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英
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于人类睡眠质量的研究很多,但对于骨科患者患者来说主要是因为切口疼痛感、住院环境、心里神经因素导致的睡眠质量差。据相关资料表明,急诊中有51.0%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极差,妇科术后有76.7%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本文运用论述性语言,对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和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从理论层面给予一些建议,使其加强骨科患者睡眠护理,改善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陈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1例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顺产4例,剖宫产27例;子宫胎盘卒中2例,产后出血2例;均全部出院,无患者死亡。新生儿窒息12例,经积极救治后全部脱离危险。结论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保障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
作者:宁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评价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服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以奥美拉唑替换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7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临床疗效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痊愈率88.33%、痊愈+显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84.72%,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低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好的依从性前提下,雷贝拉唑、奥美拉唑联合两种抗生素治疗胃溃疡Hp根除率均较高,但前者更有助于减轻症状,痊愈率更高,对于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疾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乔苗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脂肪肝患者使用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80例,分为两组进行疗效对比,其口服护肝片治疗的对照组为40例,采取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治疗的为观察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与安全性。结果对照组组患者采用口服护肝片治疗后疗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对脂肪肝患者使用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治疗方法效果好且副作用小,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因此,临床需要根据上述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徐维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量的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由此而引起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2]。麻醉恢复室(PACU)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紧张繁忙,心理压力大,接触的化学、锐器、患者血液、体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特别多,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麻醉恢复室护士往往在术后第一时刻即投入到对患者复苏期的护理、治疗和抢救的配合,容易忽视对自己的保护。护士被感染主要的途径是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破手指,再就是破损的手部皮肤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虽然护士已从“护理三基”理论的培训与考核中树立了标准预防的观念,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和一些因素的限制,在日常工作中一次性手套并不是每次操作都能得到使用,而对于急症手术患者的特殊情况(患者血液检查结果或传染病检查项目空缺)我们的护士几乎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血源性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2]。因此,麻醉恢复室护士保护手部皮肤的完整性非常重要。要保护手部皮肤的完整性,麻醉恢复室护士除了加强职业教育和认真执行预防锐器伤伤制度外,一些日常工作中操作的细节也应引起重视。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月盛;孙小燕;黄凯惠;曹长舒;高天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及其在维护健康和控制疾病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105例亚健康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监测、信息化管理及评估,并干预致病高危因素。结果对医院体检中心运用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后,亚健康及代谢异常人群的临床表现均得到显著控制,发生体检异常率也逐年下降。结论运用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对医院体检中心的受检者进行健康干预及监控,能够有效降低、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亚健康状态等的危险因素,并降低其患病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量也有所增加。在体检护理过程中,沟通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不断优化体检流程,实现与体检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发生纠纷。本文结合健康体检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赵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六步法在小儿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于我院骨科收治的86例需予以骨科手术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六步法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疼痛度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在术后疼痛度对比上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76.74%,两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比较,有明显差异(x2=6.198,P=0.01)。结论:于小儿骨科手术中应用细节护理六步法能有效缓解患儿疼痛度,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血糖测量是糖尿病治疗方案中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为了解患者在自我血糖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针对影响自我血糖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原因,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自我血糖监测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熊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方法。方法对42例(50只眼)行提上睑肌联合上横韧带折叠并固定于睑板上治疗上睑下垂,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治愈39例(46只眼),占92%,欠矫3例(4只眼),占8%,无过矫病例。结论: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手术成功率高,疗效满意。适合于所有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病人,是一种可行的、合乎生理及美容要求的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
作者:颜世传;李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急性阑尾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层,尤其是青壮年,其发生率大约是占到外科住。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阑尾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然而对患者的护理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者:唐建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不进行气道分级管理情况下行机械通气,观察组机械通气期间行气道分级管理,观察两组患者VT、f、PaO2/FiO2及APACHEⅡ评分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VT、PaO2/Fi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f、APACHEⅡ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行气道分级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副作用,缩短通气时间,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谢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患者内科用药治疗的经验与不足。方法对540例心血管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主要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如心衰程度、血压水平、心功能状况、相关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心绞痛程度等等)、所用心血管药物名称、合并症、用法、剂型、疗程、剂量、联用药种类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结果心血管患者内科用药合理性较为理想。结论在心血管患者的内科治疗中,要对患者会病情做科学地诊断,坚持用药原则,重视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等均可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龙瑞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收治120例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评估和研究。结果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12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对避孕知识及女性生殖器卫生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女性患者进行教育宣教,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流产后护理等干预措施,对减少妇科炎症的产生和保证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红;黄爱兰;罗丽华;雷乔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有效预防或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1).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输血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两年62007次输血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18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9%,主要为发热及过敏反应.结论:规范合理用血及使用输血新技术,新方法可有效预防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吴艳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呕吐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1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集体健康宣教模式、改善病房环境、遮挡化疗药物、及时清理呕吐物等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化疗期间本人进行相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对化疗期间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结论:实验组患者化疗呕吐的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欧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排石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清肝利胆排石汤煎服,对照组采用舒胆通片和消炎利胆炎片口服,30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复查B超,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结石排出时间8-15天,疼痛缓解时间6-8小时,结石排出率72.5%;对照组结石排出时间15-25天,疼痛缓解时间12-16小时,结石排出率3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利胆排石汤治疗胆囊结石有效,尤其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临床体征方面疗效较好。
作者:张祝好;吴兆怀;蔡伟杰;黄承智;杨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8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治疗中,其能够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避免或减少术后诸多并发症发生,对减轻患者经济或精神负担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恒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临床治疗疾病中,静脉输液是主要的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作者:毕菊会;王春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我们日常护理的工作中,也出现了因为微量空气通过留置针进入身体而引发的患者不满、投诉。为了减少患者的的不安、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在留置针的操作中除了要严格遵循道德规范、法律规范、专业规范,我科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防止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漫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