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主体教学模式在生理实训环节的设计与应用效果分析

胡建

关键词:生理实训, 设计, 应用, 双主体教学模式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双主体教学模式在生理实训环节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名两个班级的中职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常规教学班和双主体教学班。结果:双主体教学班学生期末生理学科考试(89.35±9.34)分、实训操作技能考核成绩(88.24±8.58)分、生理实训考核成绩(86.21±8.33)、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93.75%)、实训设计参与率(96.88%)、生理实训完成率(100.00%)均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班P<0.05)。结论:将双主体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理实训环节的设计中,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度。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UGT1 A1基因多态性检测在CPT-11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应用CPT-11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关系。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检索2000-01至2014-02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32篇和中文文献10篇。结果:CPT-11的毒性与其主要的药物代谢酶 UGT1A1有关,而其酶活性的高低又受UGT1A1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含有UGT1A1*28及UGT1A1*6的患者应用中高剂量CPT-11后,出现III~IV度腹泻和粒细胞缺乏的风险更大,降低起始剂量则风险明显减小。结论:在应用CPT-11之前对肿瘤患者进行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有助于预测不良反应,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王昕昕;满迎春;段伟伟;史耀挺;刘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冷光美白治疗不同类型氟斑牙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冷光美白技术治疗不同类型氟斑牙的疗效。方法,观察接受冷光美白治疗的氟斑牙患者共128例,按不同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病例组。用比色板比色法判断治疗效果,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比较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和重度组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冷光美白治疗技术对中重度氟斑牙的疗效优于轻度氟斑牙。

    作者:万海丰;顾勤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8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而对照组仅为87.5%,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樊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

    目的:研究分析采取中医的辩证护理方法对治疗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从2013年05月~2014年05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辩证护理方法加强护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中医辩证的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明显的改善护理质量和临床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尽快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邓钰;黄正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现存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应用本院自行设计并制定的调查问卷,随机选择我院外科手术室46名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所有问卷均全部回收,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所有问卷结果均是全部满意的项目包括接诊服务态度,无菌操作观念,查对严格程度和手术室环境等。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主要为操作技术水平,手术配合能力,配合安置体位,积极按时巡视,熟练应用设备和护士长管理等6项,分布于19份问卷,占41.30%(19/46)。所有不满意条目共计33例次,占7.17%(33/460)。结论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建议,对改善护理工作现状十分关键。

    作者:刘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提高我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43例骨科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精心细致的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试论间歇泵奶喂养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儿存活率随着围产医学的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不断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和住院期限随着管理和呼吸治疗方法的进步,影响其的主要因素是喂养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比较间歇泵奶与常规鼻饲早产儿喂养效果。方法:将182例低体重早产儿(LBW)随机分为间歇泵奶组与常规鼻饲组,每组91例,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记录患儿体重增长、胃食管反流次数、残留次数及发生呼吸暂停或周期性呼吸次数。结果:间歇泵奶组与常规鼻饲组体重增长分别是1703.3和1576.0g,残留率分别为3.81%和6.78%,间歇泵奶组发生呼吸暂停或周期性呼吸次数及胃食管反流率明显低于常规鼻饲组(P<0.01)g。结论:间歇泵奶喂养比常规鼻饲喂养胃体重增长明显(P<0.05),食管反流率和残留率低,发生呼吸暂停或周期性呼吸少,安全可靠。

    作者:刘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为患者赢取救治时间、提高疾病抢救效果、提供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骨科患者200例,根据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预见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普通传统的常规护理手段,没有明显的护理侧重点,预见组采用的是预见性护理机制,按照病人的实际情况分为普通、急症和重症三种类型,依次按照重症、急症、普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预见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也比预见组高,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1天,预见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天,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骨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1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评估,对失效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56例患者,手术时间45-95分钟,平均55分钟,出血量80-150ml,平均100ml。术后随访6-24个月,156例病例得到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0-12W,平均11W。髋关节功能:优143例(91.7%),良7例(4.5%)差6例(3.8%),优良率96.2%。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效果满意,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袁光华;梅永珍;黄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研究

    目的:对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例咽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接受鼻内镜射频进行治疗,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观察其疗效。结果:16例患者治疗痊愈,占80%,4例患者治疗有效,占20%,总体有效率为100%。经有效护理后,无患者出现复发症状。结论: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疗效明显,并且有效的护理能增强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陈玲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外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普外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伤口早日愈合,患者早日出院。方法:回顾和分析我院普外科手术后应用胃肠外营养的45例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结果:45例患者经过胃肠外营养护理后,营养状况均良好,无1例并发症的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胃肠外营养的护理能改善普外科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倪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在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在防治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150例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的少年儿童应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近视眼治疗仪治疗、用眼卫生指导和饮食指导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50例(300眼)经综合治疗后,视力均得到改善。静态检影屈光度数大部分降低,30例显示远视状态,307例呈正视,50例存在散光,48例近视度数降低。其中近视度数降低少0.20D,多1.10D,平均降低0.76D。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和预防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眼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之一。

    作者:阎书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灌肠治疗肛门坠胀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法治疗肛门坠胀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对临床各家的经验进行总结及对典型病例的诊治进行分析。结果:充分认识肛门坠胀的病因、病理、治疗及预防,对提高对该病的治疗和改善预后有极大帮助。结论:中药灌肠法治疗肛门坠胀可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许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icc置管后引起1例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血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减少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picc导管大化安全使用,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通过我科室85例picc置管患者,以2013年5月-2014年4月的临床表现分析。观察患者置管后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结果1例病人发生静脉血栓,彩超检查,确认血栓,血管外科会诊,给予抗凝、抬高患肢,硫酸镁湿敷,百多邦外敷,局部水胶体外敷。血栓溶解。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导管末端到达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导管。Picc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避免反复穿刺输注高渗透高刺激性药物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或组织坏死,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外周血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的穿刺过程,降低了中心静脉的穿刺风险和感染机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为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无痛的治疗途径。肿瘤患者置picc导管后,导致静脉血栓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给予有效的预防与处理,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形成。在此就本科室1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表现及处理分析如下:

    作者:柏丹;何晓翠;邓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食管胃交界腺癌中肿瘤干细胞及其微环境与癌浸润性的关系

    本文研究了食管胃交界腺癌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提示阻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作用于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阻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形成,将为食管胃交界腺癌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吴爱萍;赵静;陈银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隐患及防范

    手术室护理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提出相应防范对策加以控制,是确保手术室护理达标的关键点。文章将针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隐患及防范措施加以分析,力求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强、新仪器设备操作使用问题以及环境管理方面的缺陷,为新时期的医院管理效益增强打下基础。

    作者:冯晓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手术在胫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手术在胫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0例胫骨骨折病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中药干预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中药干预。结果:中药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干预组患者的肢体瘀血、肿胀、伤口愈合等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中药治疗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平均(6.36±0.9)d,对照组(10.01±1.3)d,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中药配合手术应用于胫骨骨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袁瑞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药学实践体会与经验交流

    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自2010年成立临床药学室以来,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逐步探索出本室工作的重点,笔者对此谈谈几点:1、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1.1临床药师跟随医师查房在临床查房过程中,临床医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沟通。此时,药师可以获得第一手的临床资料,有利于提高临床知识,还可了解医师用药的目的,掌握这些情况有利于临床药师进行医嘱查看。在对用药的适应症、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方面可充分发挥药师在药学发面的知识,以辅助医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郑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协定方预防因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静脉协定方由大黄、乳香、没药等成分组成,探讨用其外敷,预防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为临床预防静脉炎提供参考。方法对照组30例颅脑损伤病人常规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实验组30例颅脑损伤病人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应用静脉协定方外敷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73.33%高于实验组20%,且与年龄成正比;实验组不同年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病人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期间给予静脉协定方外敷,可有效预防静脉炎。

    作者: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为乡镇卫生院护士职业防护提供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岗正式护士2人,合同制护士11人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意外次数总共89起,由化学因素导致次数有27次,物理因素35起,生物因素24起;正式护士人员发生职业危险共16次,来源于化学2次,生物因素9次,物理5次;合同制护士所遇到职业危险有72次,化学因素导,27起,30次来源物理因素,15次来源于生物因素;正式护士与合同制护士各因素来源次数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防护措施建立所有护士均认为由医院带领,以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结论:乡镇卫生院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来源于化学因素,乡镇卫生院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消毒供应室工作规章制度。

    作者:徐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