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顾翔
本文研究了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多光谱推帚式探测技术,主要内容有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多光谱推帚式探测技术概述;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多光谱线列阵遥感传感器;推帚式传感器光学系统设计和推帚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男,88岁,1年半前因嗜睡长期卧床,出现左下肢水肿,彩超诊断为左侧髂外静脉至股静脉中段急性血栓形成,双下肢动脉广泛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近期左下肢水肿明显加重,临床考虑有深静脉血栓复发.
作者:徐光;彭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基波及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后左室心肌背向散射积分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2例尿毒症患者和26例正常人基波及谐波成像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结果①尿毒症组在基波及谐波成像时左室心肌的IB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V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谐波成像时尿毒症组左室心肌的IBS%较基波显著增高,CVIB显著增大(P<0.05).结论背向散射技术可检测尿毒症患者心肌组织的微细结构变化,该技术在自然组织谐波成像时的敏感性增强.
作者:赖玉琼;邵咏红;莫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气管、支气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81例经临床证实的不同原因致气道狭窄患者行MPR (CPR)、MinIP、VR、SSD及CTVE成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五种三维重建图像及轴位图像对气管支气管肿瘤、内膜结核、肿瘤侵犯以及外伤等所致气道改变的显示各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其多种方式三维重建,互补长短,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给诊断带来更多的信息,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树平;田建明;王培军;王敏杰;史丽静;袁庆中;左长京;吕桃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女,60岁.因反复刺激性咳嗽、气促伴左胸痛2月余入院,无血痰及发热.查体:一般情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作者:金洪;汪鸿;张加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131I-SPEC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其定性与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手术+131I治疗后DTC患者,行131I-WBS及131I-SPECT/CT显像,并观察131I浓聚灶在CT图像上的位置.对两种显像结果皆为阴性者做作18F-FDG符合显像.结果 131I-SPECT/CT较131I-WBS具有更高的阳性率,并排除11处131I-WBS假阳性病灶.结论对DTC进行 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提供更多有关对甲状腺癌病灶的摄碘信息的同时,提高了对病灶的定位诊断能力,有利于制定和调整治疗和随访的方案.
作者:陈立波;罗全勇;余永利;金常青;于建芳;陆汉魁;朱瑞森;沈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病例1,女,48岁.超声检查:左肾上极近肾窦处实质内见一囊性病灶,大小约3.0 cm×3.3 cm×3.0 c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内有多条分隔,呈蜂窝状.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肾窦上部受挤压(图1).彩色多普勒成像囊壁及分隔未显示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肾上极囊性占位.术后病理诊断:肾细胞癌.
作者:冯敏;苗立英;张华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肌功能综合指数(MPI)评价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慢性肺心病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5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三尖瓣舒张期和右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MPI.结果①慢性肺心病患者等容舒张期时间及等容收缩期时间明显延长、射血时间明显缩短,导致MPI明显升高(0.94±0.33 vs 0.30±0.06,P<0.0001);②慢性肺心病组MPI与年龄、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结论 MPI是评价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简便而准确的多普勒超声新指标.
作者:陈勇;顾翔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妇,26岁,既往体健,孕1产0,现孕22+3周,B超常规检查了解胎儿情况,产前无明显用药史及毒、害物接触史.超声所见:子宫增大,宫腔内见胎儿结构声像,单胎,胎儿颅骨光环缺失,可见部分脑组织在羊水中飘动(图1);腰骶部脊柱排列不规整,局部弯曲、变宽、骨质增厚;腹壁缺损,长约29 mm,胎儿肝及胃膨出体外,其外有膜包裹(图2);胎儿股骨长32 mm,右脚掌与小腿在纵切位上可同时显示,左足显示不满意,胎心规律148次/分,胎动活跃,胎盘位于后壁,功能Ⅱ级,其下缘跨过宫内颈口;羊水大深度82 mm.超声提示:①宫内妊娠,单活胎;②胎儿多发畸形(无脑儿、脊柱裂可能、内脏膨出、足内翻);③部分性前置胎盘;④羊水过多.因胎盘前置行剖腹产手术.
作者:殷春霞;高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DSC MR灌注成像的合理扫描技术.方法使用1.5 T MR对25例正常脑及35例脑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及不同参数的DSC MR灌注扫描,将原始数据资料输入工作站后处理并行统计分析.结果行脂肪抑制TR/TE=1800/40 ms,FA=60°的GE EPI序列者均获得较为理想的灌注图像及曲线.行SE EPI序列和脂肪抑制FA=30°的GE EPI序列检查者灌注图像质量一般,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满意.不同剂量对比剂所得结果无统计意义差异(P>0.05).结论脂肪抑制TR=1800 ms,TE=40 ms,FA=60°的GE EPI序列为脑DSC MR灌注成像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张皓;沈天真;陈星荣;缪竞陶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对犬急性缺血心肌冠脉侧支循环及心肌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18条健康杂种犬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缺血心肌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即急性心肌缺血组(AMI组)、激光心肌打孔组(TMLR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bFGF组).术后2个月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左室前壁心外膜冠脉侧支及心肌内的血流情况.结果 AMI组仅2条犬探及到左室前壁心外膜冠脉血流信号,1条犬显示左室前壁内血流信号,3条犬显示前室间隔内血流信号.TMLR组有3条犬探及心外膜冠脉血流信号,2条犬显示左室前壁内血流信号,4条犬显示前室间隔内血流信号.bFGF组5条犬均可探及到左室前壁心外膜冠脉及前室间隔内血流信号,4条犬显示左室前壁内血流信号.TMLR组和bFGF组检测到心外膜表面冠脉侧支及心肌内血流信号的犬条数多于AMI组,其中bFGF组更为明显,三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 9.51,P<0.01).结论用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能够进一步促进缺血区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更加有利于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
作者:朱向明;王新房;谢明星;杨娅;吕清;陈立新;聂绍平;曾秋棠;曹林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脑炎的MRI表现特征,以指导治疗,判定预后.方法对12例MP脑炎患儿进行头部MRI检查,并对其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MRI异常9例,其中,白质内出现多发的、散在的点状或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8例;两侧大脑半球弥漫性长T2信号2例;脑室扩大,侧脑室后角周围长T2信号2例;灰质(皮层)内脑回状长T2信号1例.结论 MP脑炎头部MRI异常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能真实地显示MP脑炎脑实质受损情况,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了可靠的病理学基础.
作者:周晓薇;高娜;陈培青;陈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经CT确诊的5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占96%,其次为硬膜下血肿占44%,脑内出血占40%,单纯脑室出血和出血性脑梗塞较少见,有两个部位以上出血的占14%,有脑水肿表现的共21例(42%),患侧脑室受压变小占68%.结论 CT能明确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判断其预后与转归.
作者:孙多成;肖忠;金永源;阮燕斯;詹志鹏;夏雨;徐林;李世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MRCP与True FISP序列在诊断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有梗阻性黄疸的30例病人的MRCP与True FISP序列分别进行阅片诊断,再结合其他序列进行诊断;后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CP与True FISP序列判断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 但True FISP序列的正确定性率(61.9%)高于MRCP(54.5%).而结合T1WI、T2WI序列后正确定性率达86.7%.结论 MRCP与True FISP序列均能很好的判断有无胆管梗阻及梗阻部位,MRCP对胰胆管整体显示较好,不易漏诊小病变.但在定性方面,True FISP序列优于MRCP.单凭MRCP 或True FISP 不能区别炎症和肿瘤.
作者:吕粟;周翔平;陈卫霞;刘荣波;陈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与传统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相比,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分子扩散的方向性,因而在显示脑白质纤维走行及白质相关的脑部疾病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本文从医学的角度对该方法的算法实践与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海龙;韩鸿宾;高东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男,32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背部持续性胀痛.胸部X线示:右侧第9后肋骨明显变形呈皂泡样膨胀性改变,但骨皮质连续、完整,范围长约11 cm,呈梭形,肺野未见异常,心膈正常.
作者:赵明泽;伍四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磁共振扰相梯度回波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出血和钙化的定量指标,总结急性脑出血在双回波T2*加权像上影像表现,探讨其影像表现的产生机制.方法以CT作为金标准,对已确诊急性脑出血的8例13个病灶(A组)和颅内钙化5例14个病灶(B组)进行磁共振FLASH T2双回波(15/35 ms)检查.总结其MR的表现.测量不同TE情况下MR图像上低信号区面积,计算低信号面积增大率.测量不同相位编码方向情况下,MR低信号区的前后径与左右径.结果钙化和出血病灶的双回波上低信号区域面积增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脑出血病灶的低信号区面积增大率(0.44,0.34~0.49)明显大于钙化灶的增大率 (0.11,-0.06~0.09).TE=15 ms出血灶和钙化灶以及TE=35 ms钙化灶低信号区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在改变相位编码方向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TE=35 ms时,出血灶低信号区前后径(左右径)在相位编码方向为前后(左右)时比相位编码方向为左右(前后)时增大(P<0.05).结论依据扰相梯度T2*双回波上低信号区域面积增大率(面积法)和低信号区前后径和左右径在不同相位编码方向上的变化情况(径线法)可以鉴别急性脑出血和钙化,定量鉴别的物理基础为出血与钙化的磁感应性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磁感应性差异不同.
作者:韩鸿宾;郎宁;裴新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女,33岁.无意间发现右头顶部包块就诊.CT轴扫:右顶骨右见一2.0 cm×1.7 cm大小似椭圆形骨质缺损区(图1),边缘清晰、锐利,周围轻度硬化,穿破颅骨内板及板障,外板仅骨皮相连,可见部分脑组织深入其内,局部软组织有隆起、层次清晰;改用冠状强化扫描,见右顶骨正中偏右见一约1.8 cm×0.5 cm大小之骨质凹陷区(图2A),到达骨外板内缘,外板骨皮菲薄,边缘光整、规则呈椭圆形,并可见部分脑组织深入其内,局部骨皮稍隆起,软组织无肿胀,层次清楚;强化未见骨缺损区增强,深入其内脑组织表面见血管影(图2B).CT诊断:巨大蛛网膜颗粒压迹.
作者:叶崇云;周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大脑胶质瘤病是一种十分少见的脑内肿瘤,过去文献也有一些报道,但是都把它作为胶质瘤的一种极端浸润的形式[1-3].
作者:李涛;马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研究阿霉素热碘油栓塞治疗后兔肝VX2肿瘤及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30只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37℃生理盐水、37℃阿霉素碘油及60℃阿霉素热碘油经兔肝动脉灌注治疗,1周后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血供及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应血管的多普勒参数进行比较.肝动脉及肿瘤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阿霉素热碘油灌注栓塞后肝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降低(P<0.05),阻力指数增大(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及内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所有病灶能量及彩色多普勒均可检测出瘤内及瘤周较丰富血流信号,治疗后显示阿霉素热碘油组瘤内及瘤周血流信号均明显减弱,部分消失.结论阿霉素热碘油栓塞可更有效地阻断兔肝VX2肿瘤供血,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该血流的变化,便于对阿霉素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肿瘤的疗效进行及时评价.
作者:曹玮;段云友;曹铁生;王执民;张洪新;吕发勤;刘禧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