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套装吸痰、吸氧用物在老年病房抢救中的应用

麦小凤

关键词:探讨套装吸痰, 吸氧用物, 老年病区, 抢救, 应用
摘要:目的:套装吸痰、吸氧用物在老年病区抢救中为护士提供快捷,为患者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方法设置套装吸氧、吸痰所需用物,并独立包装。结果抢救中套装吸痰、吸氧取用时间缩短,护士满意度99.9%。结论套装吸痰、吸氧用物的应用,提高了老年病区护士的应急能力,为患者抢救争取时间。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晕针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晕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进行采血的,16周岁以上患者共3787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依次交替进入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采血护理指导,观察组采用多种护理干预采血,比较两组患者晕针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37例晕针,晕针率为1.95%,观察组仅12例患者出现晕针,晕针率为0.63%,两组晕针率差别显著,P <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采血室环境,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改变体位,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技术,减轻患者痛苦,并适当为患者补充能量,可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作者:杨振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理盐水在减少头孢类皮试假阳性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较传统消毒用酒精在头孢类皮试中减少假阳性率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到9月1120例使用头孢类药物皮试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立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酒精消毒,试验组使用生理盐水消毒,比较两组皮试假阳性率高低,可疑阳性者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再次使用盐水消毒后皮试。结果1120例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结果为阴性1048例,阳性20例,假阳性59例。试验组皮试阴性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对照组可疑阳性多,经再次生理盐水消毒后皮试结果56例证实为假阳性,假阳性率高达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消毒可以有效减少头孢类皮试阳性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原因及防治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有:不合理使用降糖药物19例(38%)、不合理使用胰岛12例(24%)、摄入食物不足8例(16%)、发热感染6例(12%)、运动过量3例(6%)、空腹饮酒2例(4%)。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治愈率为100%。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比例较高,加强对患者低血糖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4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并与同期19例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类似患者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后凸畸形矫正率等。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经皮手术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两组术前术后 Cobb 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恢复。结论:经皮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对伤椎畸形矫正程度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较好选择。

    作者:邰诗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腔闭式引流装置用于气胸患者急救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用于气胸患者急救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近一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分为实察组 A 组、对照组 B 组,每组各60人,所选对象在病情、年龄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A 组60例患者进行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B 组60例患者用传统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没有出现任何术后并发症,而 B 组有5例皮下气肿,3例已发感染。在患者恢复时间上,A 组只需要3天即可下床活动,B 组需7天;A 组6天可出院,B 组需15天。手术操作时间上 A 组:(12.20±4.38)分、B 组:(30.32±18.9)分;手术创口范围上 A 组:(0.17±0.04)cm、B 组(2.42±0.37)c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气胸疗效更佳,操作方便快速、创伤小、安全,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临床应用的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寿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手术的护理方法浅析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护理的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经疾病、生活和心理三方面的系统化护理,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疾病、生活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书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部外伤临床处理分析

    口腔颌面部外伤是指颜面、颌骨和口腔部位的外伤,颌面部外伤是头面部常见的外伤,在口腔科急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严重的颌面部外伤,常伴有其他器官的损伤。抢救时必须迅速及时判断病情,及时有效抢救治疗,总结本科2011~2014年急诊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外伤180例,对性别、年龄构成,损伤类型、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A)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 指数及FMA 评分都明显改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 指数及 FMA 评分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能有效的改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ICU 轮训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 ICU 轮训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5名护士,将其平均分为3批轮流进行为期100天的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结果:培训后,所有护士理论合格率(100.0%)明显高于培训前的合格率(33.3%),临床技术合格率(100.0%)明显高于培训前的合格率(35.6%),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ICU 轮训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理论和临床技能水平。

    作者:陈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通过采用 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的在我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0人,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采用 PDCA 循环式护理的方法,以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和慢性肝病问卷作为评定指标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和慢性肝病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研究证明 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牙髓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活髓拔除后根管治疗的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活髓拔除后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6例106颗确诊为牙髓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 两组 A 组53例行活髓失活后根管治疗 B 组行局麻下拔髓后根管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 组显效50例,有效2例,无效1例。B 组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6例。结论使用 antipulp 失活后根管治疗的术中术后疼痛率低,疗效好,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夏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康复科心理护理

    我院康复科自建立以来,成功使上千例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时得到了救助。其中灵活多样的心理护理方法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得当,为患者从心理到生理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创造有利于康复的条件,使患者大程度地回归到社会。

    作者:陈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痕美容剖宫产术12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痕美容剖宫产术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127例微痕美容剖宫产术术后第1天,42天,3个月,6个月观察其切口愈合情况。结果127例微痕美容剖宫产术产妇腹部切口均为甲级愈合,为顺着皮肤纹理的线状微痕,美观,术后5天出院。结论微痕美容剖宫产术,减张缝合,组织层次对合好,可尽量减轻损伤,减轻瘢痕形成,在解除患者疾患、恢复功能的同时给予患者良好的外显形态,产妇更易于接受,据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值得产科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程中的干预策略

    目的:探讨在分娩过程中如何规范使用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50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175例作为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325例作为观察组(不同程度给予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导致剖宫产、阴道难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软产道严重撕裂伤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中各种干预措施要限制性恰当使用,不能作为常规使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拟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0%(P <0.05)。结论:在结肠癌手术围手术期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克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内服中药,外用熏蒸,肌注聚肌胞,局部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干扰素滴眼液滴眼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76例,痊愈56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结论:中西医结合内外并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闫成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8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SAS 评分、VAS 评分、心率、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全面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恐惧心理与焦虑心理,减少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陈中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儿童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及护理

    眼外伤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由于儿童生性好动,自我防护及躲避伤害能力差,是儿童导致眼盲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对本病进行及时抢救和有效治疗及护理,是抢救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致盲至关重要。我科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眼外伤儿童8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小兰;邓艺萍;丛卓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宝石 CT 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宝石 CT 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共6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 MDCT 扫描,观察组患者行宝石 CT 冠脉前门控扫描,对两组患者的扫描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在球管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宝石 CT 前门控扫描辐射剂量为(2.29±0.81)mSv,而传统 MDCT 扫描剂量则为(13.8±3.4)mSv,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采用宝石 CT 利用 AsiR 重建技术,同时采用个性化前门控扫描能够获得高清的冠脉成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毛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小切口手术和常规手术,比较手术效果。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甲状切除手术,对比前后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用时、术后疼痛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具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时,相比传统切除手术拥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杨东兴;魏晨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