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孔疝易误诊原因分析(附5例报告)

尹卫东

关键词:闭孔疝, 临床特点, 误诊原因
摘要:闭孔疝是腹内脏器,经骨盆侧壁闭孔管向股三角区突出的隐匿性疝,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腹外疝,占所有疝的0.05%-0.7%,占肠梗阻手术患者的0.2%[1]。大多数闭孔疝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以及患者主、客观因素,常常延误诊治,导致患者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病死率极高。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5例病例报告并结合文献学习,分析和查早易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84例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一次性碎石成功的患者79例,术后未见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无结石残留和复发。结论:采用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疗效好、痛苦少、方便简单、微创、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发生并发症,使患者预防结石和早日康复。

    作者:李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神科患者逃跑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目的:分析精神科患者逃跑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和逃跑后的应急预案。力求使逃跑事件发生的危险程度降到小。方法:对精神科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范的知识教育,安全质量监控及应急预案演练等规范的工作流程。结果:加强安全检查,排除隐患,使其科室正常运行工作。结论:精神科病号逃跑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提高了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有效的保障病人、他人和社会安全。

    作者:祝秀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SARS-CoVN蛋白通过AHSG介导影响机体糖脂代谢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SARS-CoVN蛋白通过AHSG介导对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首先进行SARS-CoVN蛋白的原核诱导表达与纯化,再进行人血清中AHSG蛋白的纯化。结果 SARS-CoV N蛋白和AHSG直接进行相互作用,由AHSG介导控制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影响到机体的糖脂代谢。结论SARS-CoV N蛋白通过AHSG介导,能够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一步诱发机体糖脂代谢出现异常现象。

    作者:龙治峰;龙正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研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小儿急性喉炎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小儿急性喉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参照组(44例)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参照组(77.27%),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陆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延续护理

    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可能会导致患者急性发作概率提高,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为减少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及降低再住院次数,并缓解部分患者住院难的问题,我科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继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运用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进行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平均满意程度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丽华;欧阳红;曹乔凤;黄爱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益生菌对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道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UC组)和益生菌组(PC组);PC组大鼠采用双歧三联活菌悬液(2.2×109CFU/只)灌胃治疗,1次/d,共4w,观察肠黏膜炎症并评分及检测粪便中细菌情况。结果:PC组大鼠结肠炎症评分较UC组明显改善(P<0.05),但未恢复NC组水平(P<0.01);PC组肠道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较UC组明显增加,大肠杆菌和真菌则减少(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可调整肠道菌群紊乱,减轻大鼠结肠的炎症。

    作者:刘伟;陈玉芬;蒋水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颌面外伤临床治疗体会和研究

    近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社会活动日渐多元化,建筑业、工业不断发达,显著增加了全身创伤的发生比例,颌面外伤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口腔、颌骨、颜面部位的损伤。依据病情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救治方案,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功能丧失,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50例,均为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颌面外伤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带骨膜骨皮质剥脱术加植骨治疗长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同时采用带骨膜骨皮质剥脱术和植骨治疗长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78的例长骨骨不连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带骨膜骨皮质剥脱术和植骨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6.9%。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快为3个月,慢为6个月,平均恢复时间是(4.1±0.2)个月。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快为8个月,慢为26个月,平均恢复时间是(17.7±1.8)个月。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结论:同时采用带骨膜骨皮质剥脱术和植骨治疗长骨骨不连的疗效显著,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杨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议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为医院降低感染率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份我院开展护理管理后门诊输液连续三天以上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3年5月份未开展护理管理时门诊输液连续三天以上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并终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实施护理管理,可有效规范护理行为,降低院内感染率,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维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灸联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TDP治疗仪照射颈肩部20分钟,再联合推拿,松解颈肩及上肢软组织,点按痛点、风池、肩井、天宗穴各1分钟,后在颈部、腋窝及上肢拨筋理筋,拔伸颈部3次,20分钟/次,1次/天,10天为1疗程,间隔2天进入下个疗程。治疗组28例针灸,俯卧位,选择双侧风池、颈百劳、大椎、天宗及痛侧肩贞、曲池、天井穴作为针刺点,得气后用留针30分钟,取针后,在颈肩部涂抹刮痧油,用刮痧板沿颈部往肩部单方向刮拭,以皮下出现微紫红或紫黑色瘀点、瘀斑即可。针灸每日1次,刮痧隔5天1次,10天为1疗程,间隔2天进入下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章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对9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做好术中护士与患者、护士与医生的相互配合,进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前情绪均稳定,除1例手术不成功外,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的应用

    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预防神经外科的术后感染护理中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3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135例,在CQI的模式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颅内(P<0.05)和下呼吸道(P<0.05)以及泌尿道(P<0.05)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CQI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全程且持续的控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强调了更高的定位标准,这种管理模式应用在科室使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渐见成效,持续质量改进(CQI)对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中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可在神经外科的护理当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于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麻醉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无痛人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分组护理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无痛人流患者麻醉效果要更好,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数量比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痛人流患者而言,融入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减少麻药用量,并且患者苏醒时间也比较快,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在脑外伤后昏迷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整体护理

    脑外伤患者多有合并损伤或并发症,致使意识障碍时间长,甚至持续性植物状态,造成了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态逐渐恶化。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有效且能长期应用的肠内营养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是指借助于内镜经皮置入胃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适用于某些疾病导致长期或较长时间进食困难需要营养支持的病人,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肠内营养快、管饲安全方便等优点。

    作者:朱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TIC)指因持续的室上性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心室率过快,进而引起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在恢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后,可完全或部分逆转心功能。Fenelon等提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分为两类:第1类为单纯型,是指心动过速是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的唯一病因,患者发病前无基础器质性心脏病;第2类为不纯型,是指已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后,二者对心肌损害起双重作用。在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发表的“心肌病分类共识”中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归属于非家族性心肌病。

    作者:胡菁;王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12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和教育后血压、血糖的变化、日常生活能力及对健康知识掌握等方面的不同。结果: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可以在社区内广泛推广。

    作者:刘海云;许香梅;康书慧;李冬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80例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的同时往往出现血脂增高,而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常见的就是冠心病(CHD),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诱因之一高脂血症往往同高血糖共同作用〔1〕。近几年,我们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发现二甲双胍除了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外,还能起降脂等作用。

    作者:于新捷;武文印;胡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表探头联合环形经直肠探头在诊断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浅表探头联合环形经直肠探头在诊断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经手术治疗并明确诊断的91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的超声检查,用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联合应用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可清楚显示肛周脓肿的位置、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联合应用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可准确提供肛周脓肿相关信息,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纪宗萍;颜冬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式活动能力锻炼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新式活动能力锻炼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执行责任包干制,行新式活动能力锻炼,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未行新式活动能力锻炼),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82%)明显低于对照组(64.1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活动能力锻炼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护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钟穆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