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院前急救护理

秦蓉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院前急救, 护理, 病情观察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1]。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内科常见重症,出血量大,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因此,迅速准确地抢救及细致有效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当归注射液合消炎散局部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复方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合消炎散外敷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复方当归注射液合消炎散局部治疗、痛点封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合消炎散局部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苏俊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临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该种手术法具有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改良小切口手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周伟清;沈育锋;朱宝成;崔恒官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品管圈对改良动脉穿刺针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改良动脉穿刺针固定方法采用品管圈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需要输液五天以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穿刺针出现的差错率为24.00%,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穿刺针出现的差错率为56.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88.00%)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56.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动脉穿刺针固定方法中选用品管圈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导管的脱出,减轻患者由于动脉穿刺针固定不良所带来的痛苦,在临床应用中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红红;桂娴;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84例肝胆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对肝胆结石患者运用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录并治疗的84例肝胆结石患者纳入研究,给予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施治,同时与其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本组84例病例均获得满意手术,围术期未见患者肝功能衰竭或死亡,其中共11例出现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是13.1%,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与胆漏各有4例、5例和2例。随访资料显示,84例病例中,共有6例结石残留,占7.1%,有9例结石复发,所占比重是10.7%。结论:对肝胆结石患者实施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有确切疗效,可尽量避免结石残留与复发,适合在临床加强普及。

    作者:贺富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跌倒是每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到老年、健康到衰老都会面临的问题。国外许多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认为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临床上很常见,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不但有生理器官的老化和功能的衰退,而且大多有机体病理的因素存在,这样大大增加了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几率。笔者回顾了由2000年8月至2009年7月两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共34例,根据患者跌倒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2000年8月-2009年7月,两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发生跌倒事件共34例。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含多糖类中药抗肿瘤作用探究

    中药抗肿瘤研究不断深入,多糖类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多糖类中药的类别,并分析了中药多糖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

    作者:张金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偿献血到乡镇宣传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到乡镇宣传模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金沙县18个乡镇,采用街头献血和组织献血相结合的方式,设计问卷调查表,对乡镇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示希望采用街头献血工作方式的没有献血经历者占67.8%,表示希望组织献血的献血者占35.4%;没有献血经历者献血自愿占57.8%,有献血经历者自愿献血占51%。结论:乡镇可采用街头献血和组织献血相结合的无偿献血宣传模式,积极发挥宣传作用,提高血库的献血服务意识。

    作者:肖德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部分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方法:3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23例缺血性脑梗死和13例出血性脑梗死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 h~20 d内均经头颅CT平扫,对两组病人的头颅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11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清楚略高密度脑回状影即“脑回征”,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淡片状略高密度影即“浮云征”,3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团块状高密度影即“假肿瘤征”。而在1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不规则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4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模糊的团块状血肿影。结论:掌握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不同的CT表现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做出正确鉴别。

    作者:邓志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

    人工流产术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遗传病及非法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不能作为常规的节育方法。人工流产可分为手术流产与药物流产两种方法。手术流产又分为负压吸引术与钳刮术。负压吸引术适用于6~10周之内的妊娠,而钳刮术适用于11~14周的妊娠。本文仅讨论手术流产的有关并发症及不良后果。作为妇产科医生,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工流产主要并发症如下。

    作者:董克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海市黄浦区202名贫困老人免费安装全口义齿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区内202名贫困老年人对免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对202例无牙领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分析。结果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外观、语言、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性。外观满意度较其他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各项满意度均较下颌高,仅固位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费全口义齿可有效提高贫困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胡闻奇;王益骏;陈如聿;瞿虹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耳鼻喉科急症手术的麻醉选择

    耳鼻咽喉科急症疾病本身,如感染、损伤和异物等均可累及气道,造成气道创伤、出血、水肿、脓肿形成或局部受压,引起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严重气道阻塞若得不到及时救治,病人常因严重缺氧而死亡。而手术操作也多在鼻咽、喉或气管内进行,麻醉与手术共同合用同一气道,麻醉医师不能接近气道,此时既要保证病人安全,又要不影响手术操作。麻醉期间保持气道通畅和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是关键问题。

    作者:车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继发性脑损伤的循证护理学模型研究

    创伤性脑损伤是大脑功能因外力作用引起的直接损伤或间接损伤,多由跌倒,机动车事故,暴力袭击,重物击中等引起。脑组织的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在受到冲击的时候,脑组织被集中或弥散的损伤。原发性脑损伤后大脑伴随一系列变化。比如神经细胞功能的变化、脑组织局部缺血,脑水肿。上诉的这些改变常会与血压,ICP,CPP,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导致脑组织的再次损伤{Mc-Net ,2010#24}[1]。

    作者:唐继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影响重病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因素及有效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重病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因素及有效对策。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及应采取对策。结果:影响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护理人员素质、医患沟通不良以及患者医药费支付方式。结论:影响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因此在临床护理重症病人时,我们要通过改善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管理、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适当减轻患者医药费用等方式预防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曾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体会

    有机磷中毒是一个较为危险的病症,其对患者的人身安全有着巨大的威胁。有机磷中毒能够带来其他严重的并发症,这也使得其很难治疗。在患者有机磷中毒后,其非常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的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采用了机械通气治疗的方法,以此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的状况。本文就对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作者:杨晓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会阴部血管瘤

    会阴部血管瘤是指肛门周围至生殖器外阴部位血管瘤,是较为常见的会阴部良性肿瘤。按病理组织学及临床特征可分为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混合性血管瘤。据国内统计表明,草莓状血管瘤占33%,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占61%,混合型占6%。目前国内外报导治疗会阴部血管瘤的方法很多,都各有其优缺点。

    作者:张文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冰毯机在重度中暑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冰毯机的降温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降温法和冰毯机降温法对40例重度中暑患者随机分组:传统组及冰毯机组,每组各20例行降温治疗,并注意降温过程的护理技巧。结果:冰毯机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传统组。结论:冰毯机治疗重度中暑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目前有效、先进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朱文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型敷料在135例糖尿病足部溃疡伤口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在糖尿病足部溃疡伤口处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135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新型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对两组局部溃疡的愈合率、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敷料能促进糖尿病足伤口自溶清创、肉芽生长和上皮爬行,减轻护士工作量,使愈合时间较传统方法明显提高,减少治疗费用,从而降低截肢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雅珣;刘莉;刘建凤;田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及人群提供的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应熟悉和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常用措施,明确社区护理在客体方面和主体方面的特殊性,从而指导社区预防、保护、促进方面的工作,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巧玲;吕霞;种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松江区2012年脑血管事件监测分析报告

    1概况松江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上海市西南部,是上海链接整个长三角、辐射长江流域的核心区域。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区接壤。全区占地面积604.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9.84万人,至年末,共有户籍人口58.40万人,其中男性28.79万人,女性29.61万人,户籍人口中0~14岁占10.31%,15~64岁占74.24%,65岁及以上占15.45%。

    作者:苏旭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5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及分析

    目的: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硬膜下血肿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在35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患者中,单侧血肿21例,其中14例患者出现中线移位,16例患者出现侧脑室受压变形;有26例患者血肿形态呈现为新月形,有5例患者血肿形态呈现为梭形,有4例患者血肿形态呈现为“3”字征;血肿密度与周围脑实质密度一致,界限不清,CT值约为40HU。有24例患者血肿同侧脑沟变浅或消失;有18例患者血肿同侧侧裂池受压变小或消失;有26例患者出现白质塌陷征以及灰白质内移。结论CT对分析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方便、快捷、准确。

    作者:徐晓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