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降低对肿瘤患者的损伤。方法:选取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结果: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患者中,包括21例患者早期红肿疼痛的患者,经相应的处理,症状得以缓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38例局部红肿和水疱的患者,经过冷敷热敷,疼痛得以缓解,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损伤皮肤逐渐愈合;20例溃疡患者,经处理后创面完全愈合,仅有1例出现局部坏死。结论:化疗对肿瘤患者毒性大,副作用强,在化疗过程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外渗的发生,同时对外渗患者及时的护理,可以防止外渗引发更为严重的损伤。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脑膜瘤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应用舒适护理理念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脑膜瘤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34例)和干预组(3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对照分析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的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护理后其 SDS 和 SAS 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脑膜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白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实验对 TC -CA 治疗妇科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阴道炎患者参与该次实验治疗,把10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普通组。实验组50例患者使用 TC -CA 治疗,普通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1周,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情况。根据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对 TC -CA 治疗妇科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21例,有效患者23例,无效患者6例,总有效率为88%。普通组5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9例,有效患者28例,无效患者13例,总有效率为74%。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C -CA 治疗妇科阴道炎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我国临床医学广泛应用。
作者:易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对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失误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寻找并分析护理失误的相关原因,并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作者:薛剑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颈动脉灌注溶栓治疗护理路径的实施,总结溶栓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31例于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在我科住院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灌注溶栓治疗,并建立颈动脉灌注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患者快速进入卒中绿色通道,通过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操作规范化,护理制度化、流程化、表格化。结果:31例病人中,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 P <0.01,有显著性差异;90天 mRS 评估,生活自理率81%,取得了良好的溶栓效果。结论:通过制定动脉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病人得到及时的护理观察,培养了经验丰富的溶栓护理小组,为卒中绿色通道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制定和规范溶栓护理路径,可大限度的节省时间,为积极抢救神经组织,防止溶栓并发症,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作者:邵雪华;余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痛风病症是一种顽固难治的病症,西药治疗痛风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因其毒副作用较大,故患者耐受性差。中医整体治疗的观念对从根本上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综合疗效,本文从中医对痛风的辩证施治及整体药物调养的角度加以分析,期望对临床治疗中合理正确使用中医药提供一定的依据。痛风病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部分患者后期可累及肾脏,导致尿酸性肾结石形成和慢性间质性肾炎。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病因尚未阐明;继发性可由肾脏病、血液病等引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被古人称为“王者之疾”的痛风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西药治疗痛风的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药物如消炎痛等[1],但它们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较大,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中医治疗痛风效果好、副作用少,长期以来被患者广为接受。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报道。
作者:廖水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鬕针耳背割治配合中药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7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均施以常规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药,治疗组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鬕针耳背割治,每周2次,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 PASI 评分显示都能有效治疗银屑病,但治疗组的整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显著,本次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鬕针耳背割治法联合中药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疗效显著,较单纯中药治疗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改进。
作者:杜华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时引起的肾周积液的声像表现及其发生的机制。方法收集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的患者116例,观察患者肾盂积水的程度及有无肾周积液、输尿管结石梗阻的部位及大小,并与急性梗阻解除后进行对比。结果15例患者同时伴有肾盂积水及肾周积液,结石梗阻解除后,肾周积液消失。结论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时引起肾周积液与肾盂压力升高尿液外渗相关。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曾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结石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C 组,A 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 T 管引流探查治疗,B 组患者采用经胆囊管途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C 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三组间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住院费用结果:A 组的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个组手术住院费用也高于其他两个组,B 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它两个组。结论:每种治疗方法具有优缺点,应综合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以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高庆冉;荆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新形势下各级医疗机构及时调整,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建立良好财务管理机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但在财务管理细节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论文根据医院财务管理原则和基本任务,提出了财务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设想,并对加强培训高素质财务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了论述。
作者:陈艳;李莉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产妇健康哺育喂养越来越受到众多家庭的关注,因为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智力和体质发育的优越性是任何代乳品无法替代的,乳汁中含有多种抗体和抗感染物质。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生长和健康,而且还能促进母体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因此如何提高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剖宫产产妇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产前培训、术前宣教、术中早接触、术后早吸吮及选择舒适哺乳体位等护理对策。针对剖宫产产妇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消除了顾虑,建立了纯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掌握了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既符合现代社会健康的生活理念,又促进了社会健康文明发展。
作者:薛文雅;任秀芳;王慧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变化及其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孕30~34周孕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干预组50例孕妇及其家属加用心理干预,另50例作为对照不做任何记录与心里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心理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紧张、焦虑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干预组较对照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P〈0.01);干预组较对照组产科并发症明显减少(P〈0.001)。结论:孕期加强对孕妇及家属的心理变化分析及其心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产后紧张、焦虑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妊娠结局。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总结腹腔镜手术设备的护理管理经验,建立腹腔镜器械和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设立腹腔镜手术设备专人维护。结果通过不断完善的设备管理、正确地使用和保养、强化护理人员培训,确保腹腔镜器械和设备运转正常。结论健全的操作制度、严格地管理、认真地培训学习、精心地维护保养是延长腹腔镜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手术质量的关键。
作者:郑颖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妇产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0年2月至2012年度11月对218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容易引起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安全隐患问题。结果通过防范措施及管理,有效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切实落实护理安全。结论要提高妇产科的整体水平,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员,并且要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防范安全隐患。
作者:吴翠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脑梗塞也长被称为脑血栓,对患有脑梗塞的患者需要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救治措施,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个是急性发作阶段的护理,第二个是住院急救阶段的护理,第三个是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的护理。每一个部分的工作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患者的陪护人员要详细的分析患者所在的阶段以及其具体的病情,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这样就能促进脑梗塞患者快速的康复。
作者:朱莲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提高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制定乙肝预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1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保健门诊建卡检查及住院分娩的641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液3毫升做乙肝两对半检查并以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作为数据来源,按三个年龄组(①20岁以下、②20~30岁、③30岁以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41例孕产妇女中,HBsAg 阳性91例,占患病率14.20%。其中<20岁组 HBsAg 阳性6例,占受检人数的12.24%,占患病人数的6.59%;20~30岁组 HBsAg 阳性65例,占受检人数的14.04%,占患病人数的71.43%;>30岁组阳性20例,占受检人数的15.50%,占患病人数的21.98%。各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地区育龄妇女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仍较高,今后应加大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乙型肝炎易感的育龄妇女接种乙肝疫苗,提高其免疫水平,以降低孕产妇 HBsAg 感染率,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蒙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提高与患儿沟通技巧的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与患儿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沟通方式和技巧。结果通过实施正确的沟通方式和技巧,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
作者:郑继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人,一组为对照组:即在治疗结束后,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即治疗结束后采取人性化护理。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指标,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几个治疗指标: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指数及沉僵时间,发现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实验组的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后,采取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董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感冒发热患儿120例,其中60例为观察组,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另60例为对照组,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在进行为期3天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能够较好的改善小儿感冒发热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慢阻肺(COPD)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 COPD 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00%,显著低于观察组(94.00%)(P <0.05);(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PaO2及 PaCO2)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气指标水平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FEV1、FEV1%、FVC、6MWD)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 <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COPD 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明显,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