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钟艳;谢佳慧;陈芳

关键词:肺癌, 化疗, 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1)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LQC-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大面积带状疱疹1例的护理体会

    1病例简介患者,男,85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面积疱疹伴疼痛而收住院。查体:T36.5℃,P80次/min,R22次/min,BP20/11 kPa,面色潮红,痛苦面容。局部检查:左腰部至左腹股沟、阴囊部延伸到左侧整个臀部,左侧大腿外侧直至膝关节上5 cm处有大片密集性红斑及大小不等的水疱,无破溃出血。实验室检查:WBC 7.3×109/L,N O.69,L0.26,入院当天体温高达38.5℃,左腹股沟区及腰部部分水疱破溃。入院次日,体温仍高于38.O℃,疼痛稍有缓解,水疱逐渐减少,入院第4天,皮肤红斑消退,疱疹明显减少,皮肤表面干燥开始结痂。经一系列积极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及局部创面对症处理与精心护理后,患者未发生皮肤继发性感染,10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高秀丽;高玉红;邱玲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石蜡油运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皮肤的护理

    长期卧床的病人,要经常翻身和按摩皮肤。尤其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消瘦、瘫痪在床的病人,如果不经常翻身,会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皮肤出现溃烂。一旦出现这种溃烂,愈合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要鼓励和帮助病人经常翻身。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定时翻身和有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次,要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平整。整理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再把石蜡油涂在受压处皮肤上,后行翻身。应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褥疮。

    作者:方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刺络拔罐干预“亚健康”56例临床观察

    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不易察觉的小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酿成大病,这种“疾”的状态,现代医学叫“亚健康”,在中医学中称“未病”;“病”则是有明显表现的、程度较重的病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伤寒论》曰:“上工治未病”;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观点都体现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防治思想。

    作者:李水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血管分区理论的下肢动脉介入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应用介入治疗开通病变区域源动脉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确诊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30例,螺旋CT进行下肢动脉三维造影检查,明确血管腔狭窄程度,通过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PTA),开通病变区域的源动脉,介入治疗后7天,行开放性清创联合VSD覆盖,持续引流7~10d,待创面清洁后二期手术修复创面。结果:PTA介入治疗后,患肢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好转,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新生侧支血管明显增多。应用VSD引流后,肉芽创面新鲜,行II期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随访3-6个月,未再发生溃破,长期资料有待进一步随访。结论:血管重建-开放性清创-VSD-II期植皮或皮瓣为治疗糖尿病足的系统性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模式,疗效显著。

    作者:周艳丹;周昌宁;李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两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白细胞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评价Cobio XS和SvsmexUF-IOOOi2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白细胞的可靠性。方法:选取红细胞和白细胞在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尿液标本在Cobio XS和Sysmex UF-IOOO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测定2台仪器的重复性。将新鲜血标本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测定2台仪器的稀释线性。结果: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经人工校正后高、中、低值3水平的白细胞重复性变异系数为5.53%、6.29%、4.21%,红细胞变异系数为3.47%、4.98%、3.32%。Sysmex UF-IOOOi尿沉渣分析仪白细胞的重复性变异系数为2.74%、2.31%、2.90%,红细胞变异系数为1.75%、1.26%、1.39%,Sysmc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在7~10210个/μL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为0.9999,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在4~5300个/μL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为0.9993。Svsmex UF-IOOOi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白细胞的假阳性率分别为43.2%和20.5%,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分别为3.4%和11.4%。Sysmcx UF-IOOOi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白细胞的假阴性率分别为1.1%和1.1%,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分别为2.2%和2.2%。结论:Cobio XS和Sysmcx UF-IOOOi尿沉渣分析仪均有良好的稀释线性。Sysmcx UF-IOOOi尿沉渣分析仪的重复性较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好,Svsmc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白细胞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假阴性率稍低于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

    作者:韩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神科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进展,由于精神疾病愈来愈受社会的关注,人们对此认识逐步加深。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已不适应精神科护理发展需求,与患者及家属期望值相矛盾,使护理纠纷发生率增加,护理质量下降。因此,我院结合精神疾病及患者心理特征,探讨影响精神科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总结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方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纠纷,效果满意。

    作者:马杰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我科血透中心在10月份正式开始血液净化治疗。目前已顺利开展血液净化治疗140人次,其中普通血液透析(HD)120人次,血液透析滤过(HDF)20人次。

    作者:刘小燕;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被视为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发生成为压疮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邢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临床药学在药物调剂中的意义

    临床药学是医学和药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内涵,覆盖面很广,综合性较强,其主要核心是合理用药,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几年发展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疗行业中的药师逐渐的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医疗机构药学模式逐渐的向用药结果转变。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在临床药学领域药物调剂业务一直是空白的水平。本文主要是对临床医学中药物调剂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肢体无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多,Ⅱ度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Ⅰ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Ⅲ度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心理、躯体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具有良好影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脓腔置管冲洗与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比较

    目的:探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效果。方法:42例乳腺脓肿采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并与同期行脓肿切开引流术42例进行比较。结果:置管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2.6±2.6)d,疼痛分级为(2.56±1.8)分,均明显低于切开组[(16.34±4.5)d、(4.5±2.4)分](t=-4.6、-8.9,P=0.0001);置管组继续哺乳(31例)明显多于切开组(12例)(t=16.7,P=0.0001)。随访2-17个月,平均9个月,均无一例复发。结论脓腔置管冲洗引流与切开比较,具有微创、简便、安全、疗效明确的特点。

    作者:赵文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对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深入探讨整体护理对重型肝炎患者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本院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满意率。结果接受整体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达94%,对护理满意率达96%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为50%,满意率为64%,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更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患者对重型肝炎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对缓解病人痛苦,以及加快患者病情好转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吕青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31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并总结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31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方式。结果:通过有效且合理的护理,全部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均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治疗1-10周后2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有3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由于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且病程也比较凶险,对此,要想降低其致死率,其关键就在于早期诊治和精心护理。

    作者:陈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梅花针刺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梅花针刺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梅花针结合拔罐组:于患者疼痛局部采用梅花针连续叩刺及拔罐治疗,每天一次,治疗十天,在治疗期间给予中医护理;药物治疗组:阿昔洛韦0.2,口服,每天三次,维生素B12250vg加聚肌胞2ML肌肉注射,每天1次,治疗10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疗程缩短。结论:梅花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中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加以阐述。一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1.调剂血管紧张素及内皮素通过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妊高征患者血浆AngⅡ和NO水平变化的影响发现丹参注射液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妊高征患者的病情,达到改善母儿结局的目的。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血AngⅡ的分泌,并增加NO水平,从而改善胎盘和外周循环。通过研究平肝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发现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内皮素、AngⅡ的水平,改善血黏度,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通过研究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发现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浆ADM、内皮素、AngⅡ水平增高;益脉降压流浸膏具有良好的降低ADM、内皮素、AngⅡ作用。通过研究通脉Ⅰ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AngⅡ、AT1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通脉Ⅰ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发现通脉Ⅰ号降低AngⅡ受体AT1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SHR的VSMC增殖机制之一。通过研究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血压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发现天麻钩藤饮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内皮素而发挥作用。通过研究益肾降压片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BP)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以及其降压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之间的关系发现论益肾降压片对高血压模型大鼠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其影响RAS系统有关。

    作者:付新;常玉新;张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低分子量肝素钙,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40例(85.11%),对照组总有效24例(61.54%),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ηbH、ηbL、ηP、HCT、ESR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

    作者:英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选取6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LVEF、BNP治疗前后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疗效显著,应用价值深远。

    作者:张小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探视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的探视干预方法,探视时机,探视作用和探视需要。方法:选择70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患者不宜探视,缓解期应争取家属适当探视,有利于疾病康复。结论:掌握适当的探视时机,是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明明;王惠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天真”在养生康复中的作用

    本文从“天真”在人体生、长、壮、老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天真”在养生康复学中的作用论述了“天真”与养生康复的关系,对后世的中医理论,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奠定了养生康复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李小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在分娩后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和护理乳房,帮助产妇排除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是产科护理的重点,哺乳早期有部分产妇由于受精神因素、乳房凹陷及缺乏母乳喂养技巧等问题影响而不能正常泌乳和哺乳,这对婴儿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根据分析母乳不足的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减少婴幼儿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石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