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脓腔置管冲洗与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比较

赵文阁

关键词:乳腺, 脓肿, 引流
摘要:目的:探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效果。方法:42例乳腺脓肿采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并与同期行脓肿切开引流术42例进行比较。结果:置管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2.6±2.6)d,疼痛分级为(2.56±1.8)分,均明显低于切开组[(16.34±4.5)d、(4.5±2.4)分](t=-4.6、-8.9,P=0.0001);置管组继续哺乳(31例)明显多于切开组(12例)(t=16.7,P=0.0001)。随访2-17个月,平均9个月,均无一例复发。结论脓腔置管冲洗引流与切开比较,具有微创、简便、安全、疗效明确的特点。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1例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和总结。结果:101病例中,其中2例未经临床干预因肺栓塞首诊入院检查,另99例经治疗后,随访6月均无并发症发生,其中51例经临床溶栓治疗后复查血栓体积减小或症状减轻。结论:彩超对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能够准确诊断,并协助临床观察治疗效果,并对协助诊断及预防肺动脉栓塞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谢卫锋;费正东;曹磊;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术后两种避孕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年来在我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后立即要求避孕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短效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对照组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再次妊娠、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均有很高的避孕效率,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时间短,月经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口服短效避孕药比放置宫内节育器安全、有效。

    作者:索红杏;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30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治疗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方法,总结治疗要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防风荆芥甘草汤坐浴治疗)和对照组(伤口清创后采取二次缝合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疼痛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以及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而对照组只能进行人工喂养。结论:对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产妇而言,采用防风荆芥甘草汤坐浴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谢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在胚胎反复移植失败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使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研究其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0.6-2012.6期间收治的胚胎反复移植失败的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第一组为使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观察组,第二组为未使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妊娠、种植及流产情况。结果观察两组胚胎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种植率高达60%、32.08%;而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率、种植率仅为12%、8.49%,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的流产率分别为8%与6%,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的治疗中,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起关键性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柳胜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于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麻醉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无痛人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分组护理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无痛人流患者麻醉效果要更好,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数量比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痛人流患者而言,融入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减少麻药用量,并且患者苏醒时间也比较快,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冷沉淀在临床大量输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患者短时间大量输入红细胞悬液后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时,输注血浆冷沉淀的疗效。方法:查阅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上半年患者大量输血记录单,比较分析3例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血浆冷沉淀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当患者短时间大量输血常常并发凝血机能异常,出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下降,D-二聚体水平增高的现象。及时输注血浆冷沉淀后,可有效提高血液循环中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从而不同程度的缩短凝血时间,纠正凝血异常,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蒲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及实施

    预防接种是一项投资少、效果好、保证儿童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儿童预防保健科,做好预防接种安全管理,有利于普及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提供疫苗接种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T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CT技术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4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和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表现主要是原有低密度灶内出现条索状、点状、斑片状等混杂密度影像,其中MRJ一般表现为T1 WI小片状呈现高信号灶,而T2WI可见低或高信号灶。慢性期患者的敏感性高于急性期患者的敏感性。结论 CT扫描可以准确的提供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出血量、出血形态,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作者:黄显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常用辅助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对我院常用辅助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辅助用药情况进行收集和统计,采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排序在前10位的辅助用药。结果对我院辅助用药的品种来源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均为国产企业生产。用药频度排在前10位的辅助用药均为注射剂,且多用于补液治疗或非口服途径维生素及能量的补充,排在前三位的品种分别为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2ml*1支)、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复方*1支)、盐酸赖氨酸注射液(10ml:3g/支)。结论药剂科需对辅助用药的采购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以确保辅助用药的质量及效果,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有序开展。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大面积撕脱伤使用VSD后的护理

    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头皮损伤,几乎都是因为留有发辫的妇女不慎将头发卷入转动的机轮而致。头皮撕脱伤患者的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有些甚至伤口污染严重,不易愈合(1)。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对促进创面的愈合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引流创面的清洁,改善引流创面的血液循环,使引流创面快速愈合,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理想方法。该方法还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和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等优点(2)。我科收治1例因工作不慎致大面积头皮撕脱伤患者,经VSD和精心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手术切口冲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在患者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如下:20例甲级,7例乙级,3例丙级,对照组5例甲级,12例乙级,13例丙级,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在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而且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作者:吴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评价

    目的:整体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减轻患者手术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卢赞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阴道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阴道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护理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门诊部阴道炎患者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78.79%,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阴道炎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项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1例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特殊形式,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误诊率高。近年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本病的认识也日益提高。现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1例CVS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毕连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价值、使用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技术对医疗器械物品进行规范清洗。结果:超声清洗采用目测法,超声清洗效果良好。满意率提高。结论:超声波利用空化效应,清洗比手工清洗更加有效、彻底、快速,提高了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作者:张英兰;王珍;罗美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埋线针刀在美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埋线针刀是一种新型的操作工具,其操作技巧,简而言之,可归纳为“一个核心技术、两个运动形式、四个基本动作”:穿刺是埋线针刀操作的核心技术,切摆是埋线针刀的两个运动形式,纵切、纵摆、横切、横摆是四个基本动作。但在临床中,仅仅掌握这些技巧还是不够的,应该把握好操作中的“度”。

    作者:杨才德;包金莲;于灵芝;宋建成;周承蕊;田瑞瑞;侯玉玲;艾庆娟;赵惠;程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度颅脑外伤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结合护理实践,探讨重度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有重点的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科学的护理工作,除6例死亡外,其余44例均治愈或好转。经过恢复期帮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心理辅导,使其重获信心,回归社会。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给予细致、全面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层级与绩效联合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普外科护理绩效管理在护理层级中的应用效果。方张桂自2013年1月起,对我院普外科实施护理绩效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普外科护理层级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绩效管理前普外科护理人员各方面的合格率评价均低于实施绩效管理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绩效管理在普外科的开展,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化了护理质量。

    作者:龚美元;张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Survivin和HPV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HPV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CINI、CINII ,CINIII级 HPV 16/18 D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HPV 16/18DNA ,Survivin 蛋白的阳性率在对照组、CINI、CINII ,CINIII组中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 基因及HPV 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有异常表达。二者可能与CI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且均随CIN 分级的升高表达增加,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以便于用于筛查。

    作者:陈梦阁;井佳雨;吴志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耳鼻咽喉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对耳鼻喉手术后患者的影响,总结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喉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疼痛护理干预;一周后,对其进行疼痛调查以及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改善耳鼻喉疾病患者的术后疼痛状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属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