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王小琴

关键词:肾病综合症, 临床护理, 感染, 心理护理
摘要:肾病综合症是内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该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且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除了有效地治疗措施外,正确有效地临床护理对病人的病情恢复十分必要。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可能发生的因素

    目的:针对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60例精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不良事件因素主要涉及患者自身、患者家属、医院设施、护理人员、医护沟通配合四个因素。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遵医行为,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告知注意事项,医院规章制度、病房管理要求、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才能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

    作者:王惠光;徐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2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颅脑外伤后的临床表现。比较不同损伤之间的差异,探讨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该院近几年来23例外伤后颅脑损伤的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存在头皮损伤的23例;有颅骨骨折的6例;原发性脑损伤7例;继发性脑损伤11例;并发症和后遗症2例;轻型颅脑损伤的1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为9例。结论在进行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时,应从多方面考虑其致伤因素及致伤后果,依据伤者的病史及辅助检查、CT等来确定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以保证其准确性。

    作者:黄劲超;孙志刚;颉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防旋股骨近段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分析

    自2011年10月~2012年12月使用防旋股骨近段髓内钉(PFNA)治疗43例6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现汇总报告一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林60岁~83岁,平均72.3岁。交通事故伤10例,跌伤27例高处坠落伤5例,均为闭合型损伤。骨折类型:I型14例,Ⅱ型24例,Ⅲ型5例。按Singh提出的方法,将股骨近端骨骼强度由弱到强分为1~6级:1级0例、2级4例、3级12例、4级14例、5级10例、6级2例。1.2手术方法入院后行常规牵引复位。一般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也可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保持患肢伸直固定。健侧肢体尽量外展,在两下肢之间留出足够空间。以便C型臂X线机顺利准确地观察股骨近端正、侧位影像,监视手术过程,闭合手法对骨折进行复位,待骨折位置满意后,将患肢内旋10°~15°或更大角度,内收10°~15°固定于牵引床上以方便操作。要是骨折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如果遇到困难也应在一个平面达到复位,另一个平面在插钉过程中进行矫正。由皮外触及大转于顶点,由顶点向近端水平切开5~6cm,逐层切开后直达大转子尖。选择大转子顶点的前1/3后2/3交界处为进钉点,用尖锥开髓进入髓腔,导引针转动插入髓腔,确保畅通过髓腔中心。扩髓不是必须的,扩髓应从直径相同或小13开始,近端必须扩至与主钉近端直径相同,远端扩至较置入钉直径扩大23.PFNA的直径及颈干角确定以后,用相应导向器连接PFNA主钉,固定螺杆一定要旋紧。将连接在导向器上的PFNA钉用手推入髓腔,直到拉力螺钉孔的轴线位于股骨颈下1/3处。PFNA 主钉放置满意后,取出导针。螺旋刀片的放置:首先沿导向器套筒钻入导针,C型臂X线机透视下监测导针到达要求位置,拔除内套筒,空心钻沿导针钻开皮质至限深处,将螺旋刀片安装在特制手柄上,将螺旋刀片轻轻锤击打入,C型臂监视刀片到达满意位置后,顺时针旋转插入器手柄,将螺旋刀片锁定,锁定远端锁钉并安装尾钉。术后当天患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术后3天给予CPM锻炼,4~8周开始部分负重行走。

    作者:罗亮;宗立永;于国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对斑点免疫印迹法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的研究分析

    中药药性是中药研究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前,我国对于中药的研究非常重视,文章主要针对的是斑点免疫印迹法对中药药性的研究和分析,我们以几味典型的中药提取物为研究的对象,将其作为对照抗原,然后,在制造出于其相对应的寒性,热性的对照抗体,并将之与其它中药水提物作为斑点免疫印迹,之后再根据对照抗体对不同药性中药提取物所产生的反应,比较其药性之间的相似程度,并做出分析和总结,进而提出研究设想。

    作者:李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患者压疮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的预防、发现ICU重症患者的皮肤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通过对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ICU收治的108例重症患者出现的皮肤压疮问题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解决。结果:无1例出现压疮引发的并发症。结论:通过对ICU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的及时观察,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是预防皮肤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钱曦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84例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一次性碎石成功的患者79例,术后未见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无结石残留和复发。结论:采用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疗效好、痛苦少、方便简单、微创、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发生并发症,使患者预防结石和早日康复。

    作者:李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漫谈时病的药物预防

    本文根据“预防为主”的方针,探讨时病的药物预防方法,而对时疫的药物预防则不属于本文内容,但通过时病药物预防以调整机体的抗病力量,故对时疫的感染亦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从探讨角度出发,为时病预防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田野;高金鑫;田石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究与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7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采用荧光PCR法检测该组患者的HBV基因型并同时测定其肝功能。结果:全部患者中HBV基因型为C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多于HBV基因型为B型患者所占比例(P<0.05)。HBV基因型为C型患者的直接胆红素与清蛋白含量与HBV基因型为B型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HBV基因型常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型,不同BV基因型对肝功能的影响情况各不相同。

    作者:郭洁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人性化护理手段。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58名泌尿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泌尿外科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泌尿外科的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而且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对于病案信息工作者来说,临床工作的实践是全新的课题。临床路径的实施是从从思维方式到管理方式都面临着全新的转变。因此,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一项新的医疗管理模式,临床路径不仅仅需要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参与,同时,也离不开病案信息技术人员的服务和保障职能。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临床实施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内涵建设,提高编码准确率;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保障能力;强化质量意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体现协同意识,促进配合与协作。

    作者:霍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产生的效果。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全面评估,并且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监测两组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概率。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观察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面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对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低血压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

    作者:桂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人工流产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3年8月接收的36例行人工流产的孕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只采用了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人工流产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疼痛感和不良反应。

    作者:刘远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妇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产妇的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同时也促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产科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了产力、产道、胎儿之外,还有精神心理因素,可见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性,如何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作者:金美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强化病案管理以适应医保制度的改革

    为了适应医保制度改革,有针对性地加强病案质量和信息管理势在必行,包括真实、完整、准确填写信息,及时进行病案信息的分析。病案质量管理工作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规范化病案管理。2、确保电子病案信息质量;确保能为医保行业提供即全面又准确可靠的病案信息,即保护医保人员的合法权利,又从根本上促进医保行业与病案管理工作共同发展。

    作者:李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简述维生素A缺乏症和过多症在口腔临床表现

    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及维生素A醇,是脂溶性维生素之一,能使上皮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并参与人体视紫红质的形成。本文主要简述维生素A缺乏症和过多症在口腔临床表现。

    作者:吕丽;王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儿童55例,接受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儿童61例,在常规门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配合良好率。结果:对照组儿童的配合良好率为61.8%,观察组儿童的配合良好率为95.1%,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的配合良好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可以让儿童更好地配合接种,对提高接种的有效性与接种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灵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h即进行康复护理与病程在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24%,后者有效率65.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平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CT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痰液检查、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结果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多样:曲霉菌球,结节灶,团片影或伴空洞,斑片病灶。结论 CT检查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晰观察病灶形态,对真菌感染病灶有较好的提示,因此CT检查必不可少。

    作者:卢美丽;张国丰;钱绍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介入配合理疗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C型臂X光机介入配合理疗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步经验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拓展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配合理疗治疗方法,提高微创介入配合理疗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水平。方法:4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20):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综合治疗组(B组,n=20):在A组治疗基础上先进行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再配合针炙、中频、蜡疗治疗,术后1周、2月、3月、12月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术后疗效均优于术前,且随着时间延长疗效逐渐显著。术后随访,同期B组疗效均优于A组。结论:以微创介入为主配合理疗在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陈建铭;张金丹;张文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观察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MRI影像在椎管内部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78例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MRI影像的主要特点,并总结其在临床椎管内占位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椎管内部每个位置的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呈现出差异化特点,MRI影像能够有效提高对外地和髓内占位性病变的准确诊断率,其定性诊断比例高达90.5%。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的强化特征和发生位置、信号强度成为MRI影像临床诊断病症的主要依据。结论:应用MRI影像有助于提高诊断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是医学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诊断方式,通过应用MRI影像对患者的发病部位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病症的准确率。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