特性及其在靶向治疗中的研究做了简要概述。
作者:黄海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妇女早孕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剖宫产术后早孕妇女实施药物流产8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自然分娩后早孕妇产实施药物流产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药物流产方案相同,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转经时间分别为78例(93.1%)、8例(6.9%),对照组分别为74例(94.5%)、6例(5.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孕妇早孕采用药物流产,安全、有效,未见严重并发症。
作者:宋珏;谢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Peutz -Jeghers综合征(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曾称为黑斑性息肉,简称PJS),于1863年由Hutchinson首先报道,是一种家族性非肿瘤性胃肠息肉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为伴有粘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疾病。我院自1998年6月~2013年12月对9例患者采用内镜下息肉电切术,治疗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作者:张学军;高克阳;卢金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探讨研究外护理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的匮乏及护理人力资源机构的不合理、职责不清等存在的问题。改善当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应树立正确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充分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搞好护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尝试进行护理人力资源能级划分,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使我国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柴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律制度的普及,病人运用法律武器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成为关注的热点。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在医院这一特定的服务场所难免因各种原因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发展的脚步,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作为护理人员怎样学会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保证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护理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并行无创通气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临床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行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谭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摄影(CR)在临床摄片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整理近一年来床边摄片病例100例,利用曝光条件的宽容度,设置佳参数,利用CR的后处理和空间技术,对所摄的床片的清晰度、对比度以及细节进行调节、分析。结果:显示骨折急骨折术后40例,肺炎53例,血气胸7例。结论:高质量完成CR床边摄影不仅能减少病人的痛苦,而且影像质量、清晰度高于传统的屏/片系统,可为临床提供提供影像资料,满足诊断要求,对病人的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80mg/粒,1粒/天。对照组给予缬沙坦5mg/粒,1粒/天;两组患者服药治疗7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情况。结果:服药治疗7周后,两组患者血压都有明显降低,但实验组患者血压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低及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药效持久且平缓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齐拉西酮)和对照组(利培酮)各3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及利培酮治疗8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疗效按照8周减分率评定,以痊愈+显效作为有效评价。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6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月经改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大致相当,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更轻,无明显体重增加、闭经等,尤其适合女性患者。
作者:乔维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昆明山海棠片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玫瑰糠疹患者74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试验,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口服昆明山海棠片(3粒,2次/d)联合阿昔洛韦片(400mg,5次/d),对照组单服阿昔洛韦片(400mg,5次/d)。结果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19%(33/3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16%(23/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39,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昆明山海棠片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玫瑰糠疹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廉价的治疗方案。
作者:余嘉明;梁国雄;阙冬梅;杨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的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早及时地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戴燕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症状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4例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对患者在化疗过程出现的癌因性疲乏开展良好的护理过程,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患者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状况、支持帮助以及生活感受得分都明显的低于干预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分,这说明实施护理干预后,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有关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护理效果也比较显著,干预前后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好的实际效果,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明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48例系高血压致脑女血患者(对照组)行止血、控制血压和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护理,对50例疾病类型同上的惠者(观察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颅日血肿抽吸引流木治疗,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组治愈12例,好转34例,死亡4例,而对照组则为6例治愈,27例好转,15例死亡,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内科常规处理,配合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改善脑出血效果明显,但必须做好手术期护理,以减少再出血发生,进一步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石英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进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即: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防护指导、治疗配合指导、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出院指导等。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效果较好,本组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大剂量给药法,治疗后通过对患者进行调查回访发现所有患者的病症得到改善,有效率为82.0%,未出现一例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护理工作在131I治疗甲状腺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冯苏梅;吴小进;张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有2%~28%的人正受到便秘的困扰。我国发病率在10%~15%,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8%~23%,且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呈年轻化趋势[2]。便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已成为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便秘治疗已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郭蕴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健康教育和护理模式,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方法对我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住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进细致的健康教育与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患者病情恢复快,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出现护理并发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配合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早期康复护理,是直接影响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冰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98例,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成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常规组发生显著提高(P<0.05),住院时间较常规组发生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自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周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隆胸术后的影响。方法,对求美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重点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及各项检查,全面评估,消除隐患:术后加强心理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对术后恢复的意义。结果:通过心理护理,有效降低求美者的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使求美者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和安全。从身心两方面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确保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结论: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是隆胸圆满成功地重要保证。消除求美者的恐惧和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
作者:丁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