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家渡社区痛风患者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诱因及伴发病的回顾性研究1

晏飞;丁林宝;张玉萍

关键词:社区, 痛风性关节, 诱因, 伴发病
摘要:目的:探讨周家渡社区痛风性关节炎与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等伴发病的关系,及与饮食、疲劳、季节、遗传等因素的关系。方法本文收集了121例痛风病人,从性别、年龄、体重、病程、诱发因素、发病部位、发病季节、伴发病及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病人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19.05%;诱发因素中以饮食不节为主要,占61.16%;痛风急性发作好发于季节交替时,占39.76%;痛风好发于下肢关节,以第一足趾关节多,占45.45%;常伴发其他疾病,肥胖占80.99%,高脂血症占52.07%,高血压占47.11%。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与饮食、疲劳、气候等相关;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好发于下肢小关节,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常与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并发。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增生症电切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电切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总结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20例行 TURP 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手术均取得成功,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行 TURP 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患者恢复快,无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系数。

    作者:付成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完善我院眼科护理技术的管理,在2010年3月我们将持续质量改进引入眼科护理技术的管理中,并成立了眼科护理技术质量改进小组,确立小组的工作目标,制定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共同探讨护理人员在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确定质量改革的项目,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加强各部门的管理,构建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的平台。结果:经过3年的持续性质量改进,所有人员的严格要求、多次反复的训练,所有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达标率也从2010年的86%提升到98%,达到小组的达标率。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提升了,服务态度有了良好的改善,满意度也由以前的89%提高到97%。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周媛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ICC 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 PICC 置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 PICC 置管患者的护理,总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结果:30例 PICC 置管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28例,成功率为93.3%,置管时间为90~360d,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机械性静脉炎3例、导管堵管1例、局部感染1例、导管脱出1例.结论:PICC 为患者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途径,在 PICC 置管术及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重视患者健康宣教,尽量避免及正确处理并发症,使 PICC 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余朝锈;鲁光洪;马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口腔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口腔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10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对护理治疗的配合程度、对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配合和功能锻炼的掌握。

    作者:谢小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目的:胃溃疡患者使用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钠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82例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将这82例胃溃疡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41例胃溃疡患者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上使用奥美拉唑,实验组41例胃溃疡患者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上使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4周后,治疗组41例胃溃疡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分别为93.7%和73.1%,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胃溃疡患者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应用于胃溃疡患者的疗效确切,较传统的治疗药物,疗效要好,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曾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护理因素,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不安全事件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方法:分析精神科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护理因素,寻找解决办法。结果:精神科安全隐患包括:病人自身、护理人员、病人家属、医院设施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结论:精神科在做好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安全非常重要。

    作者:刘海萍;陈玉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电话回访在脑梗塞患者出院后应用的价值研究

    脑梗塞是临床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脑梗塞会延缓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运动功能,会导致患者缺乏任何社会兴趣,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治疗脑梗塞中,由于患者生活能力下降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应该加强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治疗工作。本文综述脑梗塞患者出院后电话回访的现状及进展,从电话回访过程中,全面了解脑梗塞患者出院后的症状及现状。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耳畸形患者的心理特征及临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526例小耳畸形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系统化的案例分析,并总结归纳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在实施该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后,成功对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地改善和提高。结论: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小耳畸形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能显著地改善临床护理效果,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速度,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护理中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运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雷尼替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连华;何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周围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护理

    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患者面部往往连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造成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使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周围性面瘫发病率有所提高,常表现为一侧面肌麻痹。治疗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以及按摩、理疗等。虽然治疗方法繁多,但仍有少数患者久治不愈。因此康复治疗是面瘫恢复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在疾病的早期、恢复期、后遗症期都非常重要。因此周围性面瘫的康复及护理在临床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戚君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美容缝合与常规缝合对比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美容缝合和常规缝合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因肱骨干骨折需行内固定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分别在手术缝合阶段予以美容缝合(观察组)和常规缝合(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后住院时间、甲级愈合、缝线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13±2.7d 明显少于对照组22±3.4d,甲级愈合85%明显高于对照组40%,缝线反应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40%,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3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使用美容缝合较常规缝合临床效果更佳,美观性强,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颜杰;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中生 HBsAg 携带率16年的变化分析

    目的:调查惠东地区高中生毕业生1996年至2014年18年间每6年 HBsAg 携带率,分析18年前后 HBsAg 携带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高中毕业生以健康体检的形式进行 HBsAg 普查;HBsAg 采用 ELISA 法检测。结果:1996年-2014年,惠东高中毕业生每6年 HBsAg 阳性率下降都很明显,但直至2014年,高中毕业生的 HBsAg 阳性率仍高达4.9%。结论:(1)加大乙肝科普知识的传播,增强群众对肝炎防护意识,从而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2)研究和推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是乙肝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作者:余进胜;贺勇锋;陈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患者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是否能改善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9月入住我科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U,皮下注射,1次/天,疗程7天。分别在治疗后24小时,3天,7天时比较两组患者 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是否有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基本资料及 APACHEⅡ评分没有差别。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没有差别。在治疗第24小时和第3天,两组患者 APACHEⅡ评分均值没有差别(18.63±5.53 VS 20.09±4.48 P >0.05)(18.43±4.71 VS 17.15±3.35 P >0.05),但在治疗第7天时,干预组 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6.17±4.36 VS 13.81±3.16 P <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95.27±121.04h vs 154.00±117.23 P >0.05)。治疗组患者住 ICU 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7.60±6.58d vs 14.09±5.86d P <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雪莲;王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学美容专业病理学课 TBL 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模式是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模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我们发现 TBL 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起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社区慢性病的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慢性病呈上升趋势,人类的疾病谱、死亡谱也在发生着转变,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病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主的慢性疾病的危害日益严重。慢病患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各种慢病的发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在社区内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预防慢病的有效途径。因此对慢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采用有效地社区慢病健康教育干预方法,使社区居民参与进来,对提高慢病病人的疾病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卫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论制定"壮医日"对发展壮医药事业的意义

    针对面前困扰壮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探讨制定"壮医日"对发展壮医药事业所起的作用和意义,为发展壮大壮医药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周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骨科患者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合理的护理措施对骨科病人疼痛症状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100例骨科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观察他们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数周后病人的疼痛症状明显得到缓解。结论有效缓解骨科病人的疼痛,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后。而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骨科患者疼痛加快患者康复的作用。

    作者:邓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

    本文旨在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为老年病人提供舒适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老年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始终是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和不断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现代老年护理事业发展的出发点跟归宿。不断总结,大胆探索和创新,推动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事业更好的发展。本文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护理进行了探讨,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建构主义师生角色定位在机能实验学中的探讨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技能培训课。建构主义的师生角色定位有助于改善教学。教师角色由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学生角色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实践表明,建构主义师生角色定位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增强了教学效果,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和成长起到的推进作用。

    作者:王桂叶;胡中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方法,观察效果,总结血液透析中得到的经验。并针对不同患者操作及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完善。结果: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使血液透析护理更为轻松、合理,大大降低了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劳动强度,为透析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胡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