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卫生院应用中的体会

陈江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 基层卫生院, 应用, 体会
摘要: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信效度测评

    【目的】验证电子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ePSQI)信度和效度【方法】招募社会健康成人54名;我院在职医护人员62名;以及精神科门诊40名失眠症患者作为测试对象,应用电子版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信度方面,受试总体PSQI 的Cronbach’s α系数0.7962,各因子与总分间Cronbach’s α系数0.6226~0.8102;效度方面,我院在职职工两次测验总分的相关系数高达0.8126;7个组成因子的载荷量均>0.5;各条目与其所属维度之间相关系数均在0.55以上;量表各维度得分与量表总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562~0.713。【结论】ePSQI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适合在我国投放网络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殷睿宏;谷永霞;唐冬梅;金茜;武宜玲;徐瑶;王姝;石远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进展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进展。方法:术前做好沟通、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道、营养、伤口护理。结果:喉癌手术患者均达到治疗效果,痊愈出院,满意度100%。结论:做好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商春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欠发达地区流动人口中女性生殖健康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很多人都选择跨地区到沿海来工作,成为外来流动人口,他们中女性生殖健康面临各种问题,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他们的女性生殖健康。

    作者:谢金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TC T及阴道镜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

    目的:探讨TCT联合阴道镜在筛查早期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在门诊就诊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580例,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layer cytology test,TCT)以及阴道镜下定位宫颈活组织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评价TCT联合阴道镜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效果。结果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即正常及良性炎症反应1300例,占总样本的82.28%;其余250例出现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TCT检测呈现阳性的比率为15.82%(250/1580)。TCT检测对于CINⅠ及以上的病例检出率高。结论临床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以及阴道镜进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案,并且联合检测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对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志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精神病家属248名,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患者家属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于两组患者家属分别应用症状自评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家属SCL-90都存在一些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而两组之间的某些因子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吴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折叠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方法。方法对42例(50只眼)行提上睑肌联合上横韧带折叠并固定于睑板上治疗上睑下垂,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治愈39例(46只眼),占92%,欠矫3例(4只眼),占8%,无过矫病例。结论: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手术成功率高,疗效满意。适合于所有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病人,是一种可行的、合乎生理及美容要求的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

    作者:颜世传;李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给予急诊快捷护理服务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治疗时间、致残率和死亡率。结果:护理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治疗时间结果分别是(17.42±2.16)分和(25.43±8.18)分,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服务流程对于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康复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明显的缩短急诊救助世间,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其护理对策。产后出血即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ml或产后2h内出血量大于或等于400ml。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临床上对产后出血的早期观察,预防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近几例因及时抢救及护理,已痊愈出院的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得知,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刘佳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1例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51例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1例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取得满意疗效,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全身皮肤黄染消退,未出现核黄疸。结论新生儿黄疸病因复杂,精心的护理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丽珍;段怀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试论积极控制心脏病危险因素的策略

    目的:综合评价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对一年一度的在职及离退休干部查体的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567例受检者中,冠心病223例,阳性率39.3%。将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的人群分组比较、单因素分析,增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脂质代谢异常(即高脂血症)易致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即为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病中的冠心病就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积极控制并消除因素对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有很大的益处。

    作者:苏德格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支气管扩张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策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大咯血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徐鸿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尼群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研究尼群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同期的6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观察组给予尼群洛尔片治疗5周后,再次测量上述两项指标,分析尼群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尼群洛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陈晓育;欧国英;齐明旭;黄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分析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5例心律失常患儿,患儿均使用静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房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的检出率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其他心律失常患儿,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有效提高小儿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又可对患儿的心率变异性进行诊断,保证患儿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吴建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治疗

    目的:观察应用颅骨钻孔注入尿激酶方法清除硬膜外血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012年住院硬膜外血肿患者102例,应用颅骨钻孔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总结临床效果。结果:102例治愈101例,1例患者手术后血肿增加实施开颅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颅骨钻孔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方法简便、容易操作、治疗效果好。

    作者:马先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农村地区优生优育的几点思考

    计划生育开展几十年来,我国的人口基本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生育的主题也从“少生、少育”过渡到了“优生、优育”来了。如何让广大人民从思想上发生改变、从行为上予以实践成为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实现“优生、优育”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而在这其中,农村地区由于大部分人们对于生育知识的学习情况、自身知识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较好的完成从“少生、少育”过渡到“优生、优育”观念上的转变需要进行的宣传、普及以及相关工作更多。因此,就如何实现农村地区“优生、优育”,如何合理有效的将这项工作开展开来以及如何保障农村地区优生优育工作长期有效的连贯性等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结合丽水市的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现状情况分析,就我国弄起地区“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一番探究,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或意见。

    作者:季美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EBO应用于激光美容治疗中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应用于激光美容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单位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实施激光美容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给予红霉素眼膏,作为对照组。50例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作为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总计194处创面药物治疗后的恢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8.71±1.9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1±2.47)天,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存在色素沉着的3例,对照组4例,两组均无瘢痕出现,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出现创面疼痛的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例,,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能够明显加快创面的恢复,降低患者痛苦,且能够有效的保护皮肤,是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倪素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9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急诊护理

    研究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急诊护理,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9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经过早期急救,抢救成功率为84.9%。

    作者:殷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加巴喷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加巴喷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疗效。方法:87例患者均有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特征,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给予加巴喷丁口服联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对照组41例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以上两组均辅以甲钴胺片口服和喷昔洛韦乳膏外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周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VAS评分及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急性期神经痛和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优于更昔洛韦单独治疗组,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洁;王文惠;许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出生3d后体重、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变化。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干预5d后血清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后3d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3d开始,观察组新生儿每天的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促进胎便转黄,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苏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分析及治疗措施

    目的:分析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并探讨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产科42例出血性休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并观察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的效果。结果: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因素包括胎盘早剥、胎盘滞留、血凝机能障碍、产道裂伤、宫缩乏力等,其中以宫缩乏力为常见因素。经强心、利尿、止血、补充血容量、吸氧、保温、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治疗后,40例孕产妇休克症状得到控制,2例孕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后休克症状得到控制,未发生1例孕产妇死亡。结论: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治疗中应分析引起休克的原因,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可切除子宫,以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可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