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情况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早产低体质量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状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后,患者在喂养过程中出现呕吐、胃残留、呼吸停止等例数较少,均比对照组患者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有助于提高患者耐受性,并能有效减少不良症状出现,构建母乳喂养时间,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仁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将5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分别采取分层分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其中每组各25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成绩效果较好,各项指标均高出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降低了护士负面情绪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改善了护士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质量,从而保证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应当进一步在 ICU 护理当中得到推广。
作者:于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60例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身心状况,评价试验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以及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检查后血压、心率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镜检查中配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检查和治疗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患者使用泮托拉唑的疗效与护理体会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80例对象为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对这80例患者实施泮托拉唑治疗与常规护理工作,治疗结束后进行护理体会总结。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复发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2%比对照组70%总有效率明显要高(p <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工作配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更佳,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应被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丽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在中脑肿瘤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4例中脑肿瘤行手术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优于对照组(8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X2=3.1111)。结论:通过对经手术的中脑瘤患者进行营养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尹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毒物通过口服途径进入机体后,会迅速表现中毒症状,引起机体的中毒反应,如不及时就医诊治很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口服药物中毒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务人员应迅速辨别毒物性质,并开展积极抢救治疗,清除患者体内毒物,控制毒物的扩散和吸收;并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以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沙美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实验患者采取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清除大汗腺途径达到治疗效果,并在术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与评价。方法: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对其采取腋下皮肤梭形切除 Z 整形手术,腋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术以及双平行切口皮下修剪术三种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手术腋臭治疗。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对回复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结果:1.根据随访结果和临床分析,三种手术方案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2.就并发症发生率来说,双平行切口皮下修剪术要低于其他两种手术治疗方案。3.就疤痕明显程度、疤痕增生以及挛缩发生几率来说,腋下皮肤梭形切除 Z 整容手术高,使得病患术后上臂活动受到限制,而其他两种手术方案据患者反映,疤痕均不明显。结论:医疗过程中那个要针对患者的相关情况作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要清楚患者的腋臭程度以及患者的要求高低,但在目前来看,双平行切口皮下修剪术是目前的医疗水平下为理想的手术方案,此方案术后复发率低,疤痕不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针对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择8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2.5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2.50%,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孕不育症治疗中,中医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受孕率,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高一人;凌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12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 -B 法)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定,按照 CLSI 2010年版的标准判读结果。结果我院共送检21228份标本,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4.76%,居于前四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均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均对多粘菌素耐药率低,鲍曼不动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4.42%。结论对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能使我们掌握细菌的耐药动向及耐药谱变迁,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云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增加插入深度与普通胃管在胃肠减压中的对比。方法:将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病例、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似,甲组留置三腔胃管插入深度增加7-10cm 减压,乙组用传统单腔胃管减压,观察两组胃管前48h 抽胃液成功率、堵管发生率、腹痛腹胀改善例数和胃液引流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三腔胃管引流效果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抽胃液成功率高、堵管发生率低、腹痛腹胀改善例数多和胃液引流量多,有助于胃肠减压;三腔胃管的耐受性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护理更方便。
作者:任彦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分析妇科炎症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妇科炎症患者费用总计58例为研究对象,并针对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详细分析。结果:此上58例妇科炎症患者中,存在着宫颈炎的患者总共18例,具有盆腔炎的患者有存在1例,具备附件炎的患者数量为10例,存在阴道主义炎的患者有具备13例,患有尿道炎的患者存在6例。结论:妇科炎症属于目前临床常普遍的女性疾病之一,因此女性应当对引起妇科炎症的诱因及预防措施多多重视,避免过高妇科炎症感染发生率。此外,医务人员应结合不同的妇科炎症产生的病因,及时的确定积极预防性相关措施,对临床诊疗妇科炎症可能带来的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李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补液、肠道微生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9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2,P <0.01)。结论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具有方便、安全、小儿易于接受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辉彬;杨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脊椎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探究针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 X 线、CT和核磁共振表现,分别探究出了各种方法下的成像特点。该31例患者全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的介入治疗方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X 线表现为栅栏状改变或蜂窝状改变;CT 成像表现为网眼状改变并混有低密度脂肪变;核磁 T1WI 表现为混合高低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所有经介入治疗的患者疼痛感均在当天消失。结论: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在临床中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吉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细节化服务应用在输液室中的执行效果优劣。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输液室进行输液的228例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接受常规服务的作为对照组,114例,其余114例患者接受细节化服务作为本次的观察组。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此次的护理过程满意度进行统计,并作相关比较。结果观察组绝大多数患者认为细节化服务效果比较好,其整体满意度也比较高,与对照组的整体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细节化服务运用于输液室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李玲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联合奥硝唑局部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阑尾切除和切口缝合方法相同,观察组用聚维酮碘联合奥硝唑局部冲洗手术切口,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局部冲洗切口,观察两组伤口的愈合情况、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平均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聚维酮碘联合奥硝唑局部冲洗对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陆进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和(或)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某些病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流行性感冒和 SARS 等。根据解剖部位,上呼吸道感染仅限于鼻、咽、喉和中耳及隆突以上部位气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特征表明,上呼吸道感染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每年均有发病;其普通型感冒的特征为起病急、病程短、病势轻、预后好和散在发病;流行性感冒的特征则为发病率高、传播范圈广、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对老年人和有基础心肺疾病患者威胁较大,常可导致死亡,需引起极大的重视。
作者:鲍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均年龄越来越大。80岁以上的老老年男性越来越多,他们几乎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上为这些患者导尿,不仅非常困难,而且增加病人痛苦,还容易导致尿道损伤。笔者从事老老年护理工作十余年,不断思考创新和改良老老年男性患者导尿的方法,对于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导尿效果比较满意。盐酸丁卡因胶浆为腔道表面润滑麻醉剂,用作尿道、食道、阴道、肛门、直肠等插管镜检或手术时的局部润滑麻醉。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钱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传统的医学检验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本文简要剖析了检验医学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现代医学模式下,检验医学的发展对策,以期实现检验医学的创新突破和快速发展。
作者: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下睑缩肌切除术在轻中度下睑退缩患者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间38例下睑退缩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下睑缩肌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眼睑改变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治疗无效的为1例,眼睑退缩程度为2-3mm;治疗效果一般的为11例,眼睑退缩程度为1-2mm;治疗有效果显著的为26例,眼睑退缩程度<1mm,与治疗前情况相比较,P <0.05认为差异具有比较意义。结论:下睑缩肌切除术在轻中度下睑退缩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且安全性非常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易书娟;邱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主要对阑尾术后的右侧腹股沟疝的发生的机制,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相关的概述。
作者:李风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