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梅
目的:探讨阿维 A 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30例多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用 CO2激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用 CO2激光进行治疗之后,每天口服阿维 A30~40mg,克拉霉素0.5mg,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维 A 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抑制发性尖锐湿疣的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学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干预组37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传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组除予以常规传统式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并采用制作好的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量表测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提高了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依存性,使健康相关行为也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撒志梅;张听芹;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腹部手术后患者早期炎性肠梗阻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0例,通过对5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50例患者均住院后采用非手术法进行治疗,均得到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2天,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手术后的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以治疗为主,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晓翠;柏丹;李阳;方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应用于气管切开切口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8月所接收治疗的60例气管切开切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无菌气管切开纱布进行气管切开切口换药,观察组使用新型敷料应用于气管切开切口换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换药次数和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切开切口患者使用新型敷料应用于气管切开切口换药,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邵蕾;王鑫;廖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糖耐量减轻人群对其进行运动及饮食的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100例近两年来在我院接受体检的患者,确诊62例为糖耐量减轻人群,将一些简单的糖尿病病预防措施告知对比组,干预组糖耐量减轻人进行运动及饮食的干预,观察2组疗效。结果:干预组 IGT 患者的 FPG 以及2hPG 的数值比对比组 IGT 患者的数值明显要低(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 IGT 患者进行运动以及饮食上的干预,能使患者的葡萄糖耐量减低者血糖降低,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两药联用(托吡酯联合氟桂利嗪)预防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托吡酯单药治疗组、托吡酯联合氟桂利嗪组(联合治疗组)和氟桂利嗪单药组3组,每组均为39例患者。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2%,氟桂利嗪组的总有效率为64.1%,托吡酯组的总有效率为59.0%,联合治疗组与单药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3组患者治疗中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托吡酯联合氟桂利嗪预防偏头痛疗效更明显。
作者:蒋开慧;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0例有撤离呼吸机史的先天性脏病患者,以机械通气12小时为界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早期撤离呼吸机,对照组晚期撤离呼吸机。对两组实验对象的体外循环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应用心血管药物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插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应用心血管药物、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插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加强早期撤离呼吸机的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吴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叶酸代谢障碍基因对孕妇和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选取103例产检的孕早期缺乏叶酸的患者,采取口服的方式补充叶酸来预防治疗叶酸代谢障碍,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孕妇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胎儿畸形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孕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病率以及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叶酸代谢障碍对孕妇和胎儿有不良影响,尽早补充叶酸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作者:王斯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脾亢导致血小板、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引起出血倾向、抵抗力下降及重症感染,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有手术脾切除、脾动脉栓塞、超声引导脾内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我院对30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军;卢金流;高克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比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 A 组与 B组,每组均有患者50例。A 组患者接受多索茶碱治疗,B 组患者接受氨茶碱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医治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结果:A 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 B 组患者总有效率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0.0%,显著低于 B 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相对于氨茶碱均更为突出,有效保障患者疗程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正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是被公认的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探讨脂肪肝的发生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主要用 B 超检查脂肪肝,定期给脂肪肝高危人群做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脂肪肝的佳方法。筛选本院健康体检人员,对经 B 超检出的278名脂肪肝和超声检查正常的234名体检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血糖(GLU)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 TG、GLU 水平较对照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 <0.001),CHO 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05)。结论脂肪肝可引起 TG、GLU、CHO 的升高。轻、中、重度脂肪肝间血脂正常和异常情况比较,不同程度脂肪肝间血糖正常与异常构成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倪红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救治的120例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重症患者,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将本次研究收录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大骨瓣减压治疗术对患者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1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33%,相比较对照组6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8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 <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治疗术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技术还不算成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值得临床有关人士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美宝创疡贴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33例,根据溃疡面情况采用单独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联合美宝创疡贴治疗,根据溃疡表面创面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单独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联合应用美宝创疡贴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均具有良好效果,联合治疗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组。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美宝创疡贴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价值较为肯定,配合多种治疗措施可显著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彭英;祁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在神经外科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 ICU 病房收治的重症患者共10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管理模式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程序化管理模式下给予护理,比较两种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在程序化管理模式下接受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1±1.28),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评价(9.20±0.17),医生的满意度水平为(92.73±4.21);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管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81.23±2.37),护士的自我效能得分为(7.65±1.29),医生的工作满意度为(78.54±7.63)。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神经外科 ICU 护理工作中应用程序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率,为医生及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 EDTA 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牙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予以牙体疾病患者针对性治疗与护理,结合统计学相关理论,评价 EDTA 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后,60例患者中10例龋病,4例(40.00%)治愈,6例(60.00%)有效,总有效率为100.00%;26例牙髓病,14例(53.85%)治愈,10例(38.46%)有效,2例(7.69%)无效,总有效率为92.31%;24例根尖周病,8例(33.33%)治愈,12例(50.00%)有效,4例(16.67%)无效,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EDTA 在牙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气压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气压治疗组再加用气压治疗。结果:气压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减少(P <0.05)。结论:气压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与奥硝唑联合对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实验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奥硝唑治疗方案,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结论:法莫替丁与奥硝唑联合对治疗慢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临床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残胃出血的治疗方法,讨论奥美拉唑对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我院2010.7-2013.7期间收治的残胃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对照组使用西咪替丁治疗残胃出血,观察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比各情况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药物总有效率仅为77.5%,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17.5%、27.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7.5%、5%、7.5%。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奥美拉唑在治疗残胃出血上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邹建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而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相近,但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欢庆;冯颜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局封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 CO2激光进行气化,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治疗效果观察得知,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和干扰素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尖锐湿疣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且具有显著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伟;朱东余;陆晓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