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与复视相关影像学改变探讨

张征宇;杨本涛;王振常;鲜军舫

关键词:复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复视患者影像学改变,提高复视病因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复视患者153例,对其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53例中影像表现正常者37例(24.2%),有异常影像表现者116例(75.8%);②37例影像表现正常者中,有外伤病史者19例(51.4%),临床检查发现眼外肌麻痹者8例(21.6%),临床诊断为脑梗死者2例(5.4%),临床诊断不明确者8例(21.6%); ③有异常影像表现的116例中,病变位于眼眶内90例 (77.6%),其中眶壁骨折66例 (71.8%);病变位于颅内者20例(17.2%);眶颅沟通者3例(2.6%);其他3例(2.6%).结论引起复视的疾病影像学表现多样,仔细观察,全面分析有助于明确引起复视的原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薄层解剖断面与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基础上的心脏三维重建

    目的利用薄层断面解剖和多平面TEE技术完成心脏内部结构的三维重建,为心脏的影像学和外科手术提供三维解剖学依据.方法将心脏的薄层解剖断面和多平面TEE二维图像输入三维重建工作站,分别完成心脏及内部结构的三维重建,并将二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研究利用心脏连续薄层解剖断面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成功地重建出了心脏及其内部结构,二者具有良好的对照性.结论在多平面TEE基础上重建的心内三维结构清晰、生动;在断面解剖基础上完成的心脏三维重建较TEE更为细致、完整,能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TEE三维图像.

    作者:郭燕丽;张绍祥;刘政;刘正津;谭立文;李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声早期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1例

    孕妇24岁,17周妊娠,B超检查: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厚2.3 cm,羊水大径4.8 cm,于胎儿胸腹腔见4.2 cm×3.0 cm无回声区,将心脏向前挤压,胎儿心肾正常.

    作者:李小英;雷晓莉;瞿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精囊的磁共振扩散成像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成像对精囊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5例患者行MR扩散成像检查,使用回波平面扩散张量成像序列检查,b值为0和1 000.测量其精囊、膀胱、盆底脂肪和直肠内气体的ADC值.40例获终诊断结果,其中10例为前列腺癌侵犯精囊,9例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改变,9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例为无前列腺和精囊症状的健康志愿者.结果 40例患者中36例(90%)获得精囊的ADC值.前列腺癌侵犯精囊的ADC值为[0.30±0.08(均值±标准差)]×10-3 mm2/s (n=8),较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精囊的ADC值低(P<0.05).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精囊的ADC值为(0.46±0.17)×10-3 mm2/s (n=8),较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精囊ADC值低(P<0.05).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精囊ADC值为(0.96±0.10)×10-3mm2/s (n=8),健康志愿者的精囊ADC值为(0.97±0.33)×10-3mm2/s (n=1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膀胱、盆底脂肪和直肠内气体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C值可用于精囊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霄英;孙非;丁建平;王继琛;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眼眶扁平肥厚型脑膜瘤CT及MRI表现

    目的探讨眼眶外壁蝶骨大翼扁平肥厚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影像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0例眼眶蝶骨大翼扁平肥厚型脑膜瘤,其中9例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 CT 及MRI常见的表现为蝶骨大翼增厚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均可见中等到明显强化.结论 CT可清楚显示蝶骨大翼骨质改变,MRI显示软组织清晰,并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两者结合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高爱英;王振常;杨本涛;鲜军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鼻窦真菌球CT和MRI诊断

    目的探讨鼻窦真菌球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的68例鼻窦真菌球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发病部位:单个鼻窦发病60例(88.2 %),其中上颌窦常见,占41例(60.3%),依次为蝶窦12例(17.6%),筛窦6例(8.8%),额窦1例(1.5%);CT表现:受累鼻窦腔内充以软组织影,其中64例(94.1%)中央见点状、不规则细条状或云絮状高密度影,融合成团块状,代表菌丝,窦壁骨质有不同程度增生肥厚,35例(76.1%)上颌窦内壁见骨质吸收破坏;MRI表现:病变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与脑实质比较,以下相同),T2WI均呈极低信号,增强后均未见强化;病变周围黏膜明显增厚,T1WI多呈等信号,T2WI均表现高信号,有明显强化.结论 CT是目前诊断鼻窦真菌球佳影像学检查方法,MRI能够显示真菌球范围和帮助鉴别诊断,可作为一种补充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杨本涛;王振常;曹明阁;张征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数字人体标准化体系研究

    本文首先概述了建立数字人体标准化体系的需求和当前国际医药信息领域的标准概况;然后,论述了数字人体标准化构建基本策略;后,讨论了数字人体标准化构建方法路线、数字人体标准化论域确定和数字人体标准化概念建模,为研究数字人体标准化体系提出了理论依据.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在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肝CHL,经肝动脉的PL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碘油沉积情况,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 PLE治疗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碘油沉积良好,临床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LE经肝动脉介入治疗CHL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忱瑞;王涛;畅俊平;郭彦军;姜文浩;史仲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B超诊断过敏性紫癜致胆囊腔出血1例

    患儿女,9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7天,皮疹5天入院.临床诊断: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

    作者:王银;赵夏夏;孟颖;吴景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右房巨大血栓1例

    患者男,60岁,突发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入院后6天出现右下肢肿胀,腓肠肌压痛.

    作者:申亚伟;程颜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面部畸形的价值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对胎儿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Voluson 730 pro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163例孕22~40周的胎儿面部结构进行三维超声成像.结果 163例中发现唇裂(含腭裂)6例,眼间距增宽1例(唐氏面容),独眼1例,面部复合畸形1例,均经引产后证实.结论三维超声能直观显示胎儿的面部结构,是诊断胎儿面部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丽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通气MRI研究进展

    肺通气是人体的一项基本生理功能,评估肺部疾病的通气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检测肺通气的方法较多,但MRI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现将近年来应用MRI进行肺通气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吴晓明;张志琴;郭佑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多普勒血流参数的变化

    目的评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脑动静脉畸形(AVM)、烟雾病及脑动脉瘤的供血或病变动脉颅外段血管超声血流参数特点.方法患者组52例,其中CCF10例;AVM13例:主要供血动脉来源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AVM定为Ⅰ组,来源于颈内动脉系统的AVM定为Ⅱ组;脑动脉瘤12例;烟雾病17例;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正常对照组55例健康志愿者.测量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椎动脉(VA)的大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及阻力指数(R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①CCF患侧颈内动脉Vmin及Vmean升高,RI下降(P<0.05);②Ⅰ组位于小脑的7例中-特大型AVM,供血侧椎动脉的Vmax、Vmin、Vmean升高,RI降低(P<0.05);Ⅱ组位于顶、颞、额叶等部位的6例中-大型AVM,供血侧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③脑动脉瘤载瘤侧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④烟雾病患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Vmean降低,RI升高(P<0.05).结论 CCF、烟雾病及位于小脑中型以上的AVM的供血或病变动脉颅外段血管超声血流参数的变化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脑血管病提供参考.

    作者:周晓彦;段云友;阮骊韬;曹铁生;刘禧;魏娟;吕发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急性期脑出血低场强MR诊断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一组超急性期脑出血MR表现,提高MR对超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丽雅;周旭峰;卢超;张璐;刘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白血病脑膜浸润1例报告

    患者男,66岁.因头痛4天,加重并恶心呕吐1天入院.体检:左眼球突出,左眼睑下垂,左侧瞳孔较右侧大,伸舌居中,双乳突压痛(+),胸骨压痛(+),淋巴结无肿大,肝未触及,脾大,左锁中线肋下2 cm,压痛.

    作者:张芳;卢东霞;原兰;张凤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PVA微球栓塞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患者女,49岁,因间断咳嗽2年,颜面及双下肢水肿1年半入院.早期曾有鼻衄史,肝肋下1指,肝区可闻及明显的收缩期杂音.

    作者:李海涛;佟小强;邹英华;吕永兴;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的近期效果.方法对临床病理确诊的6例肝癌患者,选择了8个病灶接受HIFU治疗,根据治疗前后磁共振(MRI)、血清肿瘤标记物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等评估近期疗效.结果 MRI表现:病灶由治疗前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变成治疗后的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病灶完全覆盖)或高低不一的混杂信号(病灶部分覆盖),呈现完全或部分凝固性坏死的特征性表现;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由治疗前的信号强化,变成治疗后的信号强化减少或消失.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肝区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所有患者治疗后未出现重要脏器功能明显异常和邻近组织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HIFU治疗肝癌局部疗效明确,且安全、可行,为临床无创性治疗肝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作者:郭发金;杨杨;张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鼻腔常见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鼻腔常见肿瘤的CT表现,了解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鼻腔肿瘤43例,内翻乳头状瘤12例(其中恶变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鼻腔癌19例.结果 12例内翻乳头状瘤均为单侧病变,12例肿物均位于鼻腔外侧壁,10例良性内翻乳头状瘤中,肿物主要位于鼻腔中后部9例(90%),10例(100%)边界清晰,无明显外侵征象,密度均匀8例.12例淋巴瘤中,单侧病变10例(83.3%),9例(75%)位于鼻腔前部,9 例(75%)侵犯鼻翼、颜面部皮肤,6例(50%)皮下脂肪层消失,骨质侵蚀变薄3例.鼻腔癌19例,单侧病变13 例(68.4%),形态不规则、明显外侵18 例(94.7%),溶骨性破坏15 例(78.4 %).结论鼻腔内翻乳头状瘤、淋巴瘤、鼻腔癌有不同的影像特点,CT扫描有助于诊断及鉴别鼻腔各种常见肿瘤.

    作者:刘媛;罗德红;李琳;姚雪松;孙伟;吴宁;周纯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鼻窦炎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慢性鼻窦炎分型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小林春美分型标准、Friedman分期标准和Lund得分对19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螺旋CT扫描结果术前分期、分型及结果定量分析表明,Friedman分期与Lund评分有良好一致性.结论应用螺旋CT扫描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前分期、分型及定量分析,有利于选择术式及彻底清除病变.

    作者:刘亚群;张杨;王鲁中;崔凤玉;张玫;韩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目的分析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并探讨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累及鼻咽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病变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肿块或对称性黏膜软组织增厚,均伴不同程度慢性鼻窦炎.大多数病例咽缝间隙清晰(n=13),仅2例有颅骨破坏.鼻咽部局限性病变5例(局部肿块3例,肿块充填鼻咽腔2例);鼻腔鼻咽腔同时受累9例,其中以鼻腔病变为主5例,向后累及鼻咽腔前部,伴鼻前庭皮肤增厚1例.结论 NHL在鼻咽部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病变常呈多部位受累对称性分布,鼻部受累者可伴有皮肤的改变.病变局限者需与鼻咽癌等肿瘤鉴别.CT可显示病变范围.

    作者:张在鹏;龙清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鼓室硬化的HRCT诊断

    目的探讨鼓室硬化的HRCT表现,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共29耳)经临床证实的鼓室硬化患者,均经HRCT检查.结果病变累及鼓膜19耳,均表现鼓膜增厚,其中出现钙化12耳,呈条状9耳,点状3耳.鼓膜内陷9耳.病变位于鼓室内28耳,表现为钙化及软组织影共存23耳,软组织影4耳,仅为钙化影1耳.软组织影按形态分为条索状3耳,斑片状24耳,钙化影按其形态分为点状10耳,筛网状6耳,团块状8耳.硬化斑块包埋听骨链20耳.粘连锤骨7耳,砧骨6耳,镫骨2耳.硬化斑块与听小骨关系不密切2耳.累及鼓膜张肌腱1耳.结论 HRCT可以准确地显示鼓膜和鼓室内硬化斑块及其并发改变,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兆会;王振常;陶建华;鲜军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