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芳
目的:探讨经皮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6例老年转子间骨折均采用经皮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采用疗效参照Harris评分标准,终评分为85~97分之间,平均94.5分。结论:经皮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符合股骨转子生物力学固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乐;朱波;刘保和;陈海军;祁海亮;张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院校合作型教学法在护理专科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个班级的110名专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教学;实验组采用院校合作型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对老师的满意度达到96.60%,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考核成绩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校合作型教学法在护理专科学生教学中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许慧红;朱珠;马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对于治疗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痛苦少,并发症少,费用低,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我院从2012年开始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介入治疗103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史庆;吴静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利凡诺引产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我院对2014年1月—2014年9月期间60例使用利凡诺引产的患者为例观察组,将2013-1月-2013年12月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其中未婚先孕的2例,计划外56例,合并严重并发症需引产的2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解析及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利凡诺引产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袁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小骨窗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两种外科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小骨窗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36例,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32例,评价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转归。结果:按照GOS预后评分结果:小骨窗组36例中,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15例,Ⅴ级10例。微创组32例中,Ⅰ级4例,Ⅱ级5例,Ⅲ级10例,Ⅳ级7例,Ⅴ级6例。将GOS评分中Ⅳ~Ⅴ级评为优良率,小骨窗组优良率69.44%,死亡率5.56%,微创组优良率43.75%,死亡率12.5%。小骨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微创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大骨瓣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合的手术方法尽可能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季爱平;吕远;封林森;段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到乡镇宣传模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金沙县18个乡镇,采用街头献血和组织献血相结合的方式,设计问卷调查表,对乡镇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示希望采用街头献血工作方式的没有献血经历者占67.8%,表示希望组织献血的献血者占35.4%;没有献血经历者献血自愿占57.8%,有献血经历者自愿献血占51%。结论:乡镇可采用街头献血和组织献血相结合的无偿献血宣传模式,积极发挥宣传作用,提高血库的献血服务意识。
作者:肖德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前者单用缬沙坦,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2%,观察组血压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降压效果,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该种治疗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叶桂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减少18F-FDG肿瘤显像心肌摄取的可行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行18F-FDG肿瘤显像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采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行18F-FDG显像。结果实验组心肌摄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3.26,P<0.05);实验组血糖、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t=0.52和-0.48,均P>0.05);实验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3.16,P<0.05);心肌摄取程度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呈负相关(r=-0.41,P<0.01);但与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无明显相关(r=-0.03和0.12,均P>0.05)。结论在18F-FDG肿瘤显像前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摄取,从而减少其对邻近病变检出的干扰,做出正确的影像分析。
作者:陈少明;郑山;吴晶;江志红;缪蔚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方法1.1会议时间及参加人员护士例会每周二下午16:00-19:00举行,护士长、护理组长及全体护士成员参加。1.2会议流程1.2.1检查各自负责的区域管理:如护士甲负责管理治疗室,则应检查治疗室环境及卫生,物品摆放;护士乙负责药品管理则应检查所有药物是否过期,药品放置是否符合要求;护士丙负责病区则应检查病区内各种设施是否完好,有无需要保修;护士丁负责病房内仪器则应检查并登记。护理组长负责检查各自小组护士的工作,并向护士长报告。
作者:刘娅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而急诊科作为急救绿色生命通道,是医院中重症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所以,人们对日常紧急急救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不断提升急救服务质量,我科对2014年1月-2014年6月的2500例急诊病人进行了电话回访或院内回访。
作者:魏翠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坏死。它的病死率极高。我国AMI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人术(CS),已成为当今治疗急性AMI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安全有效可确保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改善AMI患者近远期预后的一种重要措施。
作者:刘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体股、手足癣治疗中,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此病症患者72例,依照抽样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3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采用萘替芬酮康唑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整体疗效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体股及手足癣的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存在差异极为明显,(P<0.05)。结论运用萘替芬酮康唑进行皮肤真菌病的治疗能够获取到极佳的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欧小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中医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肝硬化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等全方位中医特色舒适护理,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与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进行评定对比;同时,在患者出院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实施中医特色舒适护理的肝硬化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2个维度上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较对照组比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医特色舒适护理能够满足肝硬化患者的需求,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身心处于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青华;农静;王艺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从麻醉苏醒、创口愈合到生理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正确、及时、多方面的护理必不可少。胸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对手术治疗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根据胸外科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较为系统可行的术后护理指导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了对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水平,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赵茶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钻孔引流术对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8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无死亡、颅内感染、脑损伤、颅内积气、脑脊液漏、血肿复发。结论钻孔引流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
作者:杨平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连续多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与管理。方法:通过对白内障手术病人的合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仪器操作和术中病人的管理等的安排,总结出这些护理配合的关键问题。结果:所有病人手术的控制、术中配合有序、无感染现象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术中配合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提高手术护理质量的保证。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门诊抽血处是大部分排队系统遗忘的角落,大多数年老患者都需要抽血检查,因此,有一个良好的排队系统,让患者可以坐着等待抽血,是医院服务人性化的体现。结果:实现门诊抽血处排队叫号,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优化抽血处的流程。
作者:饶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晚期胃癌的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和复方苦参的注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使用匹兹堡睡眠效果指数进行患者睡眠状况的评测,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程度制成表格,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大大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扶正杀菌洗剂治疗已婚育龄妇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2013年收治的700例已婚育龄妇女外阴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扶正杀菌洗剂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例数3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58%,对照组总有效例数30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扶正杀菌洗剂对于治疗已婚育龄妇女外阴阴道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英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阿德福韦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静点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5个月。观察肝功能、HBeAg、HBV DNA 转阴率及病毒耐药突变。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均明显下降,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HBV 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HBV DNA值正常的比例分别为95.00%和80.00%,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HBeAg阴转分别占35.00%和17.00%,HBeAg/抗-HBe血清转换分别占25.00%和22.50%,治疗组病毒耐药突变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洁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