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含多糖类中药抗肿瘤作用探究

张金飞

关键词:中药多糖, 抗肿瘤作用, 化学研究
摘要:中药抗肿瘤研究不断深入,多糖类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多糖类中药的类别,并分析了中药多糖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护理分析

    护理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作为护理人员要始终坚持以安全护理为第一要素,尽心竭力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更是如此。因为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不仅关乎到患者自身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还关乎着患者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因此作为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坚持以患者为核心,落实安全护理工作,大程度的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一个可靠的护理保障。本文笔者就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护理进行一些分析。

    作者:刘华春;张晓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中成药的配伍应用

    从中药与中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引申到中成药与中成药、西药之间的配伍关系。

    作者:浦方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乏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分析.方法:将9l例支气管扩张台并感染的病人随机分为4组:门诊治疗组(A组-)26例,门诊对照组(B组)23倒,住院治疗组(c组)22例和住院对照组(D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AL治疗。观察4纽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疗效明显优于H组(t,<i001).C组疗效也明显高于D组(P<001),而A组与C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N-(P>005).治疗过程q-,有时出现短暂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和t,12率增快。大部分病例经l~2次15AL治疗詹,症状消失。结论:PAl。治疗支气管扩张感染,具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安全和可靠的优点,值得在门诊病人中推广。

    作者:韩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巡回护理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巡回护理。根据手术的特点,制定巡回护理措施。合理摆放手术体位,预防术后感染,使患者安全舒适的度过手术过程,得到佳治疗结果。

    作者:武海燕;张扬;崔莉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提高医护健商理念辅以普拉提运动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影响

    目的:探讨健商理念培训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分娩,单胎头位初孕妇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产前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分娩方式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自然分娩选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医生、助产士及孕妇进行健商理念教育辅以普拉提运动培训,能够帮助孕妇了解分娩相关知识,选择有利于母婴健康的自然分娩,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韩水鱼;冯巧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6例鼻内镜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与黏膜炎症状态分析

    目的:分析鼻内镜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和窦腔黏膜炎症的内在关系。方法:选取采用鼻内镜术治疗,且上颌窦黏膜恢复状态较好的26例慢性鼻窦炎未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美蓝为示踪剂观察上颌窦的自然引流状态、引流部位,利用内镜对黏膜炎症情况进行评估,分析鼻内窥镜术后引流方式对黏膜炎症的影响。结果:根据术后观察发现,自然窦口后下方是上颌窦自然窦口引流的关键部位,本组26例患者黏膜炎症发生率为30.8%,其中黏膜水肿5例(19.2%),囊泡1例(3.8%),增生或息肉2例(7.7%)。从引流方式分析,正常引流患者并未出现黏膜炎症,黏膜炎症发生率高的是黏膜失用100%,其次为反向引流(50%)、蓄水池样改变(50%)、引流不能(42.9%)、多相引流(11.1%)。结论:鼻内镜术后若上颌窦关键的自然引流部位形成瘢痕或者出现损伤,很容易造成异常引流,上颌窦窦口过度开放,可能会导致上颌窦黏膜损伤进一步加重。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会大大提高黏膜炎症发生率。

    作者:蔡业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施护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病临床常见、难治性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我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104例住院患者,现将辨证施护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尤文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多发病重,是造成死亡和致残的常见疾病。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多数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失语,常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不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冯群;汪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20例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科收治腹泻患儿120例,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痊愈出院112例,好转出院8例,住院天数2~14 d,无一例患儿死亡。结论小儿腹泻除临床药物治疗外,临床护理十分重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并且能有效的预防腹泻疾病的发生。

    作者:宁彩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给予急诊快捷护理服务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治疗时间、致残率和死亡率。结果:护理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治疗时间结果分别是(17.42±2.16)分和(25.43±8.18)分,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服务流程对于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康复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明显的缩短急诊救助世间,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煤矿职工低血糖症及预防教育

    目的:了解兖矿集团矿区职工糖尿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现状,加强低血糖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通过对兖矿集团职工713名糖尿病患者发放问卷,调查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对低血糖事件进行预防。结果713例患者过去一年的低血糖次数是385人次,近一周115人发生轻微低血糖事件204次,近一月51人发生中度低血糖事件75次,近一年9人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9次。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较低,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过去一年中低血糖发生率较高。结论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急性不良反应且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带来身心不良影响及较大经济负担。

    作者:董克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内科病房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科病房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内科病房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深入利用。

    作者:朱泽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面颊部、颈部激光溶脂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激光溶脂技术在面颊部以及颈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于我院门诊部就诊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0例患者行面部手术,16例患者行颈部手术。所有患者均应用意大利DEKA公司生产的VELA激光溶脂机治疗,术后对患者予以随访,分析术后患者的手术情况并评价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应用局部麻醉用液量为(36.2±4.8)ml,给予患者的激光能量为(856.2±112.1)焦耳;46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脂肪液化囊肿以及血肿等并发症,其中出现轻微瘀伤的患者4例,局部发生水肿的患者4例,局部出现麻木的患者4例,手术结束后3周时间里,能明显见到患者面颊部以及颈部的脂肪减少,具有较好的皮肤提升作用。结论:激光溶脂技术是一种疗效理想、恢复速度快以及对患者创伤较小的减脂塑身方式,能有效帮助患者做面颊部以及颈部的完美塑形。

    作者:孟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RPR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与TPPA法(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对梅毒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两组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不一样,前者与后者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特异性抗体可作为为现症感染提示,也可用于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而特异性抗体一般情况下用来确诊感染,不常用于疗效观察。两种抗体联合在一起进行检测,可以排除临床上出现的许多梅毒假阳性患者,增加确诊度。

    作者:邓丽丽;胡容;叶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和分析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112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对照组单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疼痛度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比单纯RPH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诊治手足口病患儿12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6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口腔皮疹消退时间(3.58±1.25)d、手足皮疹消退时间(3.61±1.52)d、退热时间(1.85±0.54)d,均低于对照组(5.67±1.79)d、(4.75±1.78)d、(2.76±1.56)d,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住院时间(4.45±1.54)d,低于对照组(6.84±2.65)d,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欧阳兰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阑尾手术护理配合与体会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以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较为少见。外科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旨在开腹下阑尾切除的手术配合,从手术适应症、麻醉方式、生理解剖、术中配合等各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

    作者:谢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56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比较。结果:56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54例CT诊断正确,2例CT诊断与手术病理不符。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征象有阑尾肿大,管壁增厚,阑尾管腔扩张积液,阑尾石,阑尾周围条纹征,阑尾周围炎性包块,阑尾周围脓肿,彗星尾征,箭头征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全面观察阑尾病变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春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手卫生的研究进展

    手卫生是指清除或破坏手表面皮肤微生物的任何方法,为洗手、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术室是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部门,主要开展外科手术、麻醉等一系列操作。由于伤口的暴露和开放,致使手术有继发感染的可能。据相关资料显示,每时每刻,全世界就有140万人正在忍受着医院感染带来的痛苦。在发达国家,5%~10%的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而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是发达国家的2~20倍。在中国,每年约400万的病人发生医院感染。众多研究表明,手是病菌播散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外报导:医院感染80%是由手引起的;国内资料统计:医院感染30%由手传播。因此,手卫生的完善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简单、有效、方便、经济的方法。当前,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系统的改进和完善,手卫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手部卫生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简单却十分重要的环节,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如何提高手卫生执行率,降低医院感染率已不仅仅局限在感染控制领域,而且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国外深入细致的研究相比,我国尚无系统、科学地对医疗系统手卫生执行现状的研究。所以,想通过一系列的临床调查和研究,使人们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有更深的了解。

    作者: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从脾胃论治胸痹验案2则

    胸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彻痛心,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本病相当于西医中的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范畴[1],目前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研治本病的报道很多,多从心血瘀阻,痰浊闭塞或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治疗[2]。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胸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存在相关性,笔者采用中医药从脾胃论治本病2例,临床得以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以资研讨。

    作者:徐红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