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古力·克比尔
目的:分析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实验组采用口服西药三联疗法并加用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口服西药三联疗法。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的总有效率为95%,90%,对照组为75%,70%。结论:实验组较对照组在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方面效果均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护理。方法从病情观察、环境管理、喂养、预防感染、吸氧、抚触、心理护理等方面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结果早产儿康复出院,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结论加强早产儿护理可以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丁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哌替啶、曲马多应用于围麻醉期患者寒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收治的60例围麻醉期寒战患者,将其分为A、B、C组。A组给予布托啡诺治疗,B组给予哌替啶治疗,C组给予曲马多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C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B组(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A、B组高(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曲马多均能有效控制麻醉后的寒战反应,但曲马多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后临床指标有明显好转。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行社区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董亚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要点和疗效,为今后的有效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在我院治疗的32例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和疗效的回顾分析,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要点和疗效。结果:患者在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经过护理人员专业的护理和锻炼,在术后随访中发现取得的效果令人满意,无感染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正确护理和合理锻炼不仅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还能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牙周炎在经过常规的机械治疗辅以Nd:YAG激光照射以后,注入什么温度的米诺环素进牙周袋后对牙龈的疼痛刺激感轻。方法:选取患慢性牙周炎的患者120例,以从冰箱内取出米诺环素并置于温室中的时间为依据,随机分成五组,药物取出以后立即注射(T0)、取出2min时注射(T1)、取出4min时注射(T2)、取出6min时注射(T3)、取出8min时注射(T4);五组患者利用牙龈上下的洁治术将牙齿表面结石清除后,调节脉冲型Nd:YAG激光仪进行15-30s的照射,以对牙周袋内菌斑和根面玷污层进行清除,在激光治疗完成以后,根据分组的情况利用特制的带有纤细针头的药物注射器将米诺环素注入牙周袋深部,在注射药物五分钟以后,对注射后的疼痛进行评分(VAS评分)。结果:五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没有明显差异,药物取出后6min和8min注射后的VAS评分分别为(2.7±0.2)分和(2.6±0.3)分,患者疼痛较轻微,与取出立即和2min后以及4min后注射所得不适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温度的药物对刚治疗过的牙龈会产生刺激从而引起患者疼痛与不适,文中尝试不断提高米诺环素的注射时温度并观察患者的疼痛与不适情况,得知在经过常规的Nd:YAG激光辅助照射治疗以后再向牙周袋内注入已放置在室内6-8min的米诺环素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等级,从而提高复查率,更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牙周炎的成效。
作者:周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美国护理学会于1980年将护理定义为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或者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定义引申为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医学是保证健康的第一实践者,是护理学得以应用的基础领域,因此,实现医学护理的发展即是实现健康的发展。本文将从新时代背景下医学护理的角度,对医学护理的现状护理人员的素质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探析。
作者:付雅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取中医的辩证护理方法对治疗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从2013年05月~2014年05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辩证护理方法加强护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中医辩证的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明显的改善护理质量和临床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尽快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邓钰;黄正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患者术前会顾虑手术效果,担忧术后能否恢复正常,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应耐心开导,介绍医疗技术和成功率,介绍术后功能恢复正常的或正接受手术治疗者,使患者排除忧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配合治疗。皮肤准备:注意全身皮肤及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疖疮及破溃。
作者:付发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围产期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46例分为观察组23例以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为78.26%,观察组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围产期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能让产妇更为科学地认识到自身的病情并促进产妇积极地配合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吕妍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分娩镇痛促进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初产孕妇11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孕妇各56例,给予2组孕妇行双盲对照观察,对照组孕妇分娩过程中不实施镇痛干预;观察组孕妇分娩过程中实施镇痛干预,将两组孕妇分娩结束后的泌乳始动时间、72小时内泌乳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72小时内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分娩镇痛方法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疼痛感,利于消除产妇疲劳与负性情绪,可早期促进泌乳素的分泌,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向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消化系统疾病中恶心呕吐症状较为常见,但是不同疾病临床表现中恶心呕吐的程度和方式都不同,加上患者主诉的主观性、实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检查误差等均为引起恶心呕吐的病因诊断造成困扰。本实验研究分析一部分有恶心呕吐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学分析,总结了病人的患病类型,分析导致恶心呕吐的病理生理机制等。结果:58例有恶心呕吐患者中,胃食管反流病多,21例,其次为胆系结石,16例,组间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可能性较大的是胃食管反流病,其次是胆系结石,此外还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炎、十二指肠梗阻、胃癌等疾病。
作者:许龙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们主要是探讨大蒜籽浸液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以及有效的预防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检查大蒜籽浸液能否有效的杀灭血吸虫,并用已杀灭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从而计算感染率。其次我们查找当今社会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防止日本血吸虫的感染的实验方法和大蒜籽其他的作用和疗效。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消灭日本血吸虫。并通过实验证明大蒜籽浸液能够有效的防止日本血吸虫的感染。
作者:杜景东;田凤娟;田金升;秦凯华;张帆;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产后随防中发现20例皮肤瘙痒患者,使产妇的生活及产后的恢复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系我院产后病人,其中剖宫产18例,平产2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1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岁。临床表现痒疹首先出现在腹部皮肤上,尤其是妊娠纹附近,起先为一些散在的红色小丘疹,慢慢融合成片状。随后遍及全身,搔抓后红疹会变得更明显,瘙痒也会更厉害。其中2例是在怀孕的后3个月发生延续到产后,18例在产后出现。检查总胆汁酸正常,排除胆汁瘀积综合症。通常在产后1-3个月可以恢复。
作者:黄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用改良式提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是否显著,此手术与常规提肌缩短术相比优越性体现在何处。方法:从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过提肌缩短术的上睑下垂患者有60例(共74眼),将这60名患者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平均分为两个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38眼)接受常规的上睑提肌缩短术,而观察组(30例,34眼)采用改良式提肌缩短术,即结膜面和皮肤面联合切口的手术方法。结果:手术后观察组中30例患者当中,27例矫正效果比较满意,矫正不足仅为3例,0例过矫。结论:改良后的上睑提肌缩短术是通过结膜面和皮肤面内外路联合切口进行,术后相比常规的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效果好,治愈率高,并发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共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唐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精神护理干预,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后期康复效果分析。方法:对120例确诊患者进行两组,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观察3个月。在两组都采取了一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精神性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在分别进行护理干预三个月后,观察组依从率为91.4%,对照组为78.0%,观察组(精神性护理)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治疗依从性。观察组的总体生活质量数据(14.47±2.45)也高于对照组(11.02±2.51)。结论:对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措施,精神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干预更为有效。
作者:金爱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肢体无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多,Ⅱ度肿胀数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Ⅰ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Ⅲ度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心理、躯体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具有良好影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作好患者在围麻醉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整个流程需要护理的密切配合,所以巡回护士必须熟悉掌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流程和麻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保证气管插管的顺利实施和麻醉监测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蒋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规心电图(ECG)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心肌梗死的器械检查,也是AMI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
作者:周华琴;李宏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