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娣;任瑞芳
目的:通过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易发人群,总结压疮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我科2013年7月份至2014年7月份发生压疮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压疮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所患疾病、营养状况及局部皮肤清洁创口护理,护理质量有很大关系。结论:了解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并对压疮实施有效的措施是预防和护理压疮的关键。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PICC 置管术应用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5月我科接收的15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行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以确保化疗的顺利完成。结果临床诊治过程中,所选15例患者均未出现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及药物渗漏等并发症。结论 PICC置管技术具有留置时间长、安全无刺激、穿刺成功率高及减少痛苦等优点,正确有效的 PICC 置管护理,能够促进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早期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曹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细节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而儿科护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难点之一,细节管理的应用显得更加重要。文章通过总结分析儿科护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了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自我管理体验,为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自我管理的认知;自我管理的困难;自我管理的心理压力;自我管理的动力与希望。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自我监测及自我行为管理能力。
作者:郭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护理的知识、技能和急危重病人的心理特征,运用有效的交流方式,加强沟通,才能与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救护质量。现将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浅谈如下:1预检分诊及处理1.1预检护士对到达急诊科的病人要热情接待,将病人快速急诊就位。一般急诊病人可坐着候诊,对危重病人应根据不同病情合理安置就位。如由救护车等运输工具送来的急诊病人应主动到急诊科门口接应,并与护送人员一起将病人搬运到合适的位置上。
作者:何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护理质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4月期间待产需分娩产妇120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康复按摩(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后产妇产后恶露、排便情况和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恶露24-48h 平均94±13ml 明显低于对照组112±19ml,产后14d 恶露干净86.7%明显高于对照组41.7%,排便1次/1-2d95%明显高于对照组45%,产妇和家属非常满意率98.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结论:产后康复按摩临床效果较好,有效促进产妇的康复,提高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卢玲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输注药物时外渗发生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患者输注药物时的外渗发生率”为活动主题,用自行研制的调查表,随即对活动前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3月21日输液外渗76例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于活动后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5月26日所有住院输注药液治疗的患者,采取输液前预防,外渗后及时处理及有关知识健康宣教,比较干预前后的药液外渗的发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使输注药物时的外渗发生率从9.8%[次/(人.百)]降到3.3%[次/(人.百)]。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输注药物时外渗发生率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韦霞;李银妹;兰恬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我院康复科自建立以来,成功使上千例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时得到了救助。其中灵活多样的心理护理方法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得当,为患者从心理到生理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创造有利于康复的条件,使患者大程度地回归到社会。
作者:陈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在致病和治病中所起到的作用已不容忽视,而且关注它的医务工作者也在大幅增长。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我们找出了病人存在的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每名病人的心理护理。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尿毒症的不完全肾脏替代疗法。随着患者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不但身体上的痛苦叫人难以忍受,而且还要接受来自经济、家庭或其它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其后果不仅导致引发免疫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
作者:程娜;张芳;程炎芳;陆荣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探究,并总结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经验。护理方法根据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特点,对23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重要价值,能够缩短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减少发作频率。
作者:汪贤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 PLMA 喉罩自主通气用于小儿眼科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小儿全麻眼科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0例),PLMA 喉罩组(I 组),气管插管组(Ⅱ组)。术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或置喉罩)后即(T2)、插管(或置喉罩)后5rain(T3)、10min (T4)血压和心率,并于 T0、T2、T4三个时点抽血检测血浆肾上素(E)和去甲上腺素(NE)浓度。结果:诱导后两组血压、心率均有下降,I 组患者置喉罩前后血压、心率及血浆 E、NE无明显变化(P >0.05);Ⅱ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 <0.05),较 I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血浆 E、NE 在 T2时点较诱导前明显升高,较 I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4时点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LMA 喉罩全麻用于小儿眼科患者,可明显降低其心血管反应及应激反应.并能有效通气.保障麻醉安全。
作者:王东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200例骨折病人的心理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心理护理对骨折病人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方法将骨折住院患者分两组,分别将给予心理疏导患者的住院效果与只给予治疗不给予心理疏导患者的住院效果比对。结果给予心理疏导后,增加患者信心,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增加了病人住院期间满意度。结论心理护理在某种程度发挥着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无法代替的作用。我们除给予及时的药物治疗外,给予他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加强了心理,经常与他接触交谈,尽量满足他的护理上的需要。同时指导他进行功能锻炼,以减少疼痛。运用全面的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各个年龄段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获得较好的心身整体护理,心理上感到踏实。安全,情绪逐渐好转,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赵梓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 ICU 病人褥疮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 ICU 病人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褥疮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褥疮发生时间为(9.89±3.29)d,显著高于对照组(4.55±1.9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 SAS 及 SDS 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ICU 病人褥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干预更显著,且病人心理状况改善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针对14C 或13C 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而言,实验组幽门螺杆菌阴性37例,阳性3例;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阴性32例,阳性8例,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颇佳,能促进溃疡快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曾昭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上颌窦黏膜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疾病,治疗方法为手术摘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为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内镜下上颌窦自然窦口或下鼻道开窗术。但这些术式治疗上颌窦囊肿损伤大,改变了鼻腔正常解剖结构。我科从2012-4-2014-5采用内镜辅助经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治疗上颌窦黏膜囊肿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官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道病人的病史特点、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59例老年胆道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40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引流14例。单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3例。胆囊结石合并肠道肿瘤同时手术2例。。并存病发生率84.74%(50/59),并发症发生率10.2%(6/59),死亡1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积极处理并存病,是减少老年胆道病人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金大伟;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提在高妇科癌症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登记在册的88例出院妇科癌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双盲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行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较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社区登记在册的出院妇科癌症患者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郑盛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55例)与开腹组(53例),对两组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均小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匡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干预在高频电波(Leep)刀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 leep 刀手术治疗的12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4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高达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接受 leep 刀手术治疗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何艳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子宫下段缝合手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止血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手段的基础上,立即施行子宫下段缝合术,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因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而产后出血的患者时,采用子宫下段缝合术能起到明显的止血效果,操作安全、简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