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航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对于改善躁狂症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躁狂症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五十例。均接受系统的常规精神科药物治疗和一般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共计6个月。同时记录家庭护理钱以及家庭护理后应用躁狂表表(BRM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家庭护理之后的应用躁狂量表(BRM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与进行家庭护理之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家庭护理有利于躁狂症患者病情的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
作者:李桂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疼泵后患者的护理体验,提高我科室护理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97例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进行护理。结果:97例患者均能达到很好的镇痛效果,但在自控镇痛泵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普外术后进行自控镇痛泵护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用药量减少。同时如能给予较好的护理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状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臭氧关节内注射法在针对股骨头无菌坏死镇痛治疗中的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采用臭氧治疗患者67例86髋,均在用38mg/L臭氧20-80 m l行关节内注射,每7d重复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通过对67例患者门诊追踪随诊观察,疗效满意。结论:较高浓度、较高压力保留注射臭氧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安全性高,疗效切确,是值得采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泽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哌替啶、曲马多应用于围麻醉期患者寒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收治的60例围麻醉期寒战患者,将其分为A、B、C组。A组给予布托啡诺治疗,B组给予哌替啶治疗,C组给予曲马多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C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B组(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A、B组高(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曲马多均能有效控制麻醉后的寒战反应,但曲马多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3671里拟输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必要性。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4年5月之间对我院3671例拟输血者者进行血液传染病指标检测,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标本用胶体金标试剂复查。结果:HBsAg阳性、抗-HCV、抗-HIV和抗TP的人数分别为456、278、3和19;阳性率分别为12.42%、7.57%、0.08%和5.18%,对阳性患者的输血史进行调查分析发现HBsAg阳性、抗-HCV、抗-HIV和抗TP有过输血史的百分比分别为4.39%、7.55%、33.33%和15.79%。结论:在对拟输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能够在临床上对患者治疗提供帮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由于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剑锋;胡泽群;林胜全;卢银娥;何焕燕;梁平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及氢氯噻嗪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曹理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当前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及方法。方法以我院当前的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现状作为调查资料,进行了解、分析与研究。结果当前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带教工作效率。结论健全护理带教制度,加强指导,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带教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水平。
作者:李姝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量化绩效考核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观察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前后ICU科室内24位护理人员整体评分、专业知识评分、工作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例数、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整体评分、专业知识评分、工作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差错发生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量化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ICU科室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苏中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肾脏平滑肌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本病的尸解发生率为4.2%-5.2%,但只有一小部分临床发病,因此该病临床罕见[1]。我院于2013年1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肖民辉;张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学组2012年收集的6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60例ADR报告中,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多,占总例数的71.67%(4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多,占总例数的43.33%(26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5.00%(33例)。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陈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7.8%,显著低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者获得满意预后,保障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德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常吃大餐及吃宵夜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年轻人。糖尿病及高血压也成为健康体检中常见的结果。我国糖尿病人约2.5亿人,并且每年还以150万到200万人的速度递增。患者患病的同时还肩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压力可能会引起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直接引起血糖升高,损害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神经递质平衡,促进负性情绪甚至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降低治疗的依从性、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水平。大量事实证明,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治疗的基石和关健所在,对糖尿病的控制和管理有明显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
作者:欧阳志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盐酸左氧氟沙星结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喜炎平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泻时间为(2.627±0.784)天,退热时间为(1.046±0.409)天,观察组的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结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不仅疗效好,而且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凤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痔上粘膜环状切除吻合术后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痔上粘膜环状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412例痔上粘膜环状切除吻合术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均得到积极处理,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针对痔上粘膜环状切除吻合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痔上粘膜环状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杜莉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康复期护理方式,评估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3年9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针对性的系统护理,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2%(51/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8%(39/53),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方式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侠;陈杰;陈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抚触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新生婴儿4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抚触组采用正规抚触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婴儿在护理30d后的头围、身长、体重及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再通过Braselton提出的新生儿行为评分(NBAS)对两组婴儿进行评估。结果:通过两组在30d后头围、身长、体重及血红蛋白值的比较,抚触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抚触30d后,根据Braselton提出的新生儿行为评分(NBAS),抚触组在习惯、定向力、运动能力及活动范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不仅能有效的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更能促进婴儿脑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效帮助婴儿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张青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法,但可产生硬结,引起疼痛,甚至造成局部坏死,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为此,研究探讨肌肉注射药物引起硬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很重要的。
作者:葛立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结核性脓胸是小儿胸外科较为常见疾病,处理方法比较复杂,临床上大部分采取抗感染、清除病灶、胸腔闭式引流以及持续胸腔冲洗等方法治疗[1]。但常常因为选用抗生素不恰当、脓液黏稠不易引流、小儿不合作等导致脓液潴留,形成慢性脓胸,对小儿健康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我科对43例结核性脓胸急性发作患儿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做好围手术期全面、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冬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艾司洛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一组在麻醉基础上应用艾司洛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接受艾司洛尔注射治疗的患者组,其在插管后1min、和插管后3min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相同时间段的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够有效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对患者心血管造成的影响,并且能够有效控制术中患者血压,减少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手术治疗效果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新的考核体系,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积极性。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是针对每个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品德等,运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价,是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核心,也是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之一。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创新机制,使工资报酬能够真正体现劳动、技术和管理要素的价值。目前国内护理人员的考核体系种类较多,缺乏统一标准,考核结果缺乏可比性。那么如何在现有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符合本科室临床护理绩效考核的标准,如何充分发挥绩效体系的调控作用?如何将定性指标量化,从而减少考核中的主观随意性?如何让复杂的考核变简单,让大家都能体会绩效考核的优势:增加被考核者绩效意识,促使每位护理人员能够关注自己的工作成效,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具体工作,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更好的业绩。方法:根据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原则,设计适用于本科室的考核表格,以月为考核周期,以“数字”说话,量化考核。结论:新的考核体系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积极性,优化管理效能。
作者:熊霞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