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C T及阴道镜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

杨志峰

关键词:宫颈病变, 宫颈癌, TCT, 阴道镜
摘要:目的:探讨TCT联合阴道镜在筛查早期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在门诊就诊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580例,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layer cytology test,TCT)以及阴道镜下定位宫颈活组织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评价TCT联合阴道镜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效果。结果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即正常及良性炎症反应1300例,占总样本的82.28%;其余250例出现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TCT检测呈现阳性的比率为15.82%(250/1580)。TCT检测对于CINⅠ及以上的病例检出率高。结论临床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以及阴道镜进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案,并且联合检测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对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声带息肉合并干燥综合症

    本文报道1例声带息肉合并干燥综合症患者,在全麻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次日出现严重低血钾,望引起外科医生对干燥综合症的重视和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血钾异常提高警惕,保障该类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高丽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日光性角化病临床试验有效性探究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日光性角化病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40例日关系角化病患者,采用对比的方法,设置两个试验组,第一个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溶液外敷在伤口后然后采用光动力疗法,第二个组采用咪喹莫特乳膏外用,同时进行试验。第一组患者采用5-氨基酮戊酸溶液外敷在伤口后然后采用光动力疗法照射2.5个小时,每6天进行1次,每5次为一个周期,第二组患者采用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每天外擦一次。每个周期都对病情症状及患者感受进行记录,临床试验一直到患者痊愈,并观察1个月的复查情况。研究结果治疗前后,第一个试验组的日光性角化病患者皮损直径<0.1cm的患者有12例,皮损直径在0.1cm—1cm之间的患者为7例,皮损直径大于1cm的有1例;一个月后病情复发患者有0例。第二个试验组的日光性角化病患者皮损直径<0.1cm的患者有6例,皮损直径在0.1cm—1cm之间的患者为10例,皮损直径大于1cm的有4例。1个月后病情复发患者有5例。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和咪喹莫特乳膏都对于治疗日光性角化病具有一定的疗效,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临床试验患者的康复时长、皮损面积以及颗粒层等指标都优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

    作者:徐基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环境下电纺纳米纤维三维支架材料对干细胞命运的影响效果研究

    近年来,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不错反响,有关干细胞命运研究的课题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围绕不同环境下电纺纳米纤维三维支架材料对干细胞命运的影响效果展开研究,探讨适合干细胞生长、调控的环境条件,为临床治疗可靠依据。

    作者:孙博;杨龙;张俊标;李靖;杨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分析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5例心律失常患儿,患儿均使用静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房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的检出率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其他心律失常患儿,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有效提高小儿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又可对患儿的心率变异性进行诊断,保证患儿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吴建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死亡1例,好转12例,治愈19例,抢救成功率达96.9%。结论:对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在进行急诊护理时,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冷静、沉着对待,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作者:吴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胆囊结石的内镜微创治疗与开放式胆囊切除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的内镜微创治疗与开放式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胆囊结石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放切除组20例,微创手术组20例进行研究。结果:对研究人群手术过程分析研究显示,内镜微创组与开放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两组之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比开放式胆囊切除术创伤和不良反应小,应积极临床适用推广。

    作者:巴图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对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在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11例经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为MM。结论当临床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而又伴有贫血、骨痛等症状时,应提高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的机率,以减少MM的漏诊、误诊。

    作者:薛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讨论

    结肠癌并发梗阻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结肠急症手术的85%。对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由于其临床特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临床处理的分歧较多,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我院自2001至2007年共收治梗阻性左半结肠癌62例,现将其外科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占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梅花针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对照A组单纯口服我院自制制剂生发丸,对照B组口服生发丸联合照射氦氖激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B组的基础上增加梅花针叩刺疗法,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统计三组有效率,治疗组82.1%,对照A组35.7%,对照B组56.8%。结论梅花针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斑秃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患者依从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翠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

    文中通过对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以及穿刺部位选择原则都做了详尽说明,综述了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目前在输液领域的新进展。

    作者:王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对13例毒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及时进行局部疼痛、红肿的处理并尽快中和、清除体内毒素,采取血液净化治疗,监测全身脏器功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严格管理,预防感染,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13例患者住院治疗中9例在6~22d后痊愈,4例抢救无效死亡。提出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造成严重后果,护理上要加强脑、肝、肾、肺等脏器功能的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防止更多的脏器受累。

    作者:向利;邓雅文;张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比较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维持剂量为0.8μg/(kg?h);对照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维持剂量为0.4μg/(kg?h)。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合对照组的HR、MAP在t0时间点比较(P>0.05),在t1、t2、t3、t4各时间点内(P<0.05);两组患者SpO2均>9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MAP各时间点内(P>0.05);Ramsay评分在t1、t2、t3、t4,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点均较t0时高(P<0.05)。结论:在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使用1.0μg/kg,维持剂量为0.8μg/(kg?h)时效果好。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62例经介入治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46例痊愈、16例症状缓解后出院。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护理,术后病情观察严密,各项措施实施完好,护理上无并发症,确保了佳治疗效果。

    作者:杨德云;顾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西医治疗法)各50例,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0%与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58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将其分为29例对照组和29例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8.34±5.42)ml、住院时间(2.89±0.68)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52.36±17.68)ml、住院时间(4.28±1.34)d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0%),而观察组手术时间(45.36±11.86)min和住院费用(3634±543)元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36.74±8.21)min和住院费用(2675±321)元,P<0.05;讨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伤口愈合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狄挺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霍妮相关理论在咨询中的活用

    活用霍妮的相关理论,将神经症发展变化的程度归纳为三个阶段:理想化自我层级、外归因层级、自我分离层级,并通过数字化形象地呈现其内在变化结果,便于咨客理解和接受,促其改变。

    作者:陈蓉;郭国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下睑眼袋手术严重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下睑眼袋手术严重并发症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下睑眼袋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出发,分析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旨在增强下睑眼袋手术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宋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对柴胡退热功能的探究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中药有着深入的研究。而中药的研究和发展也为我国历代人们免去了不少疾病之苦,因而,中药在医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柴胡是自古以来就被认可的一种具有退热功能的药草,对柴胡的研究早可追溯到《神农本草经》。可见,我国中医学对柴胡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将柴胡退热功能研究以及运用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并提出了几种柴胡退热功能的配伍举例,希望能够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为今后柴胡在中医药学上的发展和运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作者:刘洪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调查

    目的:考查儿科抗菌类药物的用药情况。方法以364份患儿病历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率、给药途径等情况。结果364份病历中单药使用76.1%,二联用药23.1%,三联用药0.8%。结论儿科抗菌类药物的应用较为合理,给药方法与药物联用等问题需要注意,为今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龙瑞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及牙髓坏死行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及牙髓坏死行一次性根管临床治疗。方法:以2013年9月~2014年3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该期间内我院所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以及牙髓坏死疾病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诊断并确诊。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30例纳入对照组,3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分次根管填充治疗方案。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方案。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以及牙髓坏死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可取得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