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作用

何维萍

关键词:内感染, 护理管理, 控制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为医院降低感染率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份我院开展护理管理后门诊输液连续三天以上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3年5月份未开展护理管理时门诊输液连续三天以上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并终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实施护理管理,可有效规范护理行为,降低院内感染率,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坐骨神经异常1例报告

    1病例报告尸体为40岁左右的男性,材料来源于学校标本库,标本经甲醛充分固定防腐处理。通过观测发现该标本:右侧梨状肌长度为67.20mm,左侧64.24mm;梨状肌宽处右侧23.00mm,左侧25.40mm。左右两侧坐骨神经出梨状肌的位置不同:右侧的坐骨神经在骨盆处就分为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腓总神经从梨状肌上孔出来而胫神经是从梨状肌下孔出来,两者包饶着梨状肌。胫神经从梨状肌下孔发出处直径为9.16mm,腓总神经从梨状肌上孔发出处直径为5.24mm。左侧的坐骨神经在骨盆处分为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者共同从梨状肌下缘出来。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从梨状肌下孔发出处直径分别为8.86mm和5.48mm。

    作者:刘琼瑶;粟金宏;余剑颖;江汉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指伸肌伴指伸肌肌腱异常1例考察报告

    1病例报告材料来源于解剖标本库,成年男性,标本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采用大体解剖方法充分暴露手臂结构,发现肌肉及肌腱等结构保存完好。采用非测量性观察,进行考察分析。

    作者:柯鹏;曾洪波;杨宇翔;陈姣姣;吴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试析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误差与排除

    在医疗领域,医学检验是一项复杂和特殊的工作,要求检验工作具有科学性和精确性。然而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实验误差的出现。这些误差会影响到患者的医疗服务,严重者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伤害。因此,了解实验误差的来源和特征,从而采取针对措施对误差进行排除和控制,成为医学检验工作的重点。本文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作者:郑芝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析基础护理的重视及加强措施

    基础护理工作是各项护理工作的基础。基础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满意度,也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医院需要对护士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护士的护理能力。选择合适的护理质量指标,建立基础护理质量监管体系,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作者:张晓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发展的有效措施探讨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推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本文将对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期为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沈国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对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深入探讨整体护理对重型肝炎患者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本院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满意率。结果接受整体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达94%,对护理满意率达96%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为50%,满意率为64%,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更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患者对重型肝炎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对缓解病人痛苦,以及加快患者病情好转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吕青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SARS-CoVN蛋白通过AHSG介导影响机体糖脂代谢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SARS-CoVN蛋白通过AHSG介导对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首先进行SARS-CoVN蛋白的原核诱导表达与纯化,再进行人血清中AHSG蛋白的纯化。结果 SARS-CoV N蛋白和AHSG直接进行相互作用,由AHSG介导控制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影响到机体的糖脂代谢。结论SARS-CoV N蛋白通过AHSG介导,能够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一步诱发机体糖脂代谢出现异常现象。

    作者:龙治峰;龙正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31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并总结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31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方式。结果:通过有效且合理的护理,全部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均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治疗1-10周后2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有3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由于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且病程也比较凶险,对此,要想降低其致死率,其关键就在于早期诊治和精心护理。

    作者:陈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50例产后抑郁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单纯的药物预防与治疗,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等。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抑郁情绪明显改善,EPDS分值的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处理前瞻

    PPROM的定义是胎膜破裂发生在临产前并发生于妊娠37之前。双胎妊娠并发PPROM的概率为7%-8%,而单胎妊娠为2%-4%。PPROM的病因很多,它的发生往往是母体、胎儿及环境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产前类固醇、潜伏期抗生素、硫酸镁的神经保护及宫缩抑制剂已经变成PPROM的常规干预方法,但当PPROM发生于双胎妊娠时临床医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作者:刘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法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法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5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直患者行手法松解术,另对照组15例行手术松解,术后辅以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膝关节僵直行手法松解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大伟;刘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肺栓塞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28例患者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均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22例患者痊愈出院,6例患者好转出院,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结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作者:邱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护理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影响治疗效果[1]。静脉输液成为大多数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穿刺针刺激血管,输入液体成分、pH值、渗透压,输液速度、细菌感染等各种因素对血管壁直接刺激,导致血管壁炎症表现出现静脉炎。临床表现为穿刺静脉出现多条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严重者出现结节甚至溃疡[2]。目前,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采用医用高等硅胶材料,导管柔软,刺激性小,然而有部分病人仍会出现静脉炎[3]。静脉炎成为静脉输液的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困难。

    作者:王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ICU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本组42例患者34例生命体征平稳转普通病房,3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4例由于合并多器官损伤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早期进行气管切开,并施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提前拨管时间,促进原发病的治疗,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作者:任佳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前置胎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讨论前置胎盘对母婴的危害,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不同的情况,陈述常见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前置胎盘的临床护理分析,掌握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论: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母婴生命系数。

    作者:米日古丽·阿不力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议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为医院降低感染率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份我院开展护理管理后门诊输液连续三天以上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3年5月份未开展护理管理时门诊输液连续三天以上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并终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实施护理管理,可有效规范护理行为,降低院内感染率,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维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应用情况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整治前)和2013年12月份(整治后)的门诊处方及出院病历。结果: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由整治前的27.7%、50.1%、82.4%、92.8、100%降至整治后的21.5%、37.8%、75.3%、58.2、30%。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时间不超过24h的比例由整治前的0增加至整治后的100%。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使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加合理,但仍有些地方需要提高。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和慢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腹腔镜切除手术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慢性阑尾炎患者46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切除手术后,急性阑尾炎组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腹腔脓肿、小肠梗阻)发病率等均高于慢性阑尾炎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经腹腔镜切除手术后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是急性阑尾炎经腹腔镜切除手术后与慢性阑尾炎组患者相比,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等均长于慢性阑尾炎患者,而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也高于慢性阑尾炎组患者。

    作者:涂升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皮下蒂皮瓣修复中小面积面部皮肤缺损的疗效及对面部美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面部皮肤缺损区的形状,在缺损区周边适当位置设计皮下蒂皮瓣,将皮瓣整体向缺损区推进,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缝合修复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个月后,修复外观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创面缺损,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肯定,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马井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职专医学形态学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

    针对职医专业学习周期短、公共课设置多、医学形态学课时少的现状,专业骨干教师、教学硬件不足的现状,分析医学形态学教学存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提高高职高专医学形态学教学质量寻找有效途径。【办法】结合高职专科学制、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目标、就业方向、用人单位需要等现状,对目前高职高专医学形态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办法。具体是我们对一些视角相同、相近的形态学教学内容不分课程进行合并式教学,可以使相关医学形态学教学的有限时间、空间获得充分利用、有效学习周期缩短,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提高、接受临床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效果显著改善。随着高职专科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教学的分开,各教研组承担一门教学任务,独立进行单门教学活动局面也被打破,而是尝试组合成形态学教学团队、形态学实验室教学任务,以克服职高专扩招带来的师资、场所、设备、材料不足的矛盾。如《组织胚胎学》组织学实验与《病理学》病理解剖学教学合并,除基本组织学和病理学概论理论课分开讲授外,系统器官组织学和系统疾病合并式教学,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软硬件资源在专业教学的使用效率。采用正常组织结构教学+病理解剖结构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内容权重1:2,注重医学临床桥梁课病理学教学,病理学教学中又引进大量的临床知识,这样可以通过强技能、厚专业、重实用的办法,强调专业知识的适用性,加深专业知识的关联性,牢固专业思想基础、增强从事专业的后劲。靠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厚实医学形态学基础知识。

    作者:刘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