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楠;陈俊毅;汤志祥;周平安;郑嘉琪;吴海军
目的:分析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给予术前、术后全面护理,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并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7-15d,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直肠脱垂患者采取精心的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加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对当前急诊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梳理,提出急诊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对策。采用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法制与安全教育,提高服务与责任意识,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制定突发事件及急诊抢救预案,强化和规范护理记录,加强护患沟通等措施,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蒋竞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托幼机构环境细菌总数检测,了解辖区托幼机构环境消毒效果,提出监督意见,确保消毒效果,保障幼儿健康成长。方法:以《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GB15982-2012为依据,对托幼机构空气动态、皮肤粘膜消毒液、手、玩具、物体表面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空气动态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83%,皮肤粘膜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0%,玩具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3.55%,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6.19%。结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落实不够完善,尤其是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细菌污染率较高,存在较大隐患,必须加强托幼机构消毒管理。
作者:桑杰;崔金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下对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取我院100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2013年6月~2014年5月间,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进行焦虑与不良情绪对比结果常规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下〔观察组〕通过汉密顿焦虑评分,心理护理干预情况下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观察组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比较得出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改善不良情绪中切实有效,增加患者治愈信心,值得在临床护理人员推广应用。
作者:肖刘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学组2012年收集的6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60例ADR报告中,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多,占总例数的71.67%(4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多,占总例数的43.33%(26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5.00%(33例)。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陈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当今,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是中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血压水平之间有着密切连续关系,及时诊断和规范控制高血压一直是全球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观念得到了更新,循证医学己成共识。
作者:叶稆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自治疗至神志恢复正常时间,醒脑静组平均显效时间为(48±15)min,自治疗至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为(180±35)min;对照组自治疗至神志恢复正常的平均显效时间为(52±15)min,自治疗至肢体运动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85±40)min。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快速解除急性酒精中毒所致的症状,是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明艳;高娟;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TDP治疗仪照射颈肩部20分钟,再联合推拿,松解颈肩及上肢软组织,点按痛点、风池、肩井、天宗穴各1分钟,后在颈部、腋窝及上肢拨筋理筋,拔伸颈部3次,20分钟/次,1次/天,10天为1疗程,间隔2天进入下个疗程。治疗组28例针灸,俯卧位,选择双侧风池、颈百劳、大椎、天宗及痛侧肩贞、曲池、天井穴作为针刺点,得气后用留针30分钟,取针后,在颈肩部涂抹刮痧油,用刮痧板沿颈部往肩部单方向刮拭,以皮下出现微紫红或紫黑色瘀点、瘀斑即可。针灸每日1次,刮痧隔5天1次,10天为1疗程,间隔2天进入下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章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社区居家高血压患者,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间,从我社区卫生站管辖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9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8例。给予A组患者社区居家护理干预,称为实验组。B组患者则选用常规护理,称为对照组。后,对于两种不同护理,分析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关于患者的高血压变化情况、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遵医嘱情况,A组要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社区居家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可以有效的帮助高血压患者良好的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彭菊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从“天真”在人体生、长、壮、老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天真”在养生康复学中的作用论述了“天真”与养生康复的关系,对后世的中医理论,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奠定了养生康复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李小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式对不耐热物品灭菌的步骤和效果。方法:过氧化,选择相应的待灭菌物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包括灭菌前准备、包装、灭菌、卸载等进行操作。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有效低温灭菌处理,灭菌效果可靠,灭菌周期短,自检系统严密。满足手术室对不能高压物品的灭菌和周转。
作者:张巧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流行对老年人有直接影响(自身感染)和间接影响(子女感染的影响)两种基本途径。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50岁及以上者已经超过1/10,而且农村地区的患病人数增长很快。艾滋病导致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下降,加深老年贫困,社会排斥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在现阶段,通过正确的方式将不同的研究调查方法相结合,了解湖南地区农村留守老人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村地区人口对艾滋病正确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郑嘉祺;陈俊毅;谭珣;王楠楠;周平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基于我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支持,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了人体管道铸型标本的制作技术的进展情况,本根据实际情况用管道铸型的方法设计并制作胰腺的血管和导管铸型标本,使胰腺的管道结构能够清晰的呈现,便于医学生及医务工作者对其有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以及寻求相关疾病治疗新思维。
作者:杜景东;田凤娟;周乐平;张浩;周小红;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断指再植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1例37指行再植手术的患儿针对病情,实施全方位护理措施。结果:29例35指再植存活,2例2指坏死。结论:小儿断指再植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密切观察血液循环,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有效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作者:任雪丽;郭香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的B超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35例脂肪肝患者以及3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两组均接受B超检查,主要项目包括肝脏大小、管腔结构、实质回声、脾脏大小、胆囊炎等。对比两组差异性。结果两组肝大、脾大、回声弥漫增强、管腔减少以及胆囊炎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的肝大、回声增强以及管腔减少方面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分别高达100%、100%以及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病毒性肝炎组在脾大以及胆囊炎方面显著高于脂肪肝组,分别为93.94%、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在对脂肪肝以及病毒性肝炎进行B超诊断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在肝脏大小、脾脏大小、回声弥漫性改变等方面,从而做出可靠性的诊断。
作者:赵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普外科护理绩效管理在护理层级中的应用效果。方张桂自2013年1月起,对我院普外科实施护理绩效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普外科护理层级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绩效管理前普外科护理人员各方面的合格率评价均低于实施绩效管理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绩效管理在普外科的开展,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化了护理质量。
作者:龚美元;张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作者就心力衰竭的病理病因加以分析,在有助于预防与急救的同时,也可以针对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保证治疗的合理性。
作者:弥娟妮;朱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加替沙星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医治效果。方法:本次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加替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炎琥宁,对比2组患者临床医治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相对于对照组患者82.0%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热消退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更短,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均相对轻微,且发生概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常规加替沙星治疗基础上联合炎琥宁,能够收到确切的临床医治效果,且不会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对疗程造成消极影响,具有高效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前,社会人们对口腔外科的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也被提升到了广泛议论的层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口腔外科护理经验,对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口腔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的水平。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对高原哮喘患儿,对其采用酚妥拉明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高原哮喘患儿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高原哮喘患儿分为B1组(观察组45例)与B2组(对照组45例)。B2组:选择氨茶碱药物给予常规治疗;B1组:选择酚妥拉明给予临床治疗。对比B1组与B2组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1组与B2组高原哮喘患儿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高于B2组患儿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高原哮喘儿童,选择酚妥拉明给予临床治疗,在促进临床疗效等方面,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贾星华;段炳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