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姜菲;段雪德;马婧涵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护理干预措施对实施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胆外科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施行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手术后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之后,有效地缩短了手术实施的时间,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的方法与体会

    总结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从注射牛血清白蛋白速度、喂食高脂饲料及添加青饲料、影像学确定造模是否成功等多方面论述。

    作者:赵健雄;赖陈岑;王和生;王永萍;杨长福;刘强;陈运;李宏;王通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110例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近3年共计110例剖宫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中患者是否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分为2组,子宫肌瘤剥除术组36例和对照组74例。子宫肌瘤剥除术组先行剖宫产,然后切除肌瘤。对照组仅接受剖宫产术。比较(1)两组手术中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缩宫素用量;(2)两组术后恶露量,恶露排净的时间及血红蛋白。结果:子宫肌瘤剥除术组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缩宫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剥除术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剥除术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后恶露量(多、中、少)、恶露排净的时间、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安全,术后患者恢复快。

    作者:刘彩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后气管瘘管周围异常增生肉芽的护理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气管瘘管周围异常增生肉芽的的护理方式。方法:96例气管瘘管周围有异常增生肉芽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及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采取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气切瘘口处湿敷,激光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疗程均为7天。结果:药物治疗组52例,有效42例,无效10例;激光治疗组44例,有效25例,无效19例。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湿敷法对于消除气管瘘管周围增生肉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四妹;董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时间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时间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5.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时间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增强疼痛缓解率,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汪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中绿原酸佳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150mm ×4.6mm,5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4nm,进样体积10μL。结果:绿原酸在0.081μg~0.73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6%、RSD为0.64%。结论:本方法操作准确、简便、快速,可有效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付瑶;杨波;郭娜;马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烧伤并创面严重真菌感染应用克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并分析应用克霉唑软膏对小儿大面积烧(烫)伤并创面严重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同期观察了19名烧伤并创面真菌感染的患儿,在全身抗真菌治疗相同的的情况下,以10例为治疗组,积极清创并以克霉唑软膏加石蜡油纱布混合单层覆盖创面,每天换药一次,直至创面真菌感染得以控制后,立即以自体皮覆盖创面。另外9例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种传统方法积极治疗。结果:治疗组10例患儿真菌感染被较好地控制,后创面痊愈出院。对照组9例中,5例采用复合碘外涂创面,3例成活,2例死亡。4例采用暴露疗法,均死亡(P<0.05)。结论:小儿大面积烧(烫)伤并创面严重真菌感染,外用克霉唑软膏加石蜡油纱布混合单层覆盖创面,是一种疗效确实、操作简单且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高疗效、低费用的整体治疗目的。

    作者:姜树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分析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5例心律失常患儿,患儿均使用静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房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的检出率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其他心律失常患儿,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有效提高小儿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又可对患儿的心率变异性进行诊断,保证患儿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吴建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院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分析与防护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医院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以及对暴露后人员的及时妥善处理措施。方法:监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院工作人员58名,对其职业分布、发生血源性暴露的途径进行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中护士居首位为70.7℅;暴露的途径以输液结束拔除针头时发生率高。结论:加强医院工作人员职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对血源性职业暴露及时处理和预防用药,是大限度降低其危害的关键。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把我院2013年度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0例,在整个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即根据医嘱对患者实行一、二、三及护理,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患者进行巡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组40例,在整个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对比,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通过患者每日的体温单评估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态都好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在乳腺癌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雪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胃平滑肌肿瘤临床研究

    目的:对手术治疗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组中有28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种类等情况进行分析,且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对21例为平滑肌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18例顺利完成手术,存活至今;有3例在三年内再次复发,对其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其累计存活时间大约是3.3年、3.4年3.2年。7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有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且生存到随访结束;术后三年之内,有1例患者死亡,其术后累计存活时间是2.1年。结论临床上可采取胃镜活检亦或者是术中冰冻切片手段,对肿瘤加以确诊,一经确诊后应积极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予以治疗,以提升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家庭随访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家庭随访进行康复指导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遵医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71);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6)。结论: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出院后给予家庭随访指导,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保证介入治疗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骨折患者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骨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一般院内常规护理100例,作为对照组;我科实施骨科综合护理干预100例,作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收治的老年患者反应慢、接受力差、易遗忘、骨质疏松,且老年患者原发疾病多容易诱发并发症及危象,恢复时间较长。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老年患者疼痛耐受较强,但其不易配合治疗,造成恢复时间延长,且各系统功能减退,不易进行功能性锻炼,造成预后不佳。我科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病情,应当大力推行,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规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分诊护理要点

    目的:1、剖析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2、运用心理学方法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患者能够安心候诊。方法:采取相关措施,改善就诊环境,优化就诊流程,缩短候诊时间,提供优质护理。结论:1、和谐的就医环境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2、优化就诊流程和提供优质服务可得到患者的认同和理解。

    作者:杨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尖锐湿疣的治疗进展与思考

    尖锐湿疣是由HPV(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是临床发病率高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为黏膜及皮肤感染性疾病,极少累及血液循环,故病毒抗原不会接触到免疫细胞,人体很难释放抗原产生免疫应答,所以机体免疫系统很难有效清除病毒。一直以来,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都颇为棘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普遍主张化学联合物理,全身联合局部,西医联合中医进行治疗,在去除疣体的同时,也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本文现针对尖锐湿疣的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何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院2012-2013年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有效预防或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1).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输血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两年62007次输血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18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9%,主要为发热及过敏反应.结论:规范合理用血及使用输血新技术,新方法可有效预防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吴艳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人患者掌握静脉输液知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8月到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2014年1~8月于我院门诊输液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60例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操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静脉输液知识及对护理操作满意度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门诊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李彩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治疗脂肪肝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脂肪肝患者使用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80例,分为两组进行疗效对比,其口服护肝片治疗的对照组为40例,采取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治疗的为观察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与安全性。结果对照组组患者采用口服护肝片治疗后疗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对脂肪肝患者使用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治疗方法效果好且副作用小,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因此,临床需要根据上述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徐维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急诊救治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通过采用急诊的方式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求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来我院急救中心进行抢救的144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心肺复苏功能、电除颤、药物救治等手段及其效果。结果:在所有144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有123例抢救成功,1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把握好急救的时机并且合理使用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是提高患者心肺复苏功能的关键,也是整个抢救的核心。

    作者:李印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死亡1例,好转12例,治愈19例,抢救成功率达96.9%。结论:对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在进行急诊护理时,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冷静、沉着对待,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作者:吴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头皮式静脉采血的体会

    头皮式采血针连接一次性自动定量真空采血试管采血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采血新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准确可靠,正为各医院普遍使用。为此,我科将对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240名患者进行2种不同采血操作方法进行临床试验以寻求较理想的采血效果,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效[1]。

    作者:李文靖;陈丹;唐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