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VA微球栓塞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李海涛;佟小强;邹英华;吕永兴;蒋学祥

关键词:肝脏, 栓塞, 血流动力学
摘要:患者女,49岁,因间断咳嗽2年,颜面及双下肢水肿1年半入院.早期曾有鼻衄史,肝肋下1指,肝区可闻及明显的收缩期杂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白血病脑膜浸润1例报告

    患者男,66岁.因头痛4天,加重并恶心呕吐1天入院.体检:左眼球突出,左眼睑下垂,左侧瞳孔较右侧大,伸舌居中,双乳突压痛(+),胸骨压痛(+),淋巴结无肿大,肝未触及,脾大,左锁中线肋下2 cm,压痛.

    作者:张芳;卢东霞;原兰;张凤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数字人体标准化体系研究

    本文首先概述了建立数字人体标准化体系的需求和当前国际医药信息领域的标准概况;然后,论述了数字人体标准化构建基本策略;后,讨论了数字人体标准化构建方法路线、数字人体标准化论域确定和数字人体标准化概念建模,为研究数字人体标准化体系提出了理论依据.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在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肝CHL,经肝动脉的PL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碘油沉积情况,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 PLE治疗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碘油沉积良好,临床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LE经肝动脉介入治疗CHL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忱瑞;王涛;畅俊平;郭彦军;姜文浩;史仲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眼眶扁平肥厚型脑膜瘤CT及MRI表现

    目的探讨眼眶外壁蝶骨大翼扁平肥厚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影像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0例眼眶蝶骨大翼扁平肥厚型脑膜瘤,其中9例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 CT 及MRI常见的表现为蝶骨大翼增厚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均可见中等到明显强化.结论 CT可清楚显示蝶骨大翼骨质改变,MRI显示软组织清晰,并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两者结合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高爱英;王振常;杨本涛;鲜军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通气MRI研究进展

    肺通气是人体的一项基本生理功能,评估肺部疾病的通气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检测肺通气的方法较多,但MRI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现将近年来应用MRI进行肺通气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吴晓明;张志琴;郭佑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梯度线圈设计的一种新的长度约束方案

    目的针对磁共振成像系统中长度约束的梯度线圈设计,寻求一种新的方案,使其能代替原有的方法,并且可以设计用于头部成像的不对称短线圈.方法本文在目标场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流函数约束条件,从而提出了流函数约束方案.并在该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不对称短梯度线圈设计方案.结果文中分别对直径32 cm,长径比1.5∶1的对称和不对称横向梯度线圈进行了仿真设计,结果显示了该方案的有效性.结论文中比较了对称和不对称线圈梯度均匀区的位置,结果显示后一种线圈适合头部成像而前一种不适合.

    作者:唐昕;俎栋林;包尚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2例神经外科患者的研究,评价术中超声检查在病灶的定位,肿瘤边界的确定,监测术后有无肿瘤残余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术中超声对颅内病灶的发现率达到了100%.术中超声能准确地判断病灶的边缘.在术后对残余肿瘤的监测方面,超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术中超声的应用,将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怡;王涌;杨永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鼻骨孔的解剖基础及HRCT表现

    目的探讨鼻骨孔的解剖基础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干颅标本8个,离体鼻骨16个(8对),均行CT横断扫描及冠状扫描.结果在CT横断扫描及冠状扫描中,鼻骨孔均可表现为线样骨质不连续.结论鼻骨孔是鼻骨上一对正常解剖结构,在CT上与鼻骨骨折表现相似,认识其影像学表现,对于鼻骨骨折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琳;张瑞禄;孙东辉;何岸苇;王振常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年龄对正常成年人左室各节段心肌运动速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正常成年人左室各节段心肌运动速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为定量评价左室局部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心肌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观察108例不同年龄组正常成年人左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速度峰值(Vs、Ve、Va)和Ve/Va,分析其随年龄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 Vs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Ve在40岁以上年龄组显著低于低龄组,而Va在40~49岁组显著高于低龄组,Ve/Va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减低趋势,尤其是40~49岁组和360岁组均显著低于低龄组.结论年龄对左室各节段心肌舒张期速度影响显著.

    作者:王建华;郑淋;尹洪宁;韩若凌;王岳恒;毛天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盆腔静脉血流的研究进展

    盆腔静脉是一组以静脉丛为特征的静脉血管,没有瓣膜,结构较为薄弱,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盆腔静脉的研究较少,而且内容较为局限,还没有盆腔静脉相关参数正常值的报道.为此我们展开对盆腔静脉的研究,建立盆腔静脉相关参数的正常值,为临床上一些盆腔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陈粉红;段学蕴;雷小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结节CT三维血管重建的技术和方法

    目的探讨肺结节性病变CT三维血管成像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23例肺结节性病变患者,增强后35 s时间段螺旋扫描并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结节处血管情况及与定性的关系.结果 23例三维血管重建图像中,质量良好19例,其中14例恶性结节中,13例可见结节处异常血管,良性结节5例,结节处血管未见异常.结论①层厚3~5 mm,螺距1.2~1.5可获得良好的三维血管重建图像,且层数不会过多;②位于肺野外带的结节成像更加清晰,扫描时可适当增加层厚;③肺结节CT三维血管成像对病灶的定性诊断有帮助.

    作者:刘斌;杨明;储成凤;徐秋贞;张俭;郏爱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先天性骨性外耳道畸形的HRCT影像分析

    目的分析81耳骨性外耳道畸形的HRCT表现,探讨颞骨鼓部的发育情况与外耳道畸形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及HRCT证实外耳畸形病例81耳,观察颞骨鼓部的发育情况及相邻结构的改变.结果骨性外耳道轻度发育不良20耳(20/81),表现为鼓部形成外耳道结构,但鼓部发育短小、骨性外耳道狭窄或走行异常;外耳道重度发育不良21耳(21/81),表现为鼓部为一骨块,未形成管形外耳道结构;骨性外耳道缺如40耳(40/81),表现为鼓部结构缺如.结论颞骨鼓部是构成骨性外耳道结构的重要部分,鼓部的发育情况对外耳道畸形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文玲;刘中林;王振常;刘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面部畸形的价值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对胎儿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Voluson 730 pro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163例孕22~40周的胎儿面部结构进行三维超声成像.结果 163例中发现唇裂(含腭裂)6例,眼间距增宽1例(唐氏面容),独眼1例,面部复合畸形1例,均经引产后证实.结论三维超声能直观显示胎儿的面部结构,是诊断胎儿面部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丽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在小喉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处于T1、T2期的小喉癌多层螺旋CT(MSCT)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小喉癌患者MSCT资料,评价其图像质量并比较不同窗技术图像及CT仿真喉镜图像对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所有横断面软组织窗图像1级,所有MPR重建图像2级.所有CT仿真喉镜图像1级.所有图像均能满足临床需要.常规软组织窗显示病变20例(69%),宽窗显示病变24例(81%),CT仿真喉镜显示病变27例(93%).结论 MSCT能有效显示小喉癌,可常规用于小喉癌检查.

    作者:吴任国;唐秉航;陈嵘;何亚奇;李良才;黄德成;吴金波;王振常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颌面部恶性肿瘤CT表现与微血管生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价颌面部恶性肿瘤CT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37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病理标本的VIII因子及PCNA表达,统计学分析MVD和PCNA与CT表现间的相关性.结果颌面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中肿瘤边界、强化时期、增强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MVD明显相关,而肿瘤大小及密度与MVD则无明显关系;肿瘤大小、边界、密度、强化时期及增强程度与PCNA明显相关.结论 CT表现与肿瘤内MVD和PCNA有明显相关性,有助于对颌面部恶性肿瘤预后进行评价.

    作者:吕玉波;李传亭;张东生;张卫东;吕京光;刘学静;柳澄;武乐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阴道超声监测绝经后子宫内膜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应用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检测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及超声图像的改变,评估有无内膜病变,并将其与相应的诊断病理结果比较,以判断该方法鉴别内膜病变的可靠性.

    作者:范晓芳;毛玉荣;孙卫健;冯佩珍;王雪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静脉血流评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

    目的探讨肺静脉血流方法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患病组于术前1周内及术后1个月应用肺静脉血流频谱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并与二尖瓣口血流方法比较,同时与3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患病组据心室负荷分左心型和右心型.结果左心型术前D波增高,S/D与TS/TD比值下降,术后S波D波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S/D比值增加,TS增加,TD减低,TS/TD比值增加.右心型术前S波增高,S/D比值增高,TS/TD比值下降,术后D波速度增加,S/D比值减低,TS/TD比值增加.患病组中71%二尖瓣口血流E/A比值正常,其中92%通过肺静脉血流频谱TS/TD比值异常检测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56%肺静脉血流频谱S/D比值异常.结论肺静脉血流方法是评价先心病患儿术前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可鉴别二尖瓣血流E/A比值假性正常.

    作者:马桂琴;李仲智;杜忠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声早期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1例

    孕妇24岁,17周妊娠,B超检查: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厚2.3 cm,羊水大径4.8 cm,于胎儿胸腹腔见4.2 cm×3.0 cm无回声区,将心脏向前挤压,胎儿心肾正常.

    作者:李小英;雷晓莉;瞿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对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瘢痕处探及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不均质的低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肿块周边部血流信号丰富,多普勒频谱表现为低速高阻的特点,PSV 6.5~19 cm/s,RI 0.71~0.8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对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李萍;王正滨;赵诚;李美兰;王建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栓塞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对子宫肌瘤治疗后的临床及卵巢内分泌功能的观察.方法 65例病人采用Seldinger技术一侧经皮股动脉插管,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用聚乙烯醇微粒(PVA)栓塞.每个病人随访3~12个月.结果 48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7例明显好转,有效率100%,B超或MRI复查肌瘤缩小率为97%,无一例复发.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卵巢内分泌功能测试栓塞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好,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俊;刘晋波;王文新;高萍;吴新淮;高莉莎;窦彩绘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