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扫描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的影响

熊朝杰

关键词:CT扫描, 胫骨平台骨折, Schalzker分型
摘要:目的:研究CT扫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及分型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术前X线片与CT扫描。根据Schatzker分型方法,比较结合CT扫描的分型与普通X线片的结果,讨论差异的原因,同时进行探讨骨折治疗情况。结果:经过采用CT扫描技术及X线进行分型,结果发现CT扫描分型有较高的准确率,而相比X线分型有较大误差。利用CT扫描进行分型的更改后,30%进行更改分型的患者同时也更改了手术方案。结论:CT扫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手术前的常规检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干预经验。方法:选取慢性肾病患者80例,制定饮食治疗计划,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与饮食干预,3个月后评估饮食治疗依从性与血糖、体质控制水平。结果:对照组差率52.50%高于实验组10.00%,良好率10.00%低于实验组55.00%,干预后实验组随机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18±0.72)mml/L、(8.23±2.31)mml/L、(7.32±2.22)%低于干预前(8.41±0.77)mml/L、(12.38±3.11)mml/L、(11.25±2.12)%,低于干预后对照组(7.94±0.81)mml/L、(11.22±3.35)mml/L、(.25±2.31)%,干预后对照组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干预前(8.40±0.67)mml/L、(11.19±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次就诊慢性肾病患者而言,给予护理干预,进行自我管理培训,有助于促患者饮食治疗依从,进而增强血糖控制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28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和观察组(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每组各143例,对两组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明显降低复发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诊治研究

    目的:通过实例研究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诊治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诊的不孕症患者中,有一次及以上人流史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人工流产导致不孕症的原因和临床诊治措施。结果: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很多,包括月经不调、宫腔粘连等,而且还与患者进行人流次数有关,应该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诊治措施。结论:本次研究证实,人工流产手术会一定程度的导致患者继发不孕症,所以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该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加强患者的自我卫生护理教育,以降低继发不孕症的几率。

    作者:刘会敏;胡明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肠胃手术后肺部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就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肠胃手术后肺部感染率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行肠胃手术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肠胃手术后中应用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冯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器官功能不全交叉配血不合1例

    病例:男性,67岁,因贫血、多器官功能不全、肺炎、糖尿病入院。既往无输血史。本次入院后查H b54g/L,血型A型RH(D)阳性。在重症监护室输注1.5U悬浮红细胞和340ml血浆配血相合无异常后5天转入呼吸内科复查H b56g/L,需再次输血,申请输注A型RH(D)阳性洗涤红细胞2U,进行交叉配血时出现配血不合。

    作者:蒙春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的临床疗效评析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中重度皮肤癣菌病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外用特比萘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特比萘芬短程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7 d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停药时、停药后2周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停药时治疗总有效率为87.5%(35/40),菌株清除率为86.9%;停药后2周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菌株清除率为95.7%。对照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停药时治疗总有效率为70.0%(28/40),菌株清除率为65.2%;停药后2周治疗总有效率为75.0%(30/40),菌株清除率为78.3%。观察组患者在停药时、停药后2周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时,可以采用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血管分区理论的下肢动脉介入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应用介入治疗开通病变区域源动脉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确诊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30例,螺旋CT进行下肢动脉三维造影检查,明确血管腔狭窄程度,通过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PTA),开通病变区域的源动脉,介入治疗后7天,行开放性清创联合VSD覆盖,持续引流7~10d,待创面清洁后二期手术修复创面。结果:PTA介入治疗后,患肢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好转,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新生侧支血管明显增多。应用VSD引流后,肉芽创面新鲜,行II期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随访3-6个月,未再发生溃破,长期资料有待进一步随访。结论:血管重建-开放性清创-VSD-II期植皮或皮瓣为治疗糖尿病足的系统性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模式,疗效显著。

    作者:周艳丹;周昌宁;李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治疗进展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某些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嗜酸性细胞(EOS)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EG 是源于体内外过敏原所致的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EG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非特异性的特点,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有外周血EOS 升高。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误诊率和漏诊率高。糖皮质激素为目前有效的EG治疗方法,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常需联用其他药物以取得佳疗效。除糖皮质激素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IgE 拮抗剂等均在EOS消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解洪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析影响小儿支气管肺炎疗程的护理因素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影响小儿支气管肺炎疗程的两个主要护理因素(雾化吸入、翻身拍背)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措施,为加速患儿康复服务。

    作者:鲜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吸虫尾蚴预防药物研究进展

    我们主要是探讨大蒜籽浸液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以及有效的预防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检查大蒜籽浸液能否有效的杀灭血吸虫,并用已杀灭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从而计算感染率。其次我们查找当今社会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防止日本血吸虫的感染的实验方法和大蒜籽其他的作用和疗效。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消灭日本血吸虫。并通过实验证明大蒜籽浸液能够有效的防止日本血吸虫的感染。

    作者:杜景东;田凤娟;田金升;秦凯华;张帆;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心理护理。方法:总结分析剖宫产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和经验。结论:通过对孕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主动热情的精心护理,使孕产妇对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产生完全的信任感、安全感,更好的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张继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孕12~20周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0例孕12~20周妊娠妇女在引产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利凡诺尔引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成功率为98%,显著高于利凡诺尔引产,产程较利凡诺尔引产缩短,出血量和胎盘滞留率显著降低,未见子宫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孕12~20周引产方法,在临床上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子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如何提高综合医院档案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的实施与进一步探索,提高综合医院档案管理水平是刻不容缓的事。提高综合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从而能够使档案管理与医疗卫生改革同步,以达到为医疗卫生提供高效率、高水平的服务,做好基础工作,从个中环节加以提高医疗质量,终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看病难、就医难问题。

    作者:岳茂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神科患者逃跑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目的:分析精神科患者逃跑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和逃跑后的应急预案。力求使逃跑事件发生的危险程度降到小。方法:对精神科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范的知识教育,安全质量监控及应急预案演练等规范的工作流程。结果:加强安全检查,排除隐患,使其科室正常运行工作。结论:精神科病号逃跑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提高了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有效的保障病人、他人和社会安全。

    作者:祝秀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选取6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LVEF、BNP治疗前后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疗效显著,应用价值深远。

    作者:张小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30例行ERCP术的患者开展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护理干预,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230例患者经ERCP 检查和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ERCP术是消化内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大限度的消除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为整个诊疗过程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袁金蓉;梁薇;韩莎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关于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临床体会分析

    目的:分析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该类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原则将其分作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融合去脂与埋线术,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切开或埋线重睑成形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顺利完成,展开为期1年的随访工作,观察组没有出现不良事件,而对照组出现8例不良事件,包括瘢痕遗留4例以及重睑消失4例,组间差异相当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对称双眼皮进行整形修复时,建议“小切口+部分埋线+去脂”三法并用,能够收到较为理想的整形修复效果,不仅易于恢复,而且很少出现不良事件,表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深化研究和进一步推广的必要。

    作者:刘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梅花针刺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梅花针刺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梅花针结合拔罐组:于患者疼痛局部采用梅花针连续叩刺及拔罐治疗,每天一次,治疗十天,在治疗期间给予中医护理;药物治疗组:阿昔洛韦0.2,口服,每天三次,维生素B12250vg加聚肌胞2ML肌肉注射,每天1次,治疗10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疗程缩短。结论:梅花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肥胖及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组(DO)26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NDO)36例,单纯性肥胖组(OB)18例,正常对照组(NC)20例,检测血清HCY、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4组中各指标的水平,同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HCY水平在NC组、OB组、NDO组、DO组逐渐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肥胖与非肥胖患者体内存在HCY代谢紊乱,HCY可能参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乃君;魏剑芬;金秀平;盛佳曦;王颖;陈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阴道片治疗假丝酵母菌阴道炎(RVVC)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8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实验组给予口服伊曲康唑片和氟康唑阴道片阴道用药联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口服伊曲康唑片单药治疗,用药两周后复诊观察治疗效果;经5个月经周期的巩固治疗后再次检查复发情况。结果:用药两周后的复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达97.61%(82/84),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达95.23%(80/8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月经周期后的复诊结果显示,实验组复发率为4.76%(4/84),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5.48%(13/84),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曲康唑口服用药联合氟康唑片阴道用药不仅可有效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阴道炎,还能有效降低RVVC的复发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