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琪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体位指导,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人本位整体护理是把病人视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人而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护理中使患者功能恢复至佳程度,使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更新与改善,PICC 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逐渐应用于临床,自2006年至今我科开展 PICC600例和2013年底至今开展静脉输液港20例。本文从置管方法、留置时间、护理要点、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出院指导等多个角度对 PICC 与输液港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为两者在临床护理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邱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新生儿黄疸是指一组由于新生儿时期各种原因导致的、以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为主,当血中总胆红素〉85.5ummol /L 时,引起肉眼可见的皮肤粘膜黄染及其他器官黄染的临床症候群。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一般无任何症状,也可有轻度的嗜睡或纳差。黄疸出生后4~5天为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于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缓慢,可延长到2~4周。遵医嘱给予持续蓝光照射8小时均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凡是小儿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度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1],属于儿科常见急症。临床表现是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小时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惊厥的严重程度并不与体温呈正比。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有时患儿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若不及时就医采取止痉措施可危及生命,及时、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2]。现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各项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毛丹;曹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些年来,“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实施医疗改革服务大众的同时,医疗机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药退药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医院西药退药情况的分析与研究,了解退药原因,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程炜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儿童过敏性紫癜在我地区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常遇到。作为一种儿童多发的免疫系统疾病,其病因及病机研究资料尚不足,具体的发病原因需要进一步探究。本病主要引起系统性小血管炎。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患儿多出现关节疼痛、肾脏损害、腹疼等症状。关于治疗方案,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方案[1,2]。近十年来,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在我院明显增加。且年轻医师因为经验不足,会有漏诊及误诊的情况出现。早起诊断,早起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预后。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指导以后的临床实践,笔者进行了此次临床研究,并记录如下。
作者:赵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救治的70例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早期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三周改善情况较为明显,其中观察组的好转幅度优先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还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重点对基层卫生院护理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基层卫生院的护理现状和影响其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展望和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基层卫生院医疗卫生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2012岁~2014年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按照卫生部《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和四川省《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对县内居住3年以上、35岁~64岁妇女每年抽取1000名进行乳腺癌筛查;摸清我县35岁~64岁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得出:3年共计检查妇女3302人次;经临床检查,发现可疑阳性1965人;送超声检查,查出阳性271人,再送钼靶 X 光检查,发现可疑乳腺癌13人,后送病理诊断,共确诊乳腺癌4例。结论:我县3年共查出35岁~64岁农村妇女乳腺癌阳性271例,阳性检出率8207.14/10万(271/3302);乳腺癌发病率3年平均为121.13/10万(4/3302),高于全国其它地区发病率。
作者:舒永强;何英;邹翠华;郑华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运用各种对策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范事故,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病人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必备条件,是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者:彭高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脾亢导致血小板、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引起出血倾向、抵抗力下降及重症感染,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有手术脾切除、脾动脉栓塞、超声引导脾内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我院对30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军;卢金流;高克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比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关节碎裂型 Col es 骨折的临床价值,以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关节碎裂型 Col es 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2例接受非手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48例接受手术治疗者纳入实验组。治疗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腕关节 Mayo 评分较高,组间差异经t 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掌侧 T 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碎裂型 Col es 骨折有助于骨折愈合,恢复腕关节功能。
作者:周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手卫生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务人员有效的手卫生,可降低约25%-50%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因为经手接触传播,是病原微生物在医患之间的主要传播途径,清洁的手能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我科从2013年9月-11月,应用品管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俊英;蔡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介绍了中心负压吸引系统的设计、组成和检测方法,阐述了系统的特点和运用。系统的建设,为临床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提高了设备保障部门的管理效率,有利于临床使用科室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东跃胜;陈江华;夏崇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国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手术效果,促进康复。方法:回顾性总结1052例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手术配合及术后带环期间及下环后对症宣教及手术的效果观察。结果: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成功1044例,手术时间平均5-8分钟,术中无出血。带环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出血、血肿形成、切口裂开、感染、商环脱落等。8例术中放入商环后即发生包皮残端回缩脱出商环,遂改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后7天取环时---例伤口甲级愈合,---例伤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6-8个月,包皮外形美观,切缘整齐光滑,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
作者:谢登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道病人的病史特点、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59例老年胆道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40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引流14例。单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3例。胆囊结石合并肠道肿瘤同时手术2例。。并存病发生率84.74%(50/59),并发症发生率10.2%(6/59),死亡1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积极处理并存病,是减少老年胆道病人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金大伟;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以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2014年2月-5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患者6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担心静脉穿刺失败,希望一次成功的患者占96.7%,希望护士讲解所用药物的药效及副作用的患者占91.7.%,希望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的患者占93.3.%,要求护士经常观察输液情况的患者占96.7.%。结论整洁舒适的环境,熟练的穿刺技术,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爱、尊重病人,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小燕;范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研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胆结石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切口组。微创组32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组32例患者行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经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切口组;微创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切口组(P <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胆结石具有良好效果。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小切口手术来说创伤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感染率低。治疗后创口恢复快,操作过程中视野广阔,不对内脏造成损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敖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提高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制定乙肝预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1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保健门诊建卡检查及住院分娩的641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液3毫升做乙肝两对半检查并以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作为数据来源,按三个年龄组(①20岁以下、②20~30岁、③30岁以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41例孕产妇女中,HBsAg 阳性91例,占患病率14.20%。其中<20岁组 HBsAg 阳性6例,占受检人数的12.24%,占患病人数的6.59%;20~30岁组 HBsAg 阳性65例,占受检人数的14.04%,占患病人数的71.43%;>30岁组阳性20例,占受检人数的15.50%,占患病人数的21.98%。各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地区育龄妇女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仍较高,今后应加大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乙型肝炎易感的育龄妇女接种乙肝疫苗,提高其免疫水平,以降低孕产妇 HBsAg 感染率,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蒙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护理的知识、技能和急危重病人的心理特征,运用有效的交流方式,加强沟通,才能与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救护质量。
作者:何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