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清;唐娟
目的:探讨面颈部血管瘤婴幼儿口服普奈洛尔的治疗、观察、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面颈部血管瘤婴幼儿进行口服普奈洛尔的治疗,观察服药后各项生命体征、饮食、睡眠的变化,做好皮肤、口腔、心理护理。结果:瘤体消失及破损皮肤恢复或接近正常肤色的14例;瘤体及皮肤颜色消退的25例;瘤体明显缩小的3例。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有效,观察与护理是关键。
作者:张燕玲;张福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儿科静脉穿刺采血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基本操作,是衡量儿科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对小儿股静脉采血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对两个月以来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并进行股静脉穿刺的160例患儿进行归纳性研究,分析采血过程中直角与斜角穿刺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因素和失败原因,希望对有效提高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的一次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8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SAS 评分、VAS 评分、心率、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全面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恐惧心理与焦虑心理,减少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陈中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后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在采用常规止血没有明显效果时,对患者进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同时随机选择在病情、年龄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20例相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方法止血治疗。结果:实验组25例产妇中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20例中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其手术时间56.16士12.78分、75.35士17.22分、产后出血量756.86士245.18ml、1129.00士434.32ml,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减少并发症,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倩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口腔颌面部外伤是指颜面、颌骨和口腔部位的外伤,颌面部外伤是头面部常见的外伤,在口腔科急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严重的颌面部外伤,常伴有其他器官的损伤。抢救时必须迅速及时判断病情,及时有效抢救治疗,总结本科2011~2014年急诊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外伤180例,对性别、年龄构成,损伤类型、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头面部皮肤癌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气候多变,皮肤病患病较多,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头面部多为基底细胞癌和鳞癌,多为原发性、恶性程度低、发展较慢、且易于发现,目前的治疗多以外科治疗为主,但是修复根治性切除后所造成的缺损,由于头面部的特殊性,常需要皮瓣的修复重建鼻部外形,损伤较大,病人不易接受,我科自2005年应用自制冷冻器实施液氮冷冻治疗此病,不需要皮瓣修复,并在冷冻后辅以中成药局部外敷治疗,减少了病人的创伤,促进了冷冻创面的愈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佳新;闫宏岭;谷志平;王金星;王小苗;王景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使患者髋关节得到一个相对无痛、功能基本正常的关节,从而延缓甚至避免人工关节置换的发生。方法:3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拄拐避免患肢负重的前提下,全部采用中药(方见治法)内服治疗。本组36例患者经中药治疗6个月,随访6-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X 线片、CT 等,部分予以 MRI。优24例,良9例,可3例,差0例,疗效优良率达91.7%,表明治疗方案易行,安全可靠。结论:中药口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显效,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临床较为实用,方法易于掌握,值得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特别是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为更佳。
作者:黄代富;祝乾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4例 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治疗显效39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2.2%。所有患者平均住院(16.1±1.9)d 后均出院。结论:加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韦少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通过网络系统呈报的28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2例不良反应报告中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为主有99例,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有213例,6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有144例,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有97例。结论:临床各科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实行个体化给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文明;覃荔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55例)与开腹组(53例),对两组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均小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匡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例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取卵术患者术前行双氯芬酸钠栓(50mg)纳肛止痛,30min 后出现皮肤瘙痒、颜面及双上肢可见淡红色丘疹,以颜面部为明显。未用任何药物,10min 后患者自诉瘙痒加重,立即给予非那根25mg 肌内注射,20min 后患者自觉皮肤瘙痒减轻,1h 后颜面部丘疹颜色变浅,24h 颜面及皮肤丘疹消失。
作者:陈珠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度及自尊等因素对于接种门诊中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和关系,并讨论应对策略,旨在为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3年9月采用自尊量表(SES)、压力量表(PES)、支持量表(SPS)和倦怠量表(MBI)随机调查本区80位接种门诊的护士得到75份有效的量表。结果:调查护士中有44.0%为高度职业倦怠,且倦怠水平与压力为正相关关系(P <0.05),与自尊、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 <0.05)。结论:接种门诊的护士在非典爆发后的工作压力有所增大,并直接导致其倦怠水平增加,而通过减压的策略降低职业压力感、提升职业自尊感和使命感、加大社会的支持力度对于缓解这种倦怠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榕华;汤莺燕;谢丽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乡镇卫生院实施全科学医学模式有助于推动发展乡镇卫生院事业的发展。促进着社区卫生服务的科学化。本文就对乡村卫生院实施全科医学模式进行现状分析。对乡镇卫生院实施全科医学模式的问题与弊端提出改革建议。
作者:吴远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应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治疗小儿哮喘疾病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哮喘病症患者8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平均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40人。对照组患儿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压缩泵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5%(30/40),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法及压缩泵吸入法在治疗小儿哮喘病症时都具有良好效果,其中,压缩泵吸入方式更为高效、安全,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120例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状况,记录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情况。结果选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价指数降低幅度显著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内科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其睡眠质量,减少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缩短其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曼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学生青春痘的发生及处理情况调查,以期为高中生正确处理青春痘作出指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500名高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学生青春痘发生及处理情况,所得数据用 spss17.0录入分析。结果:500名被调查者中376人正发生或已发生过痤疮,56.4%的始发阶段在初中,40.6%的始发阶段在高中;27.7%的学生每次都会去挤压青春痘,58.4%的学生有时会挤压青春痘;64.7%未接受过青春痘的防治知识教育。结论:学生挤压青春痘情况严重,接受相关知识教育少,开展学生青春痘防治知识教育重要而迫切。
作者:王倩;张鑫;黄萍;张承清;邓萍;杜严;杨利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扁桃体挤切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72例,通过扁桃体挤切术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72例患者全部在10min 之内将手术完成,一次性将扁桃体完整切除没有残留67(93.06%)例,扁桃体有残留5(6.94%)例,术中没有严重出血的患者,手术之后没有出现感染患者,且患者没有出现咽部感染及其它的并发症。结论:扁桃体挤切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效果较为显著,且扁桃体挤切术具有操作迅速、简单、术后患者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等特点,还可以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郴州市公务员进行体检,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从而分析讨论自身的保健措施,以提高公务员的身体素质。方法:选取郴州市20个单位公务员的进行体检,主要体检项目有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腹部 B 超,心电图,胸部 X 线片等,体检后对于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个单位公务员进行体检后,有2100人身体存在问题,总体患病率达到70%,对所有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郴州市公务员总体患病率较高,出现了多种疾病,导致出现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饮食以及不良嗜好所引起。
作者:张喜生;陶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诊疗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科室自2003年建科以来行 ERCP 术2186余例,其中肝硬化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共约60例。其中酒精性肝硬化10例,肝炎后肝硬化48余例,不明原因肝硬化2例。肝硬化患者比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病情相对复杂,需要护士更多业务知识,在术前术后认真观察,现将针对60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田娈;来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局部或全身抗凝、祛聚及溶栓药物、手术取栓治疗。结果:经抗凝治疗34例,溶栓治疗21例,5例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妇科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该做到尽早预防、发现及治疗,手术前后积极抗凝、溶栓或手术取栓治疗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
作者:鲁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