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Y-V皮瓣整形治疗肛管疤痕性狭窄的临床价值研究

敖勇

关键词:Y-V皮瓣整形, 肛管疤痕性狭窄, 临床应用, 整形
摘要:目的:探讨Y-V皮瓣整形术治疗肛管疤痕性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2例肛管疤痕性狭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Y-V皮瓣整形术,观察患者整形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2例患者中,治愈7例,治疗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术后患者中未发现发热、肛门肿胀、肛门大出血等并发症。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患者中未发现复发患者,恢复效果良好。结论:采用Y-V皮瓣整形术治疗肛管疤痕性狭窄,能有效改善患者肛管狭窄,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纠正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使用无创呼吸机救治4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48例中,无死亡病例。46例效果满意,顺利脱机,2例因病情危重行气管插管,改有创通气。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能迅速纠正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胡小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替罗非班治疗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心电图状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85%(17/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12/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加用替罗非班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出血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佳苏仑治疗剖宫产硬腰联合麻醉期间寒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剖宫产术患者在硬一腰联合麻醉期间采用佳苏仑治疗寒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硬一腰联合麻醉处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给予佳苏仑治疗)、B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C组(给予单纯的生理盐水),对比观察三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寒战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B组(56.7%)、C组(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MAP以及SpO2等指标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A组患者在治疗5min内HR指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患者在硬一腰联合麻醉期间采用佳苏仑治疗寒战的临床疗效显著,见效较快,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主要内容包括子宫肌瘤临床表现及分型、子宫肌瘤灰阶与彩色血流征象、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躁动是ICU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引起的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创伤性导管的刺激、药物的副作用、ICU环境的刺激、疾病本身等原因均可引起患者发生躁动。如果处理不当会使重症患者的病情恶化。我们针对ICU 内患者躁动的原因,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之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5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等。结果: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5.3%,86.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缩短病程。

    作者:林泽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房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提高产房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2小时内在产房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提高产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12月期间在我院产房阴道分娩的1513例,产后2小时内在产房进行满意度调查的785例作为观察组,出院前在病区进行满意度调查72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产房内进行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4%,出院前进行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86%。结论产后2小时内在产房内进行满意度调查可以更准确、真实地反映产房的服务质量。

    作者:曾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皮肤瘙痒20例护理休会

    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产后随防中发现20例皮肤瘙痒患者,使产妇的生活及产后的恢复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系我院产后病人,其中剖宫产18例,平产2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1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岁。临床表现痒疹首先出现在腹部皮肤上,尤其是妊娠纹附近,起先为一些散在的红色小丘疹,慢慢融合成片状。随后遍及全身,搔抓后红疹会变得更明显,瘙痒也会更厉害。其中2例是在怀孕的后3个月发生延续到产后,18例在产后出现。检查总胆汁酸正常,排除胆汁瘀积综合症。通常在产后1-3个月可以恢复。

    作者:黄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影响溶栓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全部患者均应用溶栓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均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超标,实验组患者均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纯音听阀恢复正常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溶栓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超标会导致其临床疗效不佳,在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溶栓治疗前可先使用有效措施让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至正常值,进而可以提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疼痛护理管理

    目的:针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疼痛现象,寻求适当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适当的缓解。方法严密观察介入后患者引起的疼痛,根据不同年龄给予疼痛尺,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从而有效的对疼痛患者进行管理。结果适当的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肝癌介入后患者缓解疼痛,有利于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恢复。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后患者缓解疼痛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孙露;李雪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治疗进展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某些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嗜酸性细胞(EOS)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EG 是源于体内外过敏原所致的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EG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非特异性的特点,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有外周血EOS 升高。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误诊率和漏诊率高。糖皮质激素为目前有效的EG治疗方法,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常需联用其他药物以取得佳疗效。除糖皮质激素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IgE 拮抗剂等均在EOS消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解洪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妇产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分析妇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蒋明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抽签法将他们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4例患者。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并比较、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2.59%)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黄芪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较之复方丹参注射液更佳,且不良反应低,因而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科学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张少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现阶段的产妇围产期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而由于产妇在生产前会出现很多变化,例如心理或是自身情绪波动较大,如此的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宫缩与分娩疼痛,同时也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因此便会直接影响到产妇能否顺利分娩。随着医学的相对改变与提升,便更加要对临产妇进行一定的重视。本文则主要针对产妇常见的心理状态与护理等进行探讨,进一步落实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与借鉴。

    作者:姚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关于头孢哌酮钠注射液与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禁忌的研究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注射液在配伍中是否存在禁忌问题。方法分别采用模拟静脉滴注法和试管混合实验法将头孢哌酮钠注射液与氧氟沙星注射液试样品混合,观察两药混合后的情况。结果两种试验后都可以看到混合液中出现乳白色、浑浊的絮状物,且摇之不易溶解消失。结论头孢哌酮钠注射液与氧氟沙星注射液之间确实有配伍禁忌,临床治疗时应注意分开应用或延长间隔时间应用。

    作者:娄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安全意识培养对蒙医妇科护理带教中的必要性

    目的:讨论蒙医妇科护理带教中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带教方法。方法:使用比较完整有效的带教方法,把安全意识贯穿在整个实习期间的阶段。结果:促进了蒙医护理生的安全习惯的养成,也避免蒙医护理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既使病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也保障了护生在工作中自身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在蒙医临床带教工作中,采用比较完整的护理带教方法,对蒙医妇科护理生安全意识的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也能病人的安全得到了很好保障,还保障了护生在工作中自身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付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牙周炎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牙周炎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高的一种口腔类疾病,它主要是由局部因素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本文从牙周炎的发病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牙周炎的治疗等方面来探讨牙周炎的研究进展,为牙周炎的控制与治疗提供参考,造福人类。

    作者:王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门诊学龄前儿童七氟烷麻醉后躁动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全凭七氟烷吸入全麻下行根管治疗的学龄前儿童苏醒期躁动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10例学龄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T组)56例,对照组(C组)54例。T组采用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四手护士、麻醉助手对患儿进行术前专人有效心理干预,术中及时有效吸唾,术后严密观察与对症处理开展治疗。C组采用常规的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四手护士对患儿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PAED量表的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期躁动的持续时间。结果 T组的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PAED量表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期躁动的持续时间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儿进行术前专人有效心理干预,术中及时有效吸唾,术后严密观察与对症处理,对门诊学龄前儿童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起到了抑制作用。

    作者:樊林;罗洪芳;李霞;颜小翠;蒋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6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64例在我科进行诊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与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7.8±1.7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3.2±1.9d),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而对照组仅为83.33%(2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蒋忠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析脑卒中后早期的康复锻炼

    本文通过对脑卒中病理的特点概述分析出了脑卒中早期康复锻炼的意义,并通过简要的案例分析,总结出了脑卒中后早期的锻炼康复方法,希望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贾秀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