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琛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癌症病人情绪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癌症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凤云;盛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前后慢性肝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评估387例肝病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个性要求,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活动。结果绝大部分患者肯定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积极参与。结论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胸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彻痛心,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本病相当于西医中的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范畴[1],目前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研治本病的报道很多,多从心血瘀阻,痰浊闭塞或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治疗[2]。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胸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存在相关性,笔者采用中医药从脾胃论治本病2例,临床得以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以资研讨。
作者:徐红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探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100例相关资料,分别护理后按照文章护理标准进行数据统计,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管再通53例(再通率88.3%),死亡1例(死亡率4%),统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邬清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导尿术是护理中常用的无菌技术比较繁琐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也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一项护理操作,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者及危重患者。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会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实习护生,技术不熟练,临床操作经验缺乏,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针对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较常遇见的与导尿操作有关的问题加以总结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以期能帮助实习护生尽量熟练掌握导尿及留置导尿操作,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邓良岑;魏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十八反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医临床的一个禁区,因为它让人望而生畏,其实并不然,十八反也是中医的一方良药,很多中医药学家都有对它进行相应的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也是巨大的。而且,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用在了中医外科和疼痛科,对一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病例,治疗效果也相当好。本人也有将十八反有关治疗方法用在临床应用,效果也是十分可观的。
作者:李世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乌拉地尔联合硝普钠组及单独使用硝普钠组,对本院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分别采用硝普钠联合乌拉地尔或单独使用硝普钠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起疗效。结果:两组病情在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两组CSS评分硝普钠组明显低于乌拉地尔联合硝普钠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乌拉地尔联合硝普钠较单独使用硝普钠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术后颅内再次出血。
作者:黄喆;郭世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不同镇痛药用于高危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10例高危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组(P组)。观察丙泊酚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P组和F组MAP、HR及SpO2均下降(P<0.05);K组MAP、HR及SpO2无下降(P>0.05);丙泊酚总剂量及意识消失时间F组和K组明显低于P组(P<0.01),而苏醒时间长于P组(P<0.05);F组和K组在术中体动、头昏头痛、嗜睡、术后腹痛与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高危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气管瘘管周围异常增生肉芽的的护理方式。方法:96例气管瘘管周围有异常增生肉芽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及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采取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气切瘘口处湿敷,激光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疗程均为7天。结果:药物治疗组52例,有效42例,无效10例;激光治疗组44例,有效25例,无效19例。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湿敷法对于消除气管瘘管周围增生肉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四妹;董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讨论分析呼吸ICU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呼吸ICU患者转运途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从70%降低到25%(P<0.05)。结论品质管理圈活动能使护士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收获无形成果,并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呼吸ICU患者安全转运。
作者:李丹;蹇俊;易萍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皮瓣修复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8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游离隐动脉皮瓣、足背皮瓣、髂腹股沟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38例患者中,1例出现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游离隐动脉皮瓣出现血管危象,经由探查后成活,36例患者均成活;18例优,11例良,6例中,2例差。结论皮瓣修复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且皮瓣成活率较高,对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久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而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有效管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树立专业形象的关键。
作者:普青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病临床常见、难治性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我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104例住院患者,现将辨证施护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尤文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报道1例声带息肉合并干燥综合症患者,在全麻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次日出现严重低血钾,望引起外科医生对干燥综合症的重视和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血钾异常提高警惕,保障该类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高丽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将5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和超声乳化组(PHACO)两组,每组各25例。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天脱残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约2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或减慢。结论:对高龄白内障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术复明效果且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张翠萍;李晓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总结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后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产后康复及自护能力情况。结果:在产后康复指标中,泌乳开始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产后恶露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妇自护能力上,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产妇尽快康复。
作者:付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已常规应用于抢救与维持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增加,不但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也增加了病原菌定植,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一系列并发症,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院内感染病死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目前重要问题,而基础护理在预防VAP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引起VAP的危险因素、护理和预防进行综述。
作者:崔思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150mm ×4.6mm,5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4nm,进样体积10μL。结果:绿原酸在0.081μg~0.73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6%、RSD为0.64%。结论:本方法操作准确、简便、快速,可有效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付瑶;杨波;郭娜;马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进一步提高门诊急诊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某院对影响门诊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预约诊疗、自助缴费、诊间付费、药房发药、急诊信息共享环节进行信息化流程细节改造,改造后门急诊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及病员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进一步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取得满意效果是细节优化的可行策略。
作者:周祖宏;廖敏;袁玉刚;刘世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重病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因素及有效对策。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及应采取对策。结果:影响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护理人员素质、医患沟通不良以及患者医药费支付方式。结论:影响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因此在临床护理重症病人时,我们要通过改善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管理、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适当减轻患者医药费用等方式预防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曾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