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疲惫感研究--以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调查为例

吴立新;丁胜;查耀丹;蒋文君

关键词:急诊, 护理工作, 压力源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得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为采取相应的调适对策提供支撑。方法:以本院急诊科42名护士为对象,采用自制的工作压力源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经数理统计,得出调查结果,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排在工作压力源前二位的是护理职业与工作性质、工作量和时间分配;与同类研究相比,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经常倒班、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和事故排位提前。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其他科室临床护士总体相似,但压力源子条目中的排序有所不同。其原因与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性质和所处的特殊环境有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布托啡诺、哌替啶与曲马多治疗围麻醉期病人寒战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哌替啶、曲马多应用于围麻醉期患者寒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收治的60例围麻醉期寒战患者,将其分为A、B、C组。A组给予布托啡诺治疗,B组给予哌替啶治疗,C组给予曲马多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C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B组(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A、B组高(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曲马多均能有效控制麻醉后的寒战反应,但曲马多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我护理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自我护理教育是否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设计,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按医生处方一般性药物指导,干预组冠心病患者采用自我护理教育。干预时间为一个半月,干预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干预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和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干预组生活质量除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和社会活动功能三个维度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躯体功能、日常活动功能、活力、日常精神活动功能、心理健康五个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护理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探视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的探视干预方法,探视时机,探视作用和探视需要。方法:选择70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患者不宜探视,缓解期应争取家属适当探视,有利于疾病康复。结论:掌握适当的探视时机,是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明明;王惠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病人的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烦躁、淡漠、压抑的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如果不予以及时正确的疏导工作势必会影响护理的疗效和加重患者的衰退。要报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去和患者沟通,尊重他们,同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调解不良心态,积极主动进行康复锻炼,促进疾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80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引发患者心功能恶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复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安全性较好,明显的区别就是普罗帕酮复律时间要低于胺碘酮。

    作者:魏淑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防范应对措施探究

    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有效、经济的手段,能有效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传播,极大地保障了儿童身体健康。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以控制和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而有效接种率的高低,取决于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辛勤扎实的工作;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流动儿童又不能及时的免疫接种而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对流动儿童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作者:刘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现状评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常吃大餐及吃宵夜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年轻人。糖尿病及高血压也成为健康体检中常见的结果。我国糖尿病人约2.5亿人,并且每年还以150万到200万人的速度递增。患者患病的同时还肩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压力可能会引起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直接引起血糖升高,损害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神经递质平衡,促进负性情绪甚至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降低治疗的依从性、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水平。大量事实证明,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治疗的基石和关健所在,对糖尿病的控制和管理有明显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

    作者:欧阳志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在卵巢囊肿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行开腹手术治疗,B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情况、住院时长指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镇痛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发热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家庭式襁褓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探讨早期新生儿襁褓使用样式、使用方法、时间长短,对新生儿躯体发育的影响,为家庭新生儿护理提供正确可行的方法。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医疗条件差的地方,或多或少还存家中接生、家庭护理新生儿的情况。传统的襁褓是由家中较有抚育经验的年长妇女精心选材,量身缝做的,用于包缠婴儿,使幼儿置身于亲人为其制作温馨、舒适的抱被中生活,此抱被相当于医院里包裹新生儿的襁褓。的确在人们日常用品亏乏、经济困难、生活拮据的供给制时代,人们对新生儿保护采取旧棉被加捆扎的方法来呵护新生儿弱小的机体,既降低新生儿好动带来的意外跌落伤害、抵抗能力低造成的呼吸、消化系统感染的机会,又能有克服新生儿姿态屈曲可能酿成的肢体发能异常。正确的合理的使用传统襁褓即便在今天对新生儿健康成长仍然还有相当的护理意义。〔方法〕对楚雄州楚雄市偏远山区50个家庭接生的新生儿使用传统式襁褓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新生儿期使用家庭式襁褓的头部、肘外翻角、膝内翻角进行观察;对使用传统襁褓其感昌发烧、腹痛腹泻、意外伤害等出现率进行调查,另外对使用家庭式襁褓与个体后天性格脾气的影响亦加以调查,以期达到了解家庭式襁褓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凡是在新生儿期,对新生儿使用传统襁褓护理的,其颅部、四肢部形态会得到很好的发育,出生后对新生儿期进行襁褓的成人颅部、四肢形态异常出现率比家庭式襁褓约降低约2.6%、13%、9%、3.7%、11.2%。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肢体是高度屈曲的,出生后四肢关节部位极度弯曲;脑颅过度硕大,生产过程中通过产道的挤压,头部窄长即俗称鸭蛋头。新生儿期使用家庭式襁褓睡眠有利于头部过度后伸的矫正,使新生儿的头部向家长看好的卵圆形方向生长。很早以前人们就会使用抱被裹扎的方式来矫正这种新生儿躯体上的过度弯曲,结果发现对新生儿的躯体姿势有较好的引导矫正作用,尤且是肘内外翻角和膝内外翻角的肢体异常通过合理的家庭襁褓强制应用,亦得到一定成度的控制或矫正。长椭圆形的鸭蛋头经过新生儿期家庭式襁褓固定,加之长时间仰卧睡姿逐渐变圆。感昌发浇、腹痛腹泻、意外伤害、丢失跌伤等常见病或意外伤害情况亦到有效控制,发生率比不使用家庭式襁褓的新生降低11%、12%、21%。而且使用过家庭式襁褓的人,后天的独立性、顺从性、投入性、克制性强。这些情况表明,需要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相当一个时段,对新生儿的姿态进行约束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陷胸汤治疗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临床观察

    探讨小陷胸汤对于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产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名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病人通过加减小陷胸汤进行治疗。结果:我们从患者就诊前后的甘油三酯、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评价,其中患者在复诊的一系列指标都比初诊时要有很大的改善,随访半年两人都没有出现病情反复。结论:按照中医的辨证原则开展治疗,选择小陷胸汤治疗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按照患者病情灵活加减,对于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式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是中医治病的原则体现。

    作者:符关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分析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研究12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都容易导致产后出血。结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影响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对于产后出血,应做到积极识别,及时采取正确适当的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田园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拟输血者3671例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及相关分析

    目的:对3671里拟输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必要性。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4年5月之间对我院3671例拟输血者者进行血液传染病指标检测,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标本用胶体金标试剂复查。结果:HBsAg阳性、抗-HCV、抗-HIV和抗TP的人数分别为456、278、3和19;阳性率分别为12.42%、7.57%、0.08%和5.18%,对阳性患者的输血史进行调查分析发现HBsAg阳性、抗-HCV、抗-HIV和抗TP有过输血史的百分比分别为4.39%、7.55%、33.33%和15.79%。结论:在对拟输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能够在临床上对患者治疗提供帮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由于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剑锋;胡泽群;林胜全;卢银娥;何焕燕;梁平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体重指数对OSAHS患者体位改变时呼吸紊乱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阻塞性睡喝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对呼吸紊乱指数(AHI)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产多导睡眠仪进行连续整晚7h的PSG检测,比较不同BMI组别的OSAHS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对AHI的影响有无差别。结果正常体重组体位改变有效率80.8%,轻中度肥胖组体位改变有效率58.1%,重度肥胖组体位改变有效率27.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BMI组别的OSAHS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对AHI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呈负相关性。

    作者:蒋一雅;庄志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抢救中呼吸专管护士的岗位设置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抢救中呼吸专管护士的岗位设置与效果分析。方法:抢救时设立呼吸道专管护士专门管呼吸道的护理。结果: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为抢救垂危患者赢取佳时间,从而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抢救中呼吸专管护士的岗位设置提高了急诊抢救与技术水平,加强护士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专业能力,规范临床危重症患者呼吸道护理管理,提高呼吸道的护理质量。

    作者:危丽华;黄菲;罗艳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疾病。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交点为界,上面为上消化道,下面为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作者: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店区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对小店区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进一步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集评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小店区2007-2013年活产数为71643,孕产妇死亡4例(其中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3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40/10万。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孕产妇死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产后出血、异位妊娠、流产。结论小店区近7年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要进一步实现孕产妇0死亡,必须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尤其是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系统管理。

    作者:郝卫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胃溃疡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联合中药组方在慢性胃溃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纳为研究范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雷尼替丁治疗,研究组则使用中西医相结合治疗方式。结果: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明显看出36例使用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后评价结果比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更优。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慢性胃溃疡的疗效是显著的,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作者:乌云塔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评析

    临床尿液检验是医院临床诊断中比较常见的一项常规检查,对各种临床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常容易导致尿液的终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继而影响了病人的诊治。因此,本文主要对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结果的若干因素及其有效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金玉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手足口病600例疫情状况分析及预防控制探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病情状况与预防措施,科学的减少此类病例的发生。方法对600名患有儿童手足口病的儿童,采取居家、门诊留观及住院隔离治疗,同时落实检测、报告、指导、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结果儿童手足口病患者,在年龄段上,主要分布在4岁以内为418例,占比69.7%,二其他年龄段为182例,占比30.3%,两个年龄段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季节方面,儿童手足口病患者大多在5月-7月发病,占比65.49%,而其他月份合计占比34.51%,其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手足口病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尤其在4岁以内,而且发病具有季节周期性,常发生于5月-7月-春季,在春季时应该加强对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增加医疗人员,加强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工作。

    作者:李子乾;卢银娥;何焕燕;梁平缎;胡泽群;林胜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解医院感染状况,分析其相关因素,寻找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平凉市五所公立医院出院病例采用临床医生填写诊断报告卡与回顾性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0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男女感染率之比为58.7:41.3,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侵入性操作、宿主因素、空气质量、住院时间长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李静雅;李红恩;隆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