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利;张钧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降低,而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行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手术前后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影响。方法:对照组102例抗生素给药,观察组127例抗生素并用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结束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抗生素并用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该病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仲茜;陈香玉;麦镇荣;李志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护生生活质量与焦虑、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量表简表(WHOQOL-BREF)、自评焦虑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随机选取的340名高职高专护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不同生源地护生总体生活质量及心理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及人格特质影响高职高专护生生活质量。
作者:李双力;李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也不断增加,由于老年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病变,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等衰老表现,因而老年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复发、疗效差;老年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做好老年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有几点护理体会。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病例1:女52岁。于2014年3月2日因咳嗽、咳痰3d、发热1d就诊。体格检查:T 38.2℃咽部轻度充血,口唇无紫绀,左肺呼吸音音粗,可闻及散在干鸣及痰鸣,余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WBC10.0×109/L N76.7% L 32.8%。胸片示左肺肺炎。以左肺肺炎予莫西沙星氯化钠溶液400mg静滴。用药2h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视物模糊,查体T 37.8℃ BP110/70mmHg 面色苍白、呼吸平稳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考虑为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停用莫西沙星。给予平卧位,地塞米松10mg入小壶及异丙嗪50mg肌注,休息20min后,患者面色红润,症状缓解,T 37.5℃ BP110/80mmHg心率85次/分留观40min后,症状消失。
作者:梁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的4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护理人员20位。研究组再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培训,对照组不进行相关的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中出现不良护理现象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研究组的护理人员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效果。
作者:吴彦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用药对于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3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其中62例不伴息肉患者,31例伴息肉患者,全部患者口服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药品克拉仙,每日500mg,98日为1疗程,全部患者服药1个疗程以上。结果:不伴息肉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Lund-Kennedy内镜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息肉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nd-Kennedy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长周期规范化服用药物对于治疗不伴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成年患者疗效显著,且较少产生不良反应。但对于伴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效果稍差。采用此方案在治疗不伴息肉慢性鼻-鼻窦炎成年患者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伟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腰腿疼痛和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正是由于腰腿疼痛的这种普遍,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不把疾病当回事,给疾病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终导致疾病的难以治疗,给人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腰腿痛是指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证,包括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症、腰三横突综合症等。临床表现以腰骸部、臀部及下肢部疼痛,转侧不利,坐立时不能直腰,劳累及遇寒则发为主,病情严重时,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甚至不能活动,常伴有下肢发凉,甚至肌肉萎缩。它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由腰肌劳损,炎症,风湿以及脊柱退行性病变等多种疾病引起。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亦逐渐增加,本病病因复杂,疼痛时缓时重,缠绵不愈,复发率高,许多患者久治不愈而演变成慢性,顽固性腰腿痛,治疗颇为棘手。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深度压疮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30例深度压疮的患者进行VSD,同时加强相关围手术期的护理,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五至七天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30例压疮患者均愈合,大大缩短了压疮愈合时间。结论 VSD技术治疗深度压疮,能安全有效的封闭创面,促进压疮愈合缩短二期创面修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其方法简单有效,应推广应用。
作者:贺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通过对电视腹腔镜系统的操作进行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结果在精确的配合下,10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4h,术中出血量约250ml,术后住院时间7~10天,无手术直接导致的并发症,术后恢复快,效果较好。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新方法,全面地、精确地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策略,为临床治疗和应对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月到2014年3月接诊的7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比较治疗观察。对照组38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8人采用常规治疗与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相结合的疗法,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11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痊愈9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8.9%。两组在血气指标方面接受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陈东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根据心理需求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自2011年5月-2014年1月期间45例根据心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的精神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精神科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精神障碍均得到消除,病情均得到缓解。结论:在住院期间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保持患者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病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被破坏剂型后用于治疗喘息性疾病时对疗效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证明此药在喘息性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5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常规的不破坏剂型5mg/d,睡前口服,观察组予以破坏剂型5mg/d,睡前口服(剂型采用10mg的孟鲁司特钠,中间掰开分为两份各5mg、5mg,服用放置1日后的半片)。疗程12周。结果:观察喘息再次发作例数和1年后哮喘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6个月内喘息再次发作例数均多于治疗组。结论: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喘息性疾病破坏剂型后疗效变差。
作者:徐春红;刘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人多年来通过对76例血液透析病人的观察与护理,通过临床实践中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总结血液透析中得到的经验,积累了一套科学、便捷的操作技巧和护理方法,针对不同操作及护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张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57例,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性评分(FIM)、脊髓损伤水平(ASI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联合康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Barthel与FIM指数要优于对照组,且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疗法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对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的影响,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董泽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学对于疾病预防和预后判断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中心结防慢病科进行诊治的结核病患者,共计68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中医体质学进行诊治判断,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P<0.05。结论:中医体质学在疾病的预防和预后判断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作用,制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贺江雁;范金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大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28例人流术后大出血的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人流术后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归纳总结其具体的救治与护理方法。结果28例人流术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均超过200ml,9例患者伴有小腹疼痛,19例患者B超检查结果显示有异常回声。根据B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实施清宫、抗感染以及药物治疗,同时实施综合护理,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康复出院。结论人流术后需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促进子宫收缩,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防止人流术后大出血。
作者:刘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护理干预对经腹腔镜胃转流术后并发肠瘘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70例在于我院近两年来采用腹腔镜胃转流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患者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35例以及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肠瘘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给予干预组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其且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分别为94.2%和77.1%,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经腹腔镜胃转流术后并发肠瘘的应用价值较高,效果较好,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宋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某医院脑卒病人的筛查研究,从而分析出脑卒中所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方便日后加以防范,以减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数量。方法从2013年6~9月,以吉林省长春市某医院45岁以上的60名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检查,计数资料选用x2检验法对高危因素的几率进行对比。结果在脑卒的高危因素中抽烟、酗酒、焦躁、抑郁、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家族遗传等都是重要根源,减少这些不良习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脑卒的风险。结论脑卒的高危人群普遍都有年纪大、经常摄入高脂肪食物、患有高血压并伴有颈动脉存在斑块等特点,因此应该提高人们对脑卒认识和预防手段的了解,加强对高血压的管理,从而减少脑卒高发人群的数量。
作者:冯建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节育措施和并发盆腔炎疾病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节育措施后并发盆腔炎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探求服药和上环、结扎这些节育措施导致的患病率。结果:选择结扎术的节育措施患有盆腔炎患者人数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盆腔炎这种疾病主要的节育措施为结扎术。
作者:卢日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