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志隽;刘惠
目的:探头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采用介入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左心功能各项指标以及心功能分级。结果:观察组LVDd为(43.2±10.5)mm,LVDs为(26.9±0.7)mm, LVEF为(52.5±7.2)%,FS为(29.7±2.3)%,对照组LVDd为(50.1±11.7)mm,LVDs为(32.1±1.1)mm,LVEF为(46.5±7.7)%,FS为(23.1±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Ⅰ级为20例,Ⅱ级为26例,Ⅲ级为4例,Ⅳ级为1例,对照组心功能Ⅰ级为15例,Ⅱ级为18例,Ⅲ级为12例,Ⅳ级为4例,两组心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好,能明显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徐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随着人们对哮喘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的重点已从单纯缓解气道平滑肌转为以预防、防治起到控制炎症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就近年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雪玲;李莉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5月-2013年10月来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请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28.9±5.4)分,抑郁(21.9±5.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及预防解决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发生的45例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其相应预防及解决对策。结果:本研究45例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中,32例由于护理工作操作不当、对患者沟通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的;18例是由于科室相关设备及药物应用不合理引起的;7例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医学知识不理解,或对救护工作不了解引起。其中部分风险事件为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患者以及设备药品等,我们要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采取相应预防及解决措施,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浦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股骨疲劳性骨折的CT、MRI影像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疲劳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和病理诊断得以确诊。对比分析50例患者的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50例患者经CT、MRI影像学检查均可得到确诊,但是两组检测的清晰度和敏感度相比, MRI检测要显著优于CT检查,P<0.05,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结论:疲劳性骨折的临床特点主要有:骨髓水肿、骨折线、骨膜反应以及软组织肿胀,在股骨疲劳性骨折的影像学检查中,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的敏感性和清晰度均显著较好,临床优势显著。
作者:谢雨晴;夏正嵩;谭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紫薇药用价值,探讨其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方法:以20名45-65岁的中国女性为实验受试者为实验对象,采取单盲、随机以及自身对照三种研究观察方法,受试者在眼部周围以及法令线部位使用产品,共计56天,期间早晚各使用一次,在使用之前、使用第28天以及使用第56天,受试者需要对接受专业医生对其眼部鱼尾纹的评分,同时,使用皮肤弹性测试仪MPA580测试眼部周围以及法令线部位的皮肤弹性。结果:使用实验材料28天以后,使用实验材料一侧眼周的皮肤弹性得到明显改善,鱼尾纹明显减少,而法令纹部位的皮肤弹性改善的并不明显,使用实验材料56天以后,使用实验材料一侧眼周以及法令纹部位的皮肤弹性均得到明显改善,鱼尾纹显著减少。结论:紫薇提取物确实对面部皱纹有一定的去皱作用,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张乐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上利用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方法十分普遍。但钾离子有强烈的刺激性,输液过程中可致疼痛是临床输液中的常见问题,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常会因惧怕疼痛而拒绝输液,从而影响治疗。氯化钾刺激血管会引起静脉炎,局部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因此,减轻病人输液时的痛苦,是我们护士的责任和义务。现对静脉补钾引起局部疼痛的相关因素及缓解措施的方法作一阐述。
作者:何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症状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4例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对患者在化疗过程出现的癌因性疲乏开展良好的护理过程,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患者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状况、支持帮助以及生活感受得分都明显的低于干预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分,这说明实施护理干预后,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有关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护理效果也比较显著,干预前后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好的实际效果,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明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索护理与影响技术一体化管理对提高放射科室整体的质量效果。方法通过实行护理和影像一体化的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医院放射科室的质量。如构建护士、技术一体化层级的岗位;建立护理和技师考评制度;加强一体化培训等。结果通过实验,患者满意度从85%提升至98.4%,技师满意度从85%提高到98.7%,对比剂渗漏率则从0.3%降到0.09%。结论实施护士、技术一体化的管理对提高放射科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很好的作用。
作者:李晨;李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联合采用DWI、MRA、Sono CT及QLAB技术在TIA诊断方面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TIA患者和59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两组均采用DWI、MRA、Sono CT及QLAB检测技术。结果 Sono CT技术能够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阳性率。TIA组与对照组的DWI阳性病灶、动脉斑块数量、内中膜厚度的阳性率相应递减,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DWI、MRA、Sono CT及QLAB技术对TIA病因诊断及其评估继发脑梗死风险提供一套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初颖;柳峻峰;李春梅;胡江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整体观念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4年7月到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出30例患者,对其进行整体观念下的护理工作,作为研究组;再从同时期的患者中随机选出3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整理,并同时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整理。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100%,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80%,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如果在护理方案中融入整体护理观念,则会大幅度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率,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增加护患关系,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王玉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加巴喷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疗效。方法:87例患者均有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特征,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给予加巴喷丁口服联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对照组41例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以上两组均辅以甲钴胺片口服和喷昔洛韦乳膏外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周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VAS评分及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急性期神经痛和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优于更昔洛韦单独治疗组,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洁;王文惠;许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不良反应率、血糖血脂中的FPG、2hPPG、TC、TG等基本指标均得到了改善,且数据优于治疗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金匮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明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并分析应用克霉唑软膏对小儿大面积烧(烫)伤并创面严重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同期观察了19名烧伤并创面真菌感染的患儿,在全身抗真菌治疗相同的的情况下,以10例为治疗组,积极清创并以克霉唑软膏加石蜡油纱布混合单层覆盖创面,每天换药一次,直至创面真菌感染得以控制后,立即以自体皮覆盖创面。另外9例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种传统方法积极治疗。结果:治疗组10例患儿真菌感染被较好地控制,后创面痊愈出院。对照组9例中,5例采用复合碘外涂创面,3例成活,2例死亡。4例采用暴露疗法,均死亡(P<0.05)。结论:小儿大面积烧(烫)伤并创面严重真菌感染,外用克霉唑软膏加石蜡油纱布混合单层覆盖创面,是一种疗效确实、操作简单且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高疗效、低费用的整体治疗目的。
作者:姜树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密闭式吸痰管操作简单,可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感染,又能对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时不需要脱离呼吸机。可保持持续有效通气,预防低氧血症,及时观察病情,评估吸痰效果,还能有效的维持机械通气,减少各种并发症。
作者:吴凤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心肌梗死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讨论如下。
作者:林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chronic pulmonary obstructive disease,COPD)引起严重II型呼吸衰竭较常见,且病死率较高[1、2]。但出现严重呼吸衰竭(PO2<40mmHg,PCO2>90mmHg)后患者生活质量不减低罕见,该病例中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严重呼吸衰竭,经仔细排查后诊断为慢阻肺,治疗后明显好转,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蓉;闫鹏;于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康模禾教址治龀中缘娜宋墓鼗忱砟钤贗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ICU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开展医护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护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基础护理工作质量、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和基础护理工作质量三项指标进结果显示分别是(93.39±2.08)分、(25.43±12.18)天和(95.42±2.16)分,其各项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开展情况,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对于ICU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提高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的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开展和护理人员的态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君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及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以及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采取全面性的强化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并根据治疗结果分析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治疗、全面性的检查、完善且全面性较强的治疗方案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不断加强并完善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意义。
作者:丁国凡;尹琳;王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ICU谵妄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ICU患者654例,其中102例患者发生谵妄,整理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总结在护理过程中的有效防治措施。结果在形成患者谵妄的机制当中,主要有患者的精神障碍、手术因素、感染、环境影响等情况。结论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可以针对谵妄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应的防范护理干预,包括环境、身体及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情况,减小谵妄的发生几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和康复几率。
作者:周旸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