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刚藤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郝小姣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金刚藤胶囊, 中西医结合治疗
摘要:目的:评估中成药金刚藤胶囊联合西药抗生素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在我院确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年龄24-65岁,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加服金刚藤胶囊,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金刚藤胶囊与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内科一次性卫生材料使用与感染控制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心内科一次性卫生材料使用对感染控制的价值,探讨一次性卫生材料的使用方法,严格控制感染。方法:总结一次性卫生材料使用存在的问题,加强一次性卫生材料的使用管理。结果:提高对一次性卫生材料使用重要性的认识,使一次性卫生材料管理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避免因一次性卫生材料而引起心内科医院感染。结论:加强一次性卫生材料管理使用,是控制心内科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志刚;杨翠霞;冯亮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药内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使患者髋关节得到一个相对无痛、功能基本正常的关节,从而延缓甚至避免人工关节置换的发生。方法:3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拄拐避免患肢负重的前提下,全部采用中药(方见治法)内服治疗。本组36例患者经中药治疗6个月,随访6-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X 线片、CT 等,部分予以 MRI。优24例,良9例,可3例,差0例,疗效优良率达91.7%,表明治疗方案易行,安全可靠。结论:中药口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显效,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临床较为实用,方法易于掌握,值得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特别是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为更佳。

    作者:黄代富;祝乾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颞浅动静脉交织走行变异1例报道

    对标本库头面部颞侧血管走行异常的男性成人标本进行非测量性考察。发现左侧颞浅静脉与其伴行的动脉分支呈缠绕交织型走向变异,已明显形成扭曲性挤压,耳颞神经未发现明显异常。

    作者:王艳;柯鹏;林金勇;林婷;孙燕;温锦涛;曹满秀;吴长初;万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应把握好入院接诊、病情观察、药物反应、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康复指导等各人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应引起高度重视产。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作者:常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痛对躯干肌的肌力影响

    本文介绍了腰痛与躯干肌的关系,并总结了腰痛对躯干肌的肌力影响。

    作者:韩婷婷;薛康颖;陈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疝病人的围术期的护理中的应用,预防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的安全实施。方法:通过对患者全面的护理评估,根据不同的个体需求实施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新型治疗方法的优点,修补材料的特性,做好患者的心理以及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接受健康教育且配合康复护理,无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12月随防未发现复发。结论:通过全面、耐心、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知识宣教,正确指导患者的康复,能确保手术的安全实施及有效预防并发症,使患者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段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跌到/坠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02例经脑卒中筛查已确诊为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安全措施,观察组采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跌倒/坠床风险程度评定,并实施动态评估及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 <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入院当天采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评定其风险程度,并实施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可明显降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冯诗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中医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共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中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和护理后,心室率下降至(80.54±4.46)次/min,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93.72±3.24)分;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心室率为(97.13±6.67)次/min,护理满意度得分为(81.05±4.17)分。观察组患者的心室率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护理效果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从用药护理、穴位按摩护理及注射护理等方面,对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进一步提高预后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正容;邓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老年人年龄大,行动迟缓、思维慢、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作为内科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老年患者时更多的应给予心理上的护理,让老年患者感到舒心、开心,从而轻松的接受治疗。一老年患者的心理的问题及护理方法1.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入院的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板蓝根中的抗病毒活性成分实验探究

    目的:对板蓝根中的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方法:首先,采用色谱法和结晶法对板蓝根的成分进行分离,然后,采用鸡胚法对板蓝根中活性成分进行检验。后,确定板蓝根中的抗病毒成分。结果:板蓝根中分离得到了3中化合物,分别为2,4(1H,3H)喹唑二酮(I)、表告依春(II)和、靛玉红(III),抗病毒活性成分的实验探究结果显示表告依春(II)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结论:板蓝根中的活性成分表告依春(II)是主要的抗流感成分之一。

    作者:邓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内科护士必备的素质探讨

    护士,一个既伟大又光荣的职业,一个勇于奉献不计回报的职业,一个需要耐心和责任心的职业,做一名护士很简单,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很难,那需要很的素质和奉献精神,对病人充满爱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一切从病人的需求出发,对技术精益求精。

    作者:旭日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4年3月生产后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后,行子宫压迫缝合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疗效显著,可快速止血,使患者恢复正常体征,帮助患者产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厉利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骨外科临床患者安全问题的探讨

    目的:针对骨外科临床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防护问题进行探讨。方法:综合分析临床骨外科患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对骨外科医生提出加强对患者安全管理应采取的相应安全措施。结果:骨外科临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坠床、跌倒、烫伤、压疮等安全事件。结论:要提高医生的安全意识,使骨外科患者安心在医院治疗,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环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吴树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良姜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初探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药性辛热,归脾胃经,功效为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其传统应用主治脾胃寒湿,脘腹冷痛,以及恶心、呕吐等病症;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良附丸(《良方集腋》):高良姜、香附子,治疗胃寒疼痛;②二姜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高良姜、干姜。治疗心脾疼痛,一切冷物所伤。目前中医临床为常用中草药,本文就高良姜的主要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分析如下。

    作者:邹会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士压力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闽东医院护士压力分布基本状况,探讨影响护士压力的因素。方法: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闽东医院护士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本院护士平均压力得分为56.67±12.88,已婚护士压力明显高于未婚护士(p =0.02)。结论: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和管理及人际方面的问题,其中护士对护理的病人突然死亡的压力敏感。

    作者:阮惠清;林忠豪;李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粘连性肠梗阻中医治验三则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反复发作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该病属于中医腹痛,肠结的范畴。多因饮食不节,寒邪凝滞,热邪郁闭,气血淤阻,燥屎内结等多种因素,导致肠道通降功能障碍,滞塞不通而引起。随着对肠梗阻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治疗方法的改进,特别是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提高,约大部分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而治愈。近年来,笔者根据临床分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很好疗效。

    作者:杨东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小切口手术和常规手术,比较手术效果。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甲状切除手术,对比前后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用时、术后疼痛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具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时,相比传统切除手术拥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杨东兴;魏晨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脑血栓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脑血栓是当代社会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也比较多,主要分为中西医两种,中医讲究问、闻、问、切,而西医主要通过研究观察并与患者沟通来确定病情,中西医均可对脑血栓有较好疗效,随着社会发展,更多地学者开始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希望可以扬长避短,结合两者优点,治愈更多患者。本文主要通过对脑血栓的中西医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的脑血栓治疗方法。

    作者:韩芸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20例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造成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内在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全身疾病、视力障碍、陪伴是否在场和眩晕发作等;外在危险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与药物因素,容易发生跌倒事件的时间在0:00-6:00与15:00-21:00,容易发生跌倒事件的地点大多在浴室、走廊、厕所以及床旁。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眼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首先医院的布局以及设施需合理,其次增强护理人员预见性教育和培训,构建完善的安全护理计划,强化健康教育。

    作者:王敏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败血症80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80例小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药敏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方法从临床特点、细菌培养、C 反应蛋白变化特征、白细胞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等方面对80例儿科败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败血症患者中多数为新生儿,新生儿患者为39例(48.75%),且临床反应无特异性;格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病原体的主要部分,细菌感染影响 C 反应蛋白的变化,跟年龄没有关系,白细胞在新生儿组中没有太大变化。大肠埃希菌对丁胺卡那、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敏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等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来说完全耐药。结论小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点,C 反应蛋白上升比白细胞的更加灵敏,且白细胞的变化与患者病情无关,可以通过血培养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诊断,此外,格兰阴性菌是病原体的主要部分,而其中的大肠埃希菌为常见。大肠埃希菌在药敏方面对复方新诺明及氨苄西林耐药,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大的疗效。

    作者:娄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